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特产中华绒毛蟹介绍
学名: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又称河蟹、螃蟹、清水大闸蟹,是洄游性甲壳类动物,经济价值较高,是世界各国水产增养殖的重要对象。
中华绒毛蟹经济价值
中华绒螯蟹味美且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上品。每100克河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核黄素、烟酸,其发热量超过一般鱼类的营养水平。
中华绒毛蟹中华绒螯蟹养殖的环境因素
水域中温度、盐度、酸碱度、光照、氧气等因素的变化直接影响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变态和繁殖,只有掌握中华绒螯蟹养殖水域环境的相互关系,并给予满足才能促进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争取高产。
1.温度中华绒螯蟹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大,1℃以上、35℃以下,都能生存。但水温在5℃以下,基本上不摄食;水温在35℃以上,穴居比例大大提高,且容易产生性早熟,成蟹个体也相对较小。
2.盐度第1期蚤状幼体盐度要求比以后几期蚤状幼体高,一般不能低于7‰;从第二期幼体开始对盐度要求就有所下降,一般盐度降至5‰左右也能顺利变态。一般要求盐度差不超过3‰,不然将会引起幼体大批死亡。
3.酸碱度PH值一般要求在7~8之间,即中性或微碱性。幼体变态时,PH值可稍高,约在7.8~8.6之间。
4.光照中华绒螯蟹喜弱光不喜强光,属昼伏夜出。
5.氧气水中溶氧在4毫克/升左右,适合于中华绒螯蟹生长。水中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对中华绒螯蟹的蜕壳生长、变态会起抑制作用。
中华绒毛蟹补充介绍
中华绒毛蟹,一般每只4两左右,壳略成圆形,蟹螯夹力大,绒毛顺,肉质鲜嫩、松脆。
素有水产之乡的庐江县白山镇位于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的南岸,距庐城北公里,合肥50公里,合铜公路擦肩 而过。境内水域广阔、水质清洌,白石天河直达巢湖。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水产之乡尤以河蟹著称,年捕捞250吨的中华绒毛蟹,一般每只4两左右,壳略成圆形,蟹螯夹力大,绒毛顺,肉质鲜嫩、松脆,是人们桌上难得的美味佳肴。
目前,全镇水产养殖水面已达9600亩,镇委、镇政府用足用活经营机制,用优惠的待遇赢得四方开发商的青睐。全镇拥有水产开发大户十余户,镇内建有保鲜冷库四座,容量共2000吨,开辟占地15亩的白山水产品批发市场已于98年底投入使用。水产养殖正在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途径。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1998年中华绒毛蟹被中国绿色食品检测中心定为绿色优质产品,目前已远销广州、深圳、珠海、上海、北京、南京、合肥等全国各地,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白山镇热忱欢迎国内外有识之士前来品尝、投资开发和销售“中华绒毛蟹”。
地址:庐江县白山镇
邮编:庐江县白山镇
电子邮件:ljkw@mail.hf.ah.cn( 庐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中华绒毛蟹”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