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特产艾窝窝介绍
艾窝窝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北京风味小吃,颇受大众喜爱。制作时的主要食材包括,糯米粉(江米)和面粉制成的外皮。其内包的馅料富有变化,有核桃仁、芝麻、瓜子仁、山药泥等营养丰富的天然食材,质地粘软,口味香甜,色泽雪白,常以红色山楂糕点缀,美观、喜庆。因其皮外糁薄粉,上作一凹,故名艾窝窝。
艾窝窝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因糯米较难消化,脾胃虚弱者宜适量食用。
《北京传统文化便览》记载:艾窝窝为“北京一种清真风味小吃。色雪白,球状,质粘软,味甜香,因明代为帝后所喜食,故名‘御艾窝窝’,后传入民间,脱衍为‘艾窝窝’了。”
艾窝窝营养价值
糯米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1、维生索B2、烟酸及淀粉等营养成分。艾窝窝营养丰富,为温补强壮食品,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糯米有收涩作用,对尿频,盗汗有较好的食疗效果。适宜体虚自汗、盗汗、多汗、血虚、头晕眼花、脾虚腹泻之人食用;适宜肺结核、神经衰弱、病后产后之人食用。
凡湿热痰火偏盛之人忌食;发热、咳嗽痰黄、黄疸、腹胀之人忌食;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另外由于糯米极柔黏,难以消化,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更宜慎用。
艾窝窝制作方法
原料:江米饭、面粉、白糖、芝麻、核桃仁、山楂糕。
操作:
1、蒸面:把面粉放入蒸笼里开锅后蒸15分钟足矣。
2、擀面:蒸过的面粉会发干发硬,因此等面晾凉后,要用擀面杖把面擀碎,擀细。
3、拌糖馅:您只要把蒸过的面粉,白糖,芝麻,还有碾碎的核桃仁搅拌在一起就可以了。另外还要把山楂糕切成小块状。
4、包馅:取一勺江米饭,将它放在面粉上来回搓揉,使江米饭完全沾满面粉,然后将它按扁,薄厚由自己喜好而定。再包上刚刚拌好的糖馅,然后将周边捏合到一起,再在上面点缀一小块切好的山楂糕,好了,艾窝窝就做好了。
技巧:制作艾窝窝和切糕都需要一个重要环节,那就是蒸江米。怎么样把江米蒸得好吃,有嚼头的办法:首先把江米泡4个小时以上,时间越长越好。然后把泡米的水全部倒掉,再上锅干蒸。如果您使用微波炉,1斤米用中高火蒸12分钟即可。如果使用普通蒸锅,开锅后蒸15分钟就可以了。12分钟后将容器取出,再向江米中倒入开水,边倒开水边搅拌,使江米充分吸收水分。这样做出来的江米才会有劲儿,有拉力,吃的时候口感才好。等到江米完全被搅拌成糨粥状就可以了。然后盖好盖,再上微波炉用中高火蒸10分钟。普通蒸锅开锅后蒸15分钟。10分钟后将容器取出,再用铲子用力将米粒碾碎。这样米就处理好了。
山药艾窝窝
主料:山药300克、糯米300克。
辅料:枸杞子10粒。
调料:椰蓉80克、白糖40克。
步骤:
1、糯米浸泡12小时;
2、糯米沥干水分,倒入蒸笼中,放入蒸锅中,山药洗净,一起放入蒸锅中;
3、糯米蒸15分钟取出,加凉水,让糯米吸足水分,再次放入蒸锅中,蒸15分钟;
4、山药取出放凉后,去皮,放入保鲜袋中,压成泥,山药泥放入碗中,调入白糖;
5、糯米饭放入保鲜袋中,压碎;取一小碗,放一张保鲜膜,放入糯米饭,用小勺压匀;
6、放入山药泥,提起保鲜膜,包匀;
7、蘸上椰蓉即可食用,上面摆上枸杞子做装饰。
主料:糯米适量、面粉适量。
辅料:瓜子仁适量、葡萄干适量、核桃适量、芝麻适量、京糕适量。
步骤:
1、准备好材料,糯米、面粉、白糖、瓜子仁、葡萄干、核桃、芝麻、京糕;
2、将核桃仁、瓜子仁、芝麻小火烤香熟;
3、核桃仁去皮与葡萄干切碎,京糕切小粒待用;
4、面粉包上保鲜膜入蒸锅蒸15分钟即可,面粉蒸的过程中面粉受热发干发硬,用擀面杖擀成粉末状;
5、取少量面粉与果碎混合搅拌均匀;
6、糯米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控干水分入蒸锅蒸制,蒸制10-12分钟左右开盖,倒入开水,边倒开水边搅拌,使糯米充分吸收水分。待糯米完全被搅拌成糨粥状,盖盖子继续蒸制15分钟;
7、容器取出,将米粒碾碎舂制。舂好的米有劲儿,有拉力,吃的时候口感才好;
8、取适量糯米饭,包入馅料将周边捏合到一起,团圆。做成若干的糯米团;
9、将糯米团完全沾满面粉,点缀上京糕即可完工。
艾窝窝补充介绍
艾窝窝,北京传统风味小吃,每年农历春节前后,北京的小吃店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爱窝窝也属春秋品种,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爱窝窝历史悠久,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的 《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 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
可见这种食品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就成了明万历年间称之为窝窝的食品。但为什么后来又成为爱窝窝呢?在清人李光庭的《乡谚解頤》一书中找到了说明。因为有一位皇帝爱吃这种窝窝,想吃或要吃时,就吩咐说:“御爱窝窝。”后来这种食品传入民间,一般百姓就不能也不敢说“御”字,所以省却了“御”字而称“爱窝窝”。此小吃在明代已流入民间,明代《-》中记录当时流行的美味中就有爱窝窝。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艾窝窝”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