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城特产东江酿豆腐介绍
客家酿豆腐也称为肉末酿豆腐、东江酿豆腐,是客家名菜之一,是东江传统风味名菜,也是客家饮食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道传统菜品。 通常将油炸豆腐或白豆腐切成小块,在每小块豆腐中央挖一个小洞,用香菇、碎肉、葱蒜等佐料填补进去,然后用砂锅小火长时间煮,食时再配味精、胡椒等调料即可。
“客家酿豆腐”之所以独具特色,与它严格的制作工艺分不开。“酿”是一个客家话动词,表示“植入馅料”的意思,“酿豆腐”即“有肉馅的豆腐”之意。客家酿豆腐味道鲜美,在白嫩的豆腐中酿入肉馅渊鱼肉、虾米等,增加了口感,更有嚼头 。
客家酿豆腐成菜后,鲜嫩滑香,营养丰富。
2015年,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被列入惠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5年11月10日,客家酿豆腐烹饪技艺入选广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Ⅷ—84。
客家酿豆腐菜品历史
客家先民因为岭南地方多产大米,少产小麦,面粉很少,酿豆腐则成为替代饺子的食物了。
传说很久以前,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是结拜的好兄弟,一次五华人请兴宁人吃饭,钱只够点一道菜,所以在点菜的时候出现了矛盾,一个要吃猪肉,一个要吃豆腐,他们眼看就要打起来,幸亏聪明的饭店老板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豆腐里掺进猪肉,制作出了酿豆腐。表现了客家人的智慧和深厚的客家饮食文化。
因其味道鲜美,便成了客家名菜,如今也是客家人餐桌上的家常菜。
客家酿豆腐历史文化
相传,一个五华人和一个兴宁人原本是结拜的好兄弟,谁知在点菜的时候差点反目成仇,一个要吃猪肉,另一个要吃豆腐。后来老板为了和解创造出了酿豆腐。
据说,中华民国总统孙中山是客家人,1918年他在广东梅县松口一位同盟会员家中吃了这道菜,赞不绝口。
客家酿豆腐菜品特色
新鲜上桌的客家酿豆腐集软、韧、嫩、滑、鲜、香于一身,呈浅金黄色,豆腐的鲜嫩滑润,肉馅的美味可口,再加上汤汁的浓郁醇厚,让人垂涎欲滴。
客家酿豆腐获得荣誉
2018年9月10日,该菜在河南郑州举办的2018首届向世界发布“中国菜”活动暨全国省籍地域经典名菜、名宴大型交流会榜上有名。
东江酿豆腐补充介绍
东江酿豆腐源于中原时包饺子的习惯,因迁徙到岭南无麦可包饺子,逢年过节,东江人便想出了酿豆腐的吃法。
特点: 汤汁香浓 嫩香可口 原煲上席。
用料: 去皮上肉6两,鲜鱼肉茸2两、豆腐16块、精盐、味精、胡椒少许、淡汤2斤、清水2两,花生油3两。
制作: 东江酿豆腐的制作方法精细,选料讲究,首先是选用嫩滑的东江山水豆腐,将豆腐切成长约五公分,宽约4公分,高约2.5公分的小块块。把猪肉、鱼肉分别剁成黄豆大小的粒,把虾米切成细粒状,在粘板细剁肉馅,然后再将馅肉放入盆内,加上鸡蛋、葱、鱼末等配料,搅拌数分钟成肉馅,取每件豆腐在中间挖一小洞,随后将每件豆腐酿入肉馅,然后用中火烧热炒镬,把酿豆腐逐件煎至两面金鱼黄色取出,放入砂煲,再次加入上汤、配料加盖,用中火焖约两分钟至熟,下老抽调色加葱花,鱼末等便成。东江酿豆腐也作为东江人喜庆日子必备佳肴。主要步骤如下: 1、将上肉切成料,加入鱼肉茸,调味拌挞至起胶成肉馅;
2、在每件豆腐中间挖出长2.5公分,宽1.5公分小洞,把肉馅酿入小洞内;
3、猛火烧镬,把豆腐逐块排放入煎镬内,慢火煎至金黄色,放入二汤,调味,放入左口鱼沬焖熟,调入老抽,逐块排放在碟,淋上芡汁,撒上葱花即成。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东江酿豆腐”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