湟源特产堆绣介绍
堆绣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寺院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堆绣属于唐卡的一种。唐卡有卷轴(绘画)唐卡、刺绣唐卡、提花唐卡、贴花唐卡(又称剪堆、即堆绣)和宝石唐卡几种。其中堆绣为塔尔寺“三绝”艺术之一。
堆绣特色技法
布艺堆绣画即用布做的画,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工艺。它起源于唐朝,前身是丝绫堆绣,到了清朝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说乾隆的母亲就曾亲自带领宫女们用这种工艺做出了很多花鸟、人物作品。其色彩艳丽、层次分明、神态逼真、生动活泼、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收藏、陈列着很多丝绫堆绣作品。
布艺堆绣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可以装点居室,也是馈赠亲友的好礼品。它因做工精美、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简单易学而深受很多老同志的喜爱。
该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一千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中国的荆楚一带就有了这种工艺的雏形。当地有一种风俗,逢年过节的时候,用五色的彩绸剪贴成花、鸟形,贴在屏风或戴在头上。这种风俗在唐朝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手工艺,叫“贴绢”和“堆绫”。贴绢是以单层丝织物剪成图案平贴,堆绫则是用丝绫或其他丝织物剪贴、堆叠拼成成多层次的图案。有诗词这样描述:“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形容拼贴装饰衣裙的漂亮。
丝绫绣工艺在原材料的运用上也充满创意,独具匠心。它选用的主要材料有丝绸、花绫、绢、棉布和凤尾纱。系列成套,纱色由浅入深,韵味无穷,像传说中凤凰的羽毛一样美丽。丝绫堆绣选用凤尾纱为主要材料,制作出材料美、形式美、色彩美的装饰艺术品。
堆绣补充介绍
堆绣是一种别开生面的文化艺术。从广义上讲,堆绣属于唐卡的一种。为塔尔寺“三绝”艺术之一。
堆绣制作时,艺人根据内容表达需要选好各种颜色的绸缎,剪成一定尺寸的人物、走兽、花鸟等形状,然后用彩色绸缎粘压在事先剪好的纸张模型上,然后按其颜色从浓到淡的顺序,依次沾堆,由于中间突起,故产生了较强的立体效果,犹如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堆绣的取材大都是佛经故事,多以人物为主,一般不表现大场面。它注重人物的造型和神态,讲究各色绸缎的搭配,粗犷中见细腻,主体突出,色彩鲜明,对比强烈。
堆绣是刺绣艺术的创新,是刺绣与浮雕的结合。一幅堆绣可以说就是一幅丝质的彩色浮雕作品。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堆绣”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