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特产环县荞麦介绍
环县荞麦,甘肃省环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环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因特定的地域和土壤条件,荞麦籽粒饱满、棱角突出、出面率高、面粉细腻、色泽均匀,制作的食品外形光亮,入口润滑,适口性好,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多种氨基酸、维生素P、B1、B2等,具有特殊的养生、美容、保健功效。
2010年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环县荞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环县荞麦历史溯源
荞麦的历史悠久,成书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诗经》中有“视尔如荍,贻我握椒”的诗句,荍即荞麦,说明2500年左右,中国已种植荞麦了。南北朝时期,《齐民要术·大小麦第十》附有瞿麦,说“以伏为时,一名地面,良地一亩用子五升,薄田三四升,亩收十石。浑蒸,曝干,舂去皮,米全不碎。炊作飧,甚滑。细磨,下绢簁,作饼,亦滑美。然为性多秽,一种此物,数年不绝,耘锄之功,更益劬劳”。瞿麦即荞麦。文中对荞麦的播种期、播种量、产量水平、加工及食用方法和易落粒的特性都作了明确记载。
环县荞麦产品特点
环县荞麦产品具有粒大、皮薄、面白、粉多、筋大、质优等特点,营养价值很高,每100克荞麦面中含有蛋白质11.2%,脂肪2.4%,碳水化合物72%,所含维生素B1、B2均超过大米和小麦面粉。人体所需要的22种氨基酸,荞麦面里就含有17种,因此有“保健食品”之称。环县荞麦面适口性好,食用价值高,用荞麦面、荞麦糁子加工成的荞剁面、荞面、凉粉、油糕等,是有名的地方风味食品。同时,用荞麦皮做成的枕芯,柔软舒适,可明目清心,安神醒脑。加工产品多达二十多种。
荞麦速食面,是一种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外形整齐、粗细均匀、无结块、呈均匀的灰褐色、用水浸泡后变为灰白色,无焦斑,无酸霉及其它异味,泡煮后口感不粘、不牙碜,筋绞爽口,该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荞麦全粉做出的食品色泽光亮,精度更强,口感更好。荞麦含有人体所需矿物质十分丰富,有铁、钙、钾、镁、铜、锌、锰及维生素、B1、B2、芦丁、色氨酸、赖氨酸、粗蛋白、粗淀粉、粗纤维等多种元素,是一种医食同源食物,其元素比例搭配正合人体,实为“五谷之王、生命奇效素”。
环县荞麦产地环境
环县地处甘肃省东北部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东经106°21′~108°33′、北纬36°01′~37°09′之间。土壤主要属于黑垆土与黄绵土。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温凉干燥,无霜期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得环县荞麦产品具有粒大等特色。
环县荞麦产品荣誉
2010年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环县荞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环县荞麦地理标志
环县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环县甜水镇、山城乡、罗山乡、毛井乡、车道乡、芦家湾乡、小南沟乡、南湫乡、虎洞乡、洪德乡、耿湾乡、四合原乡、秦团庄乡、环城镇、曲子镇、木钵镇、八珠乡、樊家川乡、演武乡、合道乡、天池乡等2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环县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环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环县荞麦的法定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一、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荞麦品种。
二、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400至1800米,土壤pH值为7.5至8.5,土壤有机质含量≥0.8%。土壤主要属于黑垆土与黄绵土。
三、栽培管理。
播种:轮作年限两年以上,正茬荞麦6月上中旬播种,复种荞麦6月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条播或抓粪点播。条播行距25厘米至30厘米,抓粪点播播种行距38厘米至40厘米,播种量45千克/公顷至60千克/公顷,保证基本苗90至120万株/公顷。播种深度3厘米至4厘米。
田间管理:
⑴苗期管理:播后遇雨,用耙破除板结。
⑵花期管理:创造授粉条件,可在荞麦田养蜂,放蜂,提高荞麦结实率、株粒数、粒重和产量。
3、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实行配方施肥,不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和重金属超标肥料。播种前施优质腐熟的农家肥45000千克/公顷,尿素75千克至1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225千克至275千克/公顷,严禁施用含有铅、镉等重金属成份的肥料及硝态氮肥。播种时施7500千克/公顷草木灰或225千克/公顷硫酸钾。
4、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贮藏。
收获:9月下旬10上旬,当85%以上籽粒变黑变硬时收获,并扎捆或扎把,每捆鲜重10千克至15千克,水分应小于13%,自然风干后脱粒。
贮存:库存不超过两年。
五、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粒大、皮薄、出粉率高、淀粉含量高、面筋含量高。
理化指标:千粒重≥25.5克、粗淀粉≥637.6克/千克、芦丁≥15.4克/千克、粗脂肪≥21.9克/千克、水分≤13%、粗蛋白≥114.8克/千克、赖氨酸≥5.93克/千克。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环县荞麦补充介绍
环县是甘肃省的荞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量2.67万hm2,总产量4 000万kg以上。环县地处甘肃省东北部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东经106°21′~108°33′、北纬36°01′~37°09′之间,土壤主要属于黑垆土与黄绵土,属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气候温凉干燥,无霜期短。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使得环县荞麦产品具有粒大、皮薄、面白、粉多、筋大、质优等特点,营养价值很高,每100 g荞麦面中含有蛋白质11.2 %,脂肪2.4 %,碳水化合物72 %,所含维生素B1、B2均超过大米和小麦面粉。人体所需要的22种氨基酸,荞麦面里就含有17种,因此有“保健食品”之称。环县荞麦面适口性好,食用价值高,用荞麦面、荞麦糁子加工成的荞剁面、荞面、凉粉、油糕等,是有名的地方风味食品。同时,用荞麦皮做成的枕芯,柔软舒适,可明目清心,安神醒脑。加工产品多达二十多种。产品荞麦速食面,是一种低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外形整齐、粗细均匀、无结块、呈均匀的灰褐色、用水浸泡后变为灰白色,无焦斑,无酸霉及其它异味,泡煮后口感不粘、不牙碜,筋绞爽口,该产品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荞麦粉做出的食品色泽光亮,精度更强,口感更好。食用效果可与“21金维他”相媲美。含有人体所需矿物质十分丰富,有铁、钙、钾、镁、铜、锌、锰及维生素、B1、B2、芦丁、色氨酸、赖氨酸、粗蛋白、粗淀粉、粗纤维等多种元素,是一种医食同源食物,其元素比例搭配正合人体,实为“五谷之王、生命奇效素”。
2010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将“环县荞麦”确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环县荞麦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甘肃省环县甜水镇、山城乡、罗山乡、毛井乡、车道乡、芦家湾乡、小南沟乡、南湫乡、虎洞乡、洪德乡、耿湾乡、四合原乡、秦团庄乡、环城镇、曲子镇、木钵镇、八珠乡、樊家川乡、演武乡、合道乡、天池乡21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环县荞麦”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