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特产

黄陂湖大闸蟹

黄陂湖大闸蟹特产照片

庐江特产黄陂湖大闸蟹介绍

黄陂湖大闸蟹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黄陂湖大闸蟹,安徽省庐江县黄陂湖特有优质水产品种。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陂湖大闸蟹是纯天然的绿色水产品,清咸丰年间曾作为皇室贡品敬献朝廷。

2013年12月《关于要求界定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

黄陂湖大闸蟹历史渊源

黄陂湖大闸蟹清咸丰年间(1850年3月9日—1861年8月22日)曾作为皇室贡品敬献朝廷,黄陂湖养蟹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960年-1970年就开始了,在巢湖闸没有修建前,黄陂湖和长江相通,长江里的蟹苗就爬到了黄陂湖。不过,早前并不成规模,零星捕捞后卖往上海、杭州等地。

黄陂湖大闸蟹产品特点

黄陂湖大闸蟹,产自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部的黄陂湖,素以“青壳背厚、白肚金爪、个大膏腴、黄满味美”而著称。黄陂湖大闸蟹蟹肉纤维长,肉质细腻鲜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黄陂湖大闸蟹产地环境

黄陂湖大闸蟹养殖基地位于庐江县东部黄陂湖,与中国著名的淡水湖—巢湖相连,濒临长江支西河、兆河,上世纪90年代后期1997年-1999年,黄陂湖的养殖户发现养蟹比养鱼的附加值高,开始大面积养殖。黄陂湖的平均水深1.5米,正好符合螃蟹两栖活动的特性。拥有养殖水面23900亩,平均水面1.5米,湖底平、淤泥少、水质清、水源广,整个湖区没有任何污染,湖内水草丰茂、螺蚬满塘的“水下森林”,水质清澈见底,全天然的水生物资源是大闸蟹生长的天然场所。

黄陂湖大闸蟹所获荣誉

2010年,“黄陂湖”大闸蟹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2013年,“黄陂湖”牌河蟹在第七届中国河蟹大赛上同时获得“蟹王”称号和“优质河蟹奖”,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大闸蟹评鉴竞赛上获得“头等奖”。

黄陂湖大闸蟹地理标志

庐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要求界定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庐政函〔2013年〕9号。

黄陂湖大闸蟹保护范围

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产地范围为安徽省庐江县黄陂湖湖体;庐城镇、泥河镇、白湖镇、龙桥镇和盛桥镇所辖的与黄陂湖毗连水域,主要包括与黄陂湖水系相通的县河、黄泥河、兆河、西河等支流水域和池塘,总面积为370平方公里。

黄陂湖大闸蟹质量技术要求

生长环境

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的水域,水位可控,春季保持水深0.8m至1.2m;夏季保持水深在1.5m至2.0m,有利于河蟹脱壳生长;水体透明度≥60cm,pH值7.3至8.5,溶解氧≥6mg/L,软泥层≤8cm,水草覆盖率≥70%,水草生物量湿重≥4500g/㎡,底栖动物生物量≥256.31g/㎡。

养殖管理

1.蟹种来源:选自产地范围内的合肥市级河蟹良种场,跟踪选购,确保苗种来源品系正宗。

2.养殖方式:产地范围内湖泊围网养殖、池塘养殖。

3.蟹种放养:2月中旬放养规格为120只/㎏至200只/㎏的蟹种,放养密度为190只至210只/667m(亩)。不投放性早熟蟹种。

4.喂饵:植物性饵料为玉米、小麦、豆饼、蕃薯、南瓜、土豆、各种水草等,动物性饵料为小杂鱼、螺蛳、河蚌等。

5.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捕捞与暂养

1.捕捞:捕捞时间从9月底开始,起捕规格雄蟹≥160g/只,雌蟹≥125g/只。

2.暂养:捕获的河蟹应分雌雄和规格在湖中设置围网暂养,或用网箱暂养。

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背厚;蟹味浓郁,蟹肉纤维长,肉质细腻鲜甜。

2.理化指标:

项目

雄蟹

雌蟹

粗蛋白/(%)≥

16.2

19.1

粗脂肪/(%)≥

9.4

10.7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黄陂湖大闸蟹专用标志使用

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安徽省庐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的检测机构由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黄陂湖大闸蟹补充介绍

  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

  黄陂湖大闸蟹,产自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中部的黄陂湖,素以“青壳背厚、白肚金爪、个大膏腴、黄满味美”而著称。黄陂湖大闸蟹蟹肉纤维长,肉质细腻鲜甜,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藏在深闺无人识”、“墙内开花墙外香”,黄陂湖大闸蟹过去主要销往上海、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市场,省内市场销量有限。2012年,黄陂湖大闸蟹开始进入合肥市场,优良的品质和独特的风味得到合肥市民一致好评。

  黄陂湖位于庐江县城东南5公里,总面积5.7万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光热水源充足。年平均气温15.8℃,年平均降水量1188.1毫米,年日照时数2209.6小时,无霜期238天。养殖季节平均水深2米,湖区水质清新、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属典型浅水草型湖泊,是河蟹、青虾等甲壳动物生长的良好场所。其气候特征和优越生态环境为黄陂湖大闸蟹优良品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多年来,通过不断总结推广“种草、移螺、调水、稀放”等生态养殖模式,黄陂湖区域的庐江县水产养殖场(现由安徽黄泥湖原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承租)、安徽省庐江县鸿润养殖有限公司、庐江天湖蟹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先后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荣誉称号,并取得“安徽省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场认证”,其中庐江县水产养殖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输台大闸蟹资格认证企业。2010年,“黄陂湖”大闸蟹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2013年,“黄陂湖”牌河蟹在第七届全国河蟹大赛上同时获得“蟹王”称号和“优质河蟹奖”,在第一届海峡两岸大闸蟹评鉴竞赛上获得“头等奖”。 2013年2月《浅水草型湖泊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操作规程》、《地理标志产品•黄陂湖大闸蟹》两项技术标准通过安徽省地方标准评审并发布,同年12月“黄陂湖大闸蟹”成功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国家质检总局、香港食环署、韩国农林水产部先后来黄陂湖检查出境大闸蟹质量监管工作,对庐江县推行黄陂湖大闸蟹健康生态养殖和质量监管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庐江县黄陂湖每年平均出产大闸蟹600多吨,产品主要销往合肥、上海、香港、台湾等市场,产值达1.6亿元。黄陂湖大闸蟹养殖已成为庐江渔业的特色和支柱产业,在渔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成为省城人民生活中最爱的美味。

   安徽省庐江县黄陂湖湖体;庐城镇、泥河镇、白湖镇、龙桥镇和盛桥镇所辖的与黄陂湖毗连水域,主要包括与黄陂湖水系相通的县河、黄泥河、兆河、西河等支流水域和池塘,总面积为370平方公里

   庐江县人民政府《关于要求界定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庐政函〔2013〕9号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836-2013《黄陂湖大闸蟹(黄陂湖河蟹)》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黄陂湖大闸蟹”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黄陂湖大闸蟹”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