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特产

藏羊

藏羊特产照片

碌曲特产藏羊介绍

牛科动物

藏羊又称藏系羊,英文名称Tibetan sheep ,这种羊具有抗严寒、耐粗饲、适应高海拔、体质强壮、行动敏捷、善于爬高走远的特点,但发育成熟晚。 是我国三大原始绵羊品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青海是主要产区。分布广,家畜中比重最大。依其生态环境,结合生产、经济特点,可分为高原型、山谷型和欧拉型3类。高原型占全省的90%,是藏羊的主体,主要分布在高寒牧区。

藏羊外貌特征

高原型羊,体格大,身躯长,胸深广,前胸发达开阔,背腰平直,整个体形似长方形;头部粗糙,额部较宽,鼻梁隆起,公母羊多有角,母羊无角者仅占9.6%,公羊角粗大,长而扁平,呈螺旋形或捻曲状,尖端向外,向左右伸展,母羊角扁平,比公羊角稍小,多呈捻曲状,有的呈小柱角;四肢粗壮,筋腱发达,蹄黑色或深褐色,蹄质坚实;尾瘦短,圆锥形,母羊尾长13.2±1.73厘米。少数羊颈下有肉铃。毛色较杂,体躯白色的占48.41%,体躯有花斑的占44.5%,全白的6.6%,全黑的占0.6%。毛瓣粗长而明显,头部、腹部、四肢下部着生刺毛。山谷型羊体格小,结构紧凑,似圆桶状。颈稍长,背腰平直;头呈三角形,鼻梁隆起,额部微凸,公羊多有角(占62.1%),短小,向上向后弯曲,母羊多无角,部分有小钉角(占10.5%)。后肢多呈刀状,矫健有力,蹄质结实,善爬山远牧。尾短小,圆锥形,母羊尾长9.8±1.54厘米。根据毛色统计:体躯白色的占60.9%,体躯有花斑的占17.1%,全白的占3.2%,全黑的占18.8%。大渡河和岷江上游的河谷地带,气候干热,风沙很大,群众多选留黑色羊作种用,如丹巴县全黑羊占97%。山地型羊,随分布地区的不同,体形外貌有异。长期放牧在海拔2800米以上高山地带的体格高大,体躯略成方形,颈粗短,背腰平直;头部粗糙,近似三角形,鼻梁隆起,公母羊多有角。据统计,有角公羊占87.1%,母羊占70.5%。公羊角较发达,角基粗大浑圆,呈螺旋形,母羊角细短,向后扭转;四肢矫健,蹄质结实。尾瘦小,公羊尾长23.8±0.39厘米,母羊尾长22.5±0.19厘米。分别比高原型的公、母羊长10.1、9.3厘米;比山谷型的长13.6、12.7厘米。毛色杂,以体躯白色的居多。分布在矮山区的山地型羊,体格中等,颈细薄,体躯长而浑圆,背腰平直,行走时头颈平直前伸,两耳向后平张,形似箭头,故有“箭杆羊”之称;头较窄长,额宽嘴小,呈锐角三角形,鼻梁隆起,公羊有角或无角,母羊多无角。据调查,115只公羊中有角的占55.7%、266只母羊中有角的仅20.3%;臀部稍窄,四肢结实。尾圆锥形,公羊尾长17.5±0.27厘米,母羊尾长16.7±0.10厘米。分别比高原型的公、母羊长3.8、3.5厘米;比山谷型的长7.3、6.9厘米。毛色杂,一般以体躯白色、头肢杂色者为主。

藏羊补充介绍

  甘加羊  主要分布在夏河甘加地区。现有约20余万只。甘加羊偏毛用,体格较小而结构紧凑,躯体白色者约占93.19%,毛被呈开发型,毛辫长26.10厘米,呈波浪弯曲,光泽好,油汗正常,净毛率高。因其羊毛工艺价值高,是优良的地毯用毛。欧拉羊  主要分布在玛曲欧拉,体格高大粗犷、头狭长,多肉髯。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个体极少。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活重75.18公斤,母羊58.51公斤。成年羯羊屠宰率50.18%,胴体重35.18公斤,内脏脂肪3.38公斤。 黑紫羔羊  系山谷型藏羊的一种优良裘皮用羊。产于临潭、卓尼的龙元、总寨、三岔、冶力关、洮砚等地。此羔皮具有被毛柔软、毛尖黑亮,毛根黑紫色,花纹美观等特点,而且吸热保暖,皮板轻柔,是名贵的裘衣用皮,故驰名古今,在国内外均享盛誉。( 甘南)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藏羊”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藏羊”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