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特产

融水糯米柚

融水糯米柚特产照片

融水特产融水糯米柚介绍

融水糯米柚属于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特产

融水糯米柚,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融水糯米柚独具地方特色,柚形呈梨形或近梨形,短颈,果顶中心微凹,有印环,俗称“金钱底”,其果肉呈蜜黄色——似蒸熟的糯米饭晶莹剔透般色泽,皮薄,可食率高,肉嫩,化渣,果汁量多,清甜,有浓郁香气。

2008年8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融水糯米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融水糯米柚历史渊源

融水糯米柚是在大苗山独特地理气候环境条件下,经长期种植选育出来的柚类品系。融水糯米柚种植历史悠久,据《融县志》史料,于清朝乾隆十九年(1755年),融水县已有种植融水糯米柚的文字记载。

《广西名特优产品志》称融水糯米柚为“果中珍品,天然罐头”。融水县打造融水糯米柚品牌,注册有“玉融”、“金钱”、“贝林”等商标品牌,建立了广西第一个无公害融水糯米柚出口生产基地,通过了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出口备案认证。

融水糯米柚产品特点

融水糯米柚独具地方特色,柚形呈梨形或近梨形,短颈,果顶中心微凹,有印环,俗称“金钱底”,其果肉呈蜜黄色——似蒸熟的糯米饭晶莹剔透般色泽,皮薄,可食率高,肉嫩,化渣,果汁量多,清甜,有浓郁香气。

融水糯米柚产地环境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外平原区年均降雨量为1824.8毫米,无霜期320天,年均温度19.3℃,极端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为38℃,≧0℃的年积温为6258℃,平均日照时数为1379.7小时,平均相对温度为79%,山区(海拔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2—16.4℃,无霜期240天,年降雨量2194毫米。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水果的生产。融水糯米柚对土壤条件也有特定的要求。融水县境内地貌以台地为主,占84.8%。土壤以冲积沙壤土和黄红壤为主,PH值5―5.5;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高,适宜融水糯米柚的生长发育。

融水糯米柚产品荣誉

融水糯米柚曾四年连续被评为广西优质果品,荣获第四、第五次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优质果品奖。

202008年8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融水糯米柚”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

融水糯米柚地域保护范围

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融政函〔2007〕36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融水糯米柚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融水一带的沙田柚类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以河流冲积物母质发育的潮砂土和砂页岩风化母质发育的红壤土为主,pH值5至6.5,土壤耕作层厚度≥80厘米,有机质含量≥2%。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从无检疫性病虫害、品种纯正、丰产稳产的母本树上采集接穗,以酸柚作砧木进行嫁接繁殖。

2、种植时间:秋季或春季种植。

3、种植密度:每公顷栽植330株至495株(包含授粉树),其中授粉树数量不少于1/15。

4、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无机肥,结果树每年每公顷有机肥施用量不少于15吨。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四)采收及贮藏

在11月初开始采收,常温下贮藏保质期为5个月。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征:

(1)外观及风味:

项目

规格质量

果形

呈近梨形,端正。

色泽

淡黄色。

果肉及风味

果肉汁胞呈米黄色,柔嫩化渣,蜜甜清香。

(2)单果重:900克至1300克。

2、理化指标:(测定时间为采收后20天)

项目

指标

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2

果汁总酸含量(%)

≤0.3

可食率(%)

≥45

果形指数

≥1.1

果皮厚度(毫米)

≤20

种子数(粒)

≤150

3、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融水糯米柚专用标志使用

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柳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融水糯米柚补充介绍

  融水糯米柚:(柳州市)融水糯米柚种植在当地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糯米柚以果形端正,皮薄嫩甜多汁,果肉密黄晶莹、香如糯饭,独具地方特色,因而受到区内外客商及消费者们的青睐。为有效保护特色产品,增加市场竞争力, 2007年底,县委、县政府启动了“融水糯米柚”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工作。今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2008年第92号公告,正式批准了“融水糯米柚”通过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注册。

  融水苗族自治县地处桂北山区,是一个典型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山外平原区年均降雨量为1824.8 毫米,无霜期320 天,年均温度19.3 ℃,极端最低温度为-3℃,最高温为38℃,≧0℃的年积温为6258℃,平均日照时数为1379.7小时,平均相对温度为79%,山区(海拔8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为12—16.4℃,无霜期240天,年降雨量2194毫米。地理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水果的生产。[4]

  融水糯米柚种植历史悠久,知名度较高。是广西六个柚类生产优势区之一。据《融县志》记载,融水早在公元1755年(清乾隆19年)就已种植有糯米柚。[3]进入21世纪,该县大力推广融水糯米柚无公害、绿色、有机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在广西区内及周边省份享有较高知名度,深受消费者喜爱,产品销售到区内南宁、河池、来宾、柳州以及区外的广东、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上海、北京等地,部分出口新加坡、泰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销售前景顺畅。至2009年底,该县融水糯米柚种植面积达2.5万亩,年产量近4万吨。

  融水糯米柚外形美观,果实形状呈梨形短颈状,果形指数≥1.1,果顶中心微凹,有明显而大的印圈(俗称“金钱底”)。果皮较光滑,成熟后呈橙黄色。果肉汁胞颗粒饱满,呈蜜黄色,晶莹透亮,化渣,味清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品质上佳,多次在全国及全区优质柚类评比中名列前茅,曾四年连续被评为广西优质果品,荣获第四、第五次全国柚类评比金杯奖,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优质果品奖。

  2003年该县制定了融水糯米柚产品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通过了广西有关主管部门的组织验收。2004年融水糯米柚生产基地通过了广西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产地认定,2005年融水糯米柚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同时,该县2000亩融水糯米柚通过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1000亩融水糯米柚获得北京陆桥质检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2007年该县建立了5000亩融水糯米柚出口生产基地,通过了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出口备案认证(注册登记证号4506GY001),成为柳州市第一个同类出口的生产基地。2008年8月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8年第92号公告)。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玉融”、“金钱”、“贝林”牌等商标。

  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融水糯米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融政函〔2007〕369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融水糯米柚”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融水糯米柚”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