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甘肃省>定西市>岷县特产

黑紫羔羊

黑紫羔羊特产照片

岷特产黑紫羔羊介绍

偶蹄目动物

甘肃省岷县黑紫羔羊为著名地方优良绵羊品种,又称岷县黑裘皮羊,属山谷型藏羊,是优秀的裘用羊种之—。

黑紫羔羊品种特征

主要分布于洮河沿岸的岷县、卓尼、临潭、宕昌、漳县、临洮、渭源等地,其中以岷县的清水、西江等17个乡镇为中心产区,数量最多,品质最优。该羊全身被毛呈黑紫色,生产的二毛裘皮皮板结实,经久耐穿,毛色黑亮,毛股有5~7个环形弯曲,花环美丽,不结块,其羔皮美观、轻、薄、柔软、保暖性强、色泽黑亮,品质优于滩羊和卡拉库尔羊羔皮,为羔皮中上品。其体格较小,产毛较少,产肉少。

黑紫羔羊生产环境现状

在上世纪80年代,洮河沿岸存栏黑紫羔羊约100万只,在省畜牧总站的指导下,中心产区对该品种的保种纯种选育和提纯复壮取得了初步成效,生产性能有所提高,饲养量稳中有升,但90年代后由于经费紧张等多种原因,停止了黑紫羔羊的本品种选育工作,部分乡镇群众根据需求自发盲目引种,先后引进三北羊、贵德羊、小尾寒羊、藏羊、边区莱斯特羊等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由于无计划盲目引种和乱交乱配,致使黑紫羔羊种群存栏数量锐减,生产性能和特征出观退化和杂种化,品种特征特性明显弱化,该品种羊在岷县中心产区的存栏量有12万只,而且大量出现成年羊毛变为青白色、白色、花羊和紫红色羊,使著名的地方优良绵羊品种岷县黑紫羔羊已到濒危灭绝和变种的边缘。

黑紫羔羊保护的必要性

岷县黑紫羔羊的消失将会使绵羊基因库减少一个优良品种,不利于今后绵羊的改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推进,优良品种引进,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和转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克隆技术的产生,许多生产性能较差的地方畜禽良种逐渐被生产性能高的畜禽良种所代替,地方良种逐渐被淘汰消失,这些畜牧改良技术的应用结果,从一方面提升了畜种生产性能,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是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被灭绝,减少了畜禽品种,使生物的多样性消失,破坏了原有地域动、植物生态平衡和生物链断裂,从丰富基因库增加遗传育种材料,保护种质资源的角度看都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点我国与世界许多科学家和专家已有共识,已提出保护地方品种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建议,因此开展岷县黑紫羔羊的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是保持绵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举措。

黑紫羔羊补充介绍

  黑紫羔羊

  黑紫羔羊因主产于以岷州地区qu紫羔羊"。宕昌县北部哈达铺、理川一片10多个乡镇与岷县接壤地区,属黑紫羔羊的中心产地之一,有黑紫羔羊数十万只。

  宕昌北部地区属青藏高原边缘的延伸部,山势平缓,海拔在2300以上,高寒阴湿,年平均气温6℃左右,无霜期90-120天,年降雨量700毫米以上,秋季阴雨连绵,草山草坡面积较大,以禾本科为主的牧草生长茂盛,历史上即是著名的畜牧区,现为宕昌县畜牧业基地。黑紫羔羊是当地长期饲养的

  地方绵羊品种,体型属山谷型藏羊。黑紫羔羊体形较小,成年公羊体重30公斤左右,母羊只有28公斤左右。体躯、四肢、头、尾全呈黑色,行动灵活敏捷,适于山区放牧。

  黑紫羔羊主要生产黑色二毛皮。二毛皮是羔羊生长到两月左右,其毛长到7厘米左右时,自然形成环形卷曲,称"环环毛"时,将羔羊宰杀所剥取的皮。这种皮毛股明显形成花穗,其尖端为环形或半环形,下有3至5个弯曲。好的二维从根泽明亮,皮板薄而轻为裘羊皮之上品场视为珍品,在省内外久负盛名。蕨麻猪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大草原境内的稀有猪种,因其主要采食蕨麻而得名。岷州地区的东山区闾津等地多湿地草场,也盛产蕨麻猪。因其具有肉质好、营养价值高的独特优点而越来越康营养。在市场上,蕨麻猪肉售价高达每公斤80元—120元,是普通猪肉的数倍左右,供不应求。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黑紫羔羊”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黑紫羔羊”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