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特产普宁青梅介绍
普宁青梅,广东省普宁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普宁青梅以其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果皮柔韧、不易破损、肉质柔软、晒干率高、色泽鲜艳、成品保色期长等优点而著称,誉满海内外。
2008年12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普宁青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普宁青梅历史渊源
普宁青梅的栽培历史悠久,清朝乾隆十年(1745年)出版的《普宁县志》第九卷土产篇“果之属”中就有“普宁梅”的文字记载,这是“普宁青梅”名称的最早记录和历史源头。
普宁青梅产品特点
普宁青梅以其果大、肉厚、核小、酸度高;果皮柔韧、不易破损、肉质柔软、晒干率高、色泽鲜艳、成品保色期长等优点而著称,誉满海内外。
普宁青梅产地环境
普宁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潮汕平原西缘,东毗汕头市潮南区,南邻惠来县,西南连陆丰市、陆河县,西北接揭西县,东北界榕城区。在东经115°43′10″~116°21′02″,北纬23°05′40″~23°31′48″之间。北回归线从市境北部通过。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是广东省最适宜生产种植青梅的区域。普宁青梅的主产区分布于南阳山系和铁山山系的南麓,该区山地辽阔、山清水秀,植被保存完好,灌溉水源水质清洁无污染。土层深厚肥沃,土壤多属微赤红壤土,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物,有机质含量高,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中上,全磷、速效磷中等,为普宁青梅生长发育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在山系南面系普宁市与惠来县交界的大南山,是一道天然的挡风屏障,能有效阻挡来自海洋的强台风,降低了台风对青梅的影响;冬季,青梅主产区北面有高耸的南阳山、铁山阻隔,挡住北风,有利于青梅的正常授花授粉。
普宁青梅产品荣誉
1997年被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被载入《广东省优稀水果图谱》。
2008年12月1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普宁青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5年11月27日,普宁青梅被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委员会评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
2017年11月15日,普宁青梅被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评选委员会评为“广东省第二届名特优新农产品”
普宁青梅地理标志
普宁青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普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普宁青梅产地范围的函》(普府函〔2007〕1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普宁市所辖行政区域。
(一)立地条件
保护区范围内坡度25°以下,光照充足的丘陵地、山地,土壤质地为砂壤土,pH值5.5至6.5。
(二)栽培管理
1、育苗:
(1)砧木选择:采用梅的实生苗作砧木。
(2)种子选择及处理:选择青竹梅、黄梅等品种的果实,待充分成熟后,将种子取出,并将种子清洗干净、凉干、沙藏,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进行播种。
(3)播种移栽:播种后,当苗木高达6厘米至8厘米时,分床移栽。
(4)嫁接管理:当砧木苗茎粗在0.6厘米以上,于12月下旬至1月上旬进行嫁接,嫁接的接穗应从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的良种母本树上,采集树冠外围中上部生长充实的营养枝,采用单芽切接法。
(5)苗木出圃:出圃时间宜在11月中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出圃定植。
2、开挖种植穴,施足基肥:按株行距4米×5米开挖种植穴,植穴规格0.8米×0.8米×0.8米,埋压绿肥,施足基肥。
3、选择良种、配搭授粉树:选择软枝大粒梅、大青梅为主栽品种,白粉梅、矮白梅为优良授粉品种。品种搭配是:主栽品种占70%至80%,授粉品种占20%至30%。
4、施肥
(1)幼年树施肥:幼年树于新芽萌动及叶片转绿期各施肥一次,以有机肥为主,新梢萌发前株施土杂肥25kg、或豆饼0.25千克,配合磷、钾、钙、镁肥施用。
(2)结果树施肥:结果树施肥,重点施好花前肥、壮果肥、采果肥,壮梢保叶促花芽分化肥。
(3)保叶保花芽分化肥:6月至9月每月施一次,每株施复合肥0.1千克至0.2千克。
5、整形修剪:幼年树经2年或3年整成自然开心形树冠。结果树修剪实行“一年二剪”,夏剪在采完果15天内完成,冬剪在11月至12月中旬现蕾前进行,对超过30厘米的徒长枝剪去1/4或1/3,以促吐中、短果枝,剪去枯枝、病虫枝,疏删过份密集枝群,保证梅树通风透光。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三)采收
采收期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应分期分批采果,做到足熟采收,先熟先采,轻采轻放。
(四)加工
1、腌制
(1)鲜果采摘后,要当天腌制处理。
(2)经分级机分级,分为特大级(LL)、大级(L)、中级(M)、小级(S),然后按不同级别分池腌制。
(3)经清洗分级后的梅果分别不同的规格,送至腌渍池,边加入梅果,边均匀加入食盐,加食盐标准:100千克梅果加食盐26千克至28千克。
(4)腌制时间:60天以上。
2、晒制
(1)将腌制好的梅果捞起,放在温室晒棚晒3至5天。
(2)翻果。用手将梅果轻翻,确保梅果受晒均匀,上、下午各翻果一次,当梅果晒至含水量为60%至62%。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
级别项目
A级品
B级品
色泽
肉厚皮薄,鲜艳、有光泽,均匀良好,呈淡黄色
肉厚皮薄,有光泽,尚均匀,呈淡黄色或棕黄色,允许少量淡褐色。
形态
果形圆整、饱满
果形较圆整、饱满
果面
无梅胶果和破裂果,无明显斑点
梅胶果和破裂果不超过3%,斑点面积不超过果皮面积的1/6
2、理化指标:
项目级别
果实(粒/千克)
级差(%)
缺陷果(%)
水分(%)
A级LLLL
≤50
≤5
≤10
60-62
A级LLL
≤51-65
≤5
≤10
A级LL
66—90
≤5
≤10
A级L
91—140
≤5
≤10
A级M
141—220
≤5
≤10
A级S
221-400
≤5
≤10
B级
统庄(果面允许带有斑点)
统庄(果面允许带有斑点)
≤10
C级
除了A级、B级以外的果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普宁青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东省普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普宁青梅补充介绍
“普宁青梅”是指产于广东省普宁市的青梅,是该市特产,普宁市是全国闻名的水果之乡,全市2008年有青梅种植面积16.3万亩,年产量3.5万吨,出口量2.8万吨,种植面积、总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县(市)级首位,1995年4月被中国农学会特产经济专业委员会命名为“中国青梅之乡”,同年4月,广东省又确定在普宁建立“中国青梅种质资源基地”。.1997年被第三届全国农业博览会认定为名牌产品,并被载入《广东省优稀水果图谱》。.2008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决定对“普宁青梅”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种植历史
普宁有传统种植青梅习惯,栽培已有700多年历史。建国前青梅主要分布在高埔河、梅林河、大坪河流域的自给型零星少量面积种植,并有“高埔河沉船、酸了龙江”之说。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普宁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地方特色经济的发展,确立了特色经济发展战略,加快了南阳山区乡镇和铁山山系二大青梅栽培基地的建设。高埔、船埔、大坪、梅林、大坝镇和后溪乡、大坪农场、马鞍山场等15个乡镇场开始大面积种植青梅。
自然条件
普宁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22℃,12月份平均温度15℃,1月份13.5℃,无霜期352天,年均降雨量2126.9毫米,微丘红壤土,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丰富,这些优越生态环境是优质青梅种植的理想区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普宁市最大宗水果,基本形成区域化、规模化、基地化、商品化生产格局。
生产加工
普宁果梅加工制品品种丰富,主要有干湿梅、咸水梅,蜜饯类有蜜梅、酥梅、陈皮梅、情人梅、相思梅、甘草梅、话梅等,还有梅酱、梅酒、梅汁等三大系列几十个 品种。其中“酥梅”以其色泽雅观、肉质酥脆、品质上乘,具有原果风味而被评为“国家级新产品”,被外商誉为“凉果之珍品”。普宁青梅制品80%以上出口,产品畅销日本、韩国、东南亚、欧美、俄罗斯以及港、澳、台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普宁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
主要品种
普宁青梅优良品种有10多个,其中主栽种的优良品种有软枝大粒梅、大青梅、白粉梅、黄枝梅、软枝乌叶梅、青竹梅、软枝大青梅和矮白梅品种等。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保护范围
普宁青梅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东省普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普宁青梅产地范围的函》(普府函〔2007〕1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东省普宁市所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普宁青梅”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