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特产将乐竹荪介绍
将乐竹荪,福建省将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将乐县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壤钙含量高,水质洁净微酸,矿化度低;栽培区域分布于林间河谷盆地,日夜温差大;毛竹屑、芦苇、谷壳等栽培原料丰富,采用覆盖厚土、菌球帽顶破口采收等独特栽培方式,形成将乐竹荪特异品质。经测定,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将乐竹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将乐竹荪历史渊源
将乐县人民采食野生竹荪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
1987年,将乐县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涧竹林中18平方米栽培竹荪成功,当年将乐县把室外栽培竹荪列为小星火项目开发,并对资金、菌种、技术培训、山场、销售作了专题研讨,发动农民开发生产,形成生产能力。
2003年,将乐县引进了菌草栽培技术,大面积地推广象草与皇竹草的栽培,这些菌草是竹荪栽培的好材料。
自引将乐县进竹荪栽培已有30多年的历史,以往竹荪栽培产量低,品种混杂,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以农林大的D89和三明真菌研究所的D1为当家品种,栽培模式也由搭荫棚栽培向槟榔芋套种竹荪立体模式发展。
将乐竹荪产品特点
外在品质特色: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
内在品质特征:碳水化合物10~22克/100克,脂肪0.5~1.5克/100克,蛋白质0.1~0.8克/100克,纤维素4.1~5.2克/100克。
将乐竹荪产地环境
将乐县按形态划分,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和平原等5类。山地(包括中山和低山)面积最大,约占全县总面积2/3强,主要分布在东南和西北部,是武夷山脉的组成部分。丘陵(包括高丘和低丘)约占全县总面积1/4弱,多分布在山地前缘、河谷两侧。平原面积较小,不到全县总面积1/10,分布零散,高程不一,成因复杂,地面坡度小,多为松散堆积物组成,土壤疏松肥沃,腐殖质高。依形态成因分类,有流水地貌和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两大类,其中以流水地貌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92.66%,这样的山形地貌造就了将乐县林木资源多,植被丰富。全县有林用地19.29万公顷。林木总生长量56.66万立方米。阔叶树面积4.836万公顷,占29.56%。将乐县林木、毛竹资源丰富,将乐县的林木、毛竹制品加工厂也一个个冒出来。这些林木、毛竹加工厂的下脚料是竹荪栽培的好材料。将乐县野生草资源丰富,有五节芒、斑茅、苇子、菅、获等野生草类;草山面积3.115万公顷,将乐县每年农业生产产出的作物稿杆6万多吨,其中稻草4万吨,是栽培竹荪的好材料。
水资源:将乐县水资源由降雨补给,全县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650~1750毫米之间,年降水量为38.27亿立方米多年径流总量为22.8亿立方米;全县多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年产水量101.74万方,人均拥有地表径流1.6万立方;全县地表径流年内4~9月径流总量占全年74.6%,其中雨季4~6月径流总量占全年53.2%;全年径流系数为0.53~0.65,多年平均为0.59;全县平均水面蒸发量为935毫米,陆地蒸发量为750毫米,平均干旱指数为55;将乐丰富的水资源为将乐县竹荪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湿度环境,因适宜的湿度环境将乐县竹荪原基发生多,产量高,子实体肥厚。质地粗壮、菌裙长、朵大、长短均匀。
水质及污染情况:据现有水质分析表明,将乐县地表水质较好,符合以用水标准。地下水一般为无色、透明、无味、矿化度低的淡水,水化学类型简单,一般适于生活饮用,水中阴离子以重碳酸根为主,阳离子以钠、钙离子为主,矿化度一般小于0.07克/升。水质微酸。竹荪栽培的基质是微酸性的(pH值为5.0~5.5)。恰好将乐县优质水源为将乐县竹荪的生产提供了微酸性栽培基质。优质的水源栽培出的竹荪色泽洁白、无霉斑、无虫蛀、无杂质,干、鲜品竹荪香味浓郁。
将乐县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夏无酷署,冬少严寒,干湿明显。高山与河谷平原区气候异大,主体气候明显,年均气温14.6~18.7℃,最冷月均气温1.6℃(海拔1300米)~8.2℃(海拔138米),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1.5℃~28.0℃,年均降雨量1698.2毫米,雨雪日数174.2天,无霜期295天,日照时数1730小时,年均湿度82,冬夏分布不匀。将乐县的气候适合竹荪栽培的菌丝生长同时又适宜竹荪子实体的生长。将乐县这种气候条件下长出的竹荪菌蛋破壳快,菌裙能充分张开,子实体成熟早并且肥大,干、鲜品竹荪香味浓郁并且耐煮,煮很长时间都不散烂。且将乐5、6月份是梅雨季节,早晚温度与白天温度温差大。白天温度在22~24℃,适合竹荪菌球生长,菌球大、长出的竹荪质地紧密不易破碎残缺菇少、子实体肥大、单朵菇较重。早晨温度在20℃、湿度在85%~90%左右,竹荪菌球容易破壳、菌柄易伸长、且菌裙能充分张开。将乐竹荪菌柄长一般在15~20厘米。
将乐竹荪产品荣誉
2015年2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将乐竹荪”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将乐竹荪地理标志
将乐县所辖万全乡、黄潭镇、南口乡、白莲镇、光明乡、高塘镇、古墉镇、水南镇、大源乡9个乡镇96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7°05′~117°40′,北纬26°26′~27°04′。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1-1612。
安全要求
将乐竹荪产品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NY/T836-2004竹荪的标准。
特定生产方式
1、竹荪栽培备料:竹荪栽培备料时间为头年的10月份至12月份,每亩备料:杂木屑4800斤谷壳1200斤或干菌草粉6000斤。备的杂木屑、谷壳、菌草粉要求新鲜、晒干无霉变。栽培材料备齐后马上进行预湿建堆发酵,发酵期间要翻堆,翻堆要求均匀,间隔15~20天翻堆一次翻三至四次。
2、场地选择:栽培田块要求交通便利,背风保温,水源充足,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含腐殖高的沙壤土。水源和田块未受种食用菌的污染。
3、选好品种:芋种要求高杆叶片宽大如试验中的福鼎槟榔芋。竹荪品种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湿域窄,附加值高的品种,如三明真菌研究所的竹荪D1或福州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的竹荪89有利于集中出菇。
4、竹荪栽培建畦播种:竹荪建畦播种播种时间1月至清明之前,每平方米干料20斤,干料下田含水量60%-70%,4.1、种植方式:(1)竹荪畦边上套种槟榔芋竹荪畦紧挨着槟榔芋畦,畦宽50厘米,畦沟宽30厘米,(2)竹荪畦上套种槟榔芋畦宽50厘米,畦沟宽30厘米,播种菌种撕成鸟蛋大小,采用梅花式穴播,接种穴距10-12厘米,留部分菌种在料面撒播,接种后进行覆土,土厚大约2-3厘米,最后覆盖稻草。
5、出菇管理:主要是控制好栽培湿度,保持覆土层不干不湿,出菇期间要求湿度保持在90%~95%,要经常喷水保湿又不能积水。竹荪喷水要求“四看”:即一看遮盖物,竹叶或稻草变干时,就要喷水;二看覆土,覆土发白,要多喷、勤喷;三看菌蕾,菌蕾小,轻喷、雾喷,菌蕾大多喷、重喷;四看天气,晴天蒸发量大,多喷,阴雨天不喷。这样才确保长好蕾,出好菇,菇形美。
6、采收与加工:6.1、采收:掌握好采收时间,菌蕾破口之后而子实体刚露出即可采收。一天三次,早上6~7时、8~9时、10~11时各采一次以防漏采。采收方法是一手扶住菌柄,一手拿削利的竹片,从菌托底部切断菌索。尽快去菌托和菌盖、保持竹荪既干净又完整。6.2、烘干:烘干是竹荪生产管理的重要一环,烘干的质量直接影响商品性。采收回来的竹荪,等到充分伸展尽快进入烘房进行烘干。烘干前在筛网上竹荪底部要对齐,大的放在下面,小的放在上面,一般入二层即可。烘干时的温度控制在先高后低,并注意将筛格上下调换,以均匀温度,以基部干了即可,一般4个小时就烘干。竹荪干品质量要求既干又白。
7、生产记录要求:将乐县竹荪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生产记录,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标志使用人应明确表述地域范围内的将乐竹荪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将乐竹荪的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将乐竹荪补充介绍
将乐竹荪是福建三明将乐的特产。
将乐竹荪系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e,Zheng et Hu)。将乐人民采食野生竹荪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将乐县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壤钙含量高,水质洁净微酸,矿化度低;栽培区域分布于林间河谷盆地,日夜温差大;毛竹屑、芦苇、谷壳等栽培原料丰富,采用覆盖厚土、菌球帽顶破口采收等独特栽培方式,形成将乐竹荪特异品质。经测定,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1987年将乐县的退休医生郑则润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涧竹林中18平方米栽培成功,当年将乐县把室外栽培竹荪列为小星火项目开发,并对资金、菌种、技术培训、山场、销售作了专题研讨,发动农民开发生产,形成生产能力。自郑医生引进竹荪栽培至今已28年的历史,以往竹荪栽培产量低,品种混杂,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以农林大的D89和三明真菌研究所的D1为当家品种,栽培模式也由搭荫棚栽培向槟榔芋套种竹荪立体模式发展,竹荪栽培获的了可喜的变化。目前,有制种户38户,种植面积8000多亩,鲜菇产量8000多吨,产值达1亿元以上,是食用菌主推品种。
所在地域:
福建
申请人:
将乐县食用菌协会
所在地域:
2014年
地域范围
将乐产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其保护范围是北纬26°26′到27°04′,东经117°05′到117°40′之间;南北长71KM,东西宽59KM.保护地域是将乐县所管辖的万全乡、黄潭镇、南口乡、白莲镇,光明乡、高塘镇、古墉镇、水南镇,大源乡9个乡镇、96个行政村。将乐县竹荪种植面积8025亩、产量785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将乐竹荪产品品质特色: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 2、内在品质:碳水化合物10-22g/100g,脂肪0.5-1.5 g/100g,蛋白质0.1-0.8 g/100g,纤维素4.1-5.2 g/100g。 3、安全要求:将乐竹荪产品质量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NY/T836-2004竹荪的标准。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将乐竹荪”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