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特产万州罗田大米介绍
万州罗田大米,重庆市万州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田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年均日照时数1484.4小时,年均气温15.8℃,适宜种植大米。万州罗田大米米粒饱满、外观阴色透明、心腹白较少,有清香味;蒸煮后米饭油亮、米粒膨胀均匀,味浓郁香,口感柔软有弹性。垩白粒率≤10%,垩白度≤1%,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2%。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万州罗田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万州罗田大米历史渊源
万州罗田大米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即有大规模种植。据清朝乾隆年《万县志》记载:”万州罗田古镇出好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味浓米香…….”等特点。
20世纪80年代初期,罗田镇开始推广杂交水稻。
2010年以来,罗田镇党委、政府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研究部署了打造“万州罗田大米”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万州罗田大米”的品牌建设。
万州罗田大米产品特点
万州罗田大米米粒饱满、外观阴色透明、心腹白较少,有清香味;蒸煮后米饭油亮、米粒膨胀均匀,味浓郁香,口感柔软有弹性。垩白粒率≤10%,垩白度≤1%,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2%。
大米具有很高的营养功效,是提供维生素B的主要来源,是预防脚气病、消除口腔炎症的重要食疗资源。米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功效。米汤有益气、养阴、润燥的功能,能刺激胃液的分泌,有助于消化,并对脂肪的吸收有促进作用。
万州罗田大米产地环境
土壤全部为紫色土,土壤肥力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含量为3.2-4.1%,土壤质量安全,肥力较高。土壤耕作层深(≥55厘米),通透性能好,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多为丘陵山地,坡度5-25°,海拔800-1200米,pH值5.5-7.0,适合水稻生长。
万州区罗田镇内地表水丰富,全镇境内有长江水源的磨刀溪河,总水域面积为4247亩。年降雨量1200-1400毫米,灌溉水清洁方便,农用灌溉水取四步河和罗田镇境内各大、中型水库,且绝大多数为自流灌溉,排灌方便,多数田块都旱涝保收。
罗田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带,年均日照时数1484.4小时,年均气温15.8℃,极端高温为39℃,极端最低温零下5.3℃。其中6、7、8、9、10五个月年平均日照时数998.6小时,平均气温25.0℃,平均降水量738.6毫米;水稻生长期间光照充足,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气候条件能满足万州罗田大米优质稻生长发育的需要。
万州罗田大米产品荣誉
2011年,万州罗田大米获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称号。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万州罗田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万州罗田大米地理标志
万州罗田大米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万州区罗田镇天生社区、马头社区、中山社区、梓桐、六合、长堰、三溪村、新华、折岩、龙坝、枫香、阳河、阳坪、谷山共14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8°32′33″-108°37′50″,北纬30°29′09″-30°35′30″。
生产技术要求
1.1产地要求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生产基地海拔在800米以上,并在区域内建立绿色食品大米、无公害大米种植基地,选择环境优良,隔离条件好,水源充足,生产基础配套,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无污染,规模化种植区。
产地环境符合NY5166-2002《无公害食品水稻产地环境要求》,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1.2品种选择
选用品质好,耐肥抗倒,分蘖中等,穗大粒多,千粒重较高,抗病性较强,耐寒性好、收割期弹性较大的优质杂交稻品种,坚持常年同步引进区内外品质好搞性强的品种进行筛选试验,随着生产水平的变化选出接替品种,确保品种优良化,同时在全镇内按海拔高度分段布局相应的优良品种,成片布局,规模种植。
1.3生产过程管理
万州罗田大米生产过程必须执行《万州区优质稻生产技术地方标准》。
农业投入品有特殊规定,生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提倡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重庆市万州区罗田水稻农机专业合作社无公害水稻标准化技术规程》进行操作,已获得无公害大米认证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大米标准化生产。
1.4产品收获
为了保证罗田优质稻米质不受影响,“万州罗田大米”的产品原料在稻谷黄熟期时选晴天气收割。根据海拔的不同,收获时间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提倡采用机械收割,减少落粒损失。采用慢晒干或晒席阴干,或采用机械化低温烘干,减少暴晒防治米粒破碎,禁止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扬晒稻谷。
1.5储存
成品不得露天堆放。成品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通风、无老鼠虫害。成品堆放必须有垫板,离地10厘米以上,离墙20厘米以上。成品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腐败变质、有不良气味或潮湿的物品同仓库存放。运输、贮藏过程符合NY/t5190的有关规定。(储藏过程中采用那些无害的防虫措施)入仓三个月后加工上市。贮藏期间应翻晒1-2次。
1.6包装
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卫生要求,还应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大米的销售包装应符合GB/T17109的有关规定。
1.7生产记录要求
“万州罗田大米”在原料生产和加工方面,按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要求,做到从品种、育秧、栽插、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仓储、质检、销售等方面的各项记录。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品符合NY/T5115-2008《无公害食品大米》要求,对申报绿色食品大米认证的生产区域,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
标志使用相关规定
万州罗田大米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万州罗田大米补充介绍
万州罗田大米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即有大规模种植。据清朝乾隆年《万县志》记载:”万州罗田古镇出好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味浓米香…….”等特点。80年代初期,罗田镇开始推广杂交水稻,产量、品质成直线上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研究部署了打造“万州罗田大米”产业发展工作,强力推进“万州罗田大米”的品牌建设。2011年获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称号。
“万州罗田大米”产于重庆市万州区南部高山区域的罗田镇,全镇幅员面积8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为800—1200米,综合条件十分优越。“万州罗田大米”因其是种植在独特的南方高山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稻谷加工而成,具有天然的色泽美,品质优、食口性好,无污染、无杂质,其味香纯特点。
万州罗田大米
地域范围
万州区罗田镇位于重庆市东南部边缘,万州区城南部边陲,距万州主城86公里,东靠齐耀山与湖北利川市谋道镇,南与利川市建南镇,西与走马镇,北与龙驹镇相邻。全镇幅员面积81.7平方公里(统计耕地面积41640亩,其中水稻田26500亩,大于25度坡地9850亩)。万州罗田大米地域保护范围位于北纬30°29′09.87″—30°35′30.99″,东经108°32′33.24″—108°37′50.76″,涉及天生社区、马头社区、中山社区、梓桐、-、长堰、三溪村、新华、折岩、龙坝、枫香、阳河、阳坪、谷山共14个行政村。海拔高度为800—1200米,综合条件十分优越。镇内用坪、折岩、马头、岗家四坝,土地肥沃,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境内有长江水源的磨刀溪河,总水域面积为4247亩。地域范围保护规模为2100公顷,年产量 150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 外在感官特征 万州罗田大米米粒饱满、外观阴色透明、心腹白较少,有清香味;蒸煮后米饭油亮、米粒膨胀均匀,味浓郁香,口感柔软有弹性。 2、内在品质指标 垩白粒率≤10%,垩白度≤1%,胶稠度≥5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3~22%。 3、安全要求 产品符合NY/T5115-2008《无公害食品大米》要求,对申报绿色食品大米认证的生产区域,生产过程中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3-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万州罗田大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