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特产

波波糖

波波糖特产照片

乌当特产波波糖介绍

点心

波波糖,又叫波波酥。它香甜、易化,所以又叫“落口酥”,是外婆做给孙子吃的一种点心,在当时乡下叫做婆婆糖。主要特点是香、甜、脆,色泽麦黄。食之口内久留芝麻的清香。

波波糖系清朝咸丰年间始创,用料考究,早为贡品,驰名中外。因它落口即酥,制作过程中多如水波荡漾,所以又名落口酥、波波酥、波波糖。

波波糖发展

波波糖,初名饽饽糖,贵州四大著名糕点糖食之一,明朝(1503年)产生于苗族王宫中,常被用作宫庭点心。前清渐渐传至民间,晚清得以发展,至今己有500多年历史。

首先发展者是刘功达祖辈刘兴汉。清朝咸丰年间,刘兴汉当时应知县“征集制糖佳品,发展镇宁糖食”之召,由于是刘氏在民间首创出名,因此文人墨客为表恭贺还赠联云:

“镇宁城,钟鼓楼,即宏且高,高临全宇称魁首;

功达号,波波糖,又脆又香,香酥沁人誉名州”。

其后,赴京赶考者或过旅行商,为作留念都常在此购糖而别。

继发展者是起义农民。1864年(同治三年)镇宁各族人民联合太平天国黄金印起义部队打了胜仗后,为表庆贺,当地起义农民便用金黄麦、银糯米、香芝麻,公推各族制糖能手,大制此传统糖,经起义农民努力,更制出“酥而不硬、脆而不碎、香而不郁、甜而不浓”的波波糖,并广泛流传于民间。

波波糖补充介绍

  波波糖是我国著名风景区黄果树大瀑布所在地——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颇具特色的一种民族传统食品。始于清朝咸丰年间,早为朝延贡品,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波波糖是近年来在总结独特的民族传统食品工艺的基础上,改进食品配方,选用优质原料精工制作,并采用现代真空包装技术,为开拓市场而研制的传统新产品。由于使用糯米、芝麻(脱壳)、麦牙、花生、葵仁等天然原料,未加任何添加剂,严格控制低糖量,因此口感怡人,酥脆香甜,甜而不腻,老少皆宜,有润肺、化痰、增进食欲、助消化、营养保健之功效。产品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是目前低糖量食品中一种具有民族特产、旅游特色的馈赠美食佳品。为宏扬民族文化,振兴贵州经济,开拓特产市场,走出贵州,面向全国。( 贵阳)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波波糖”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波波糖”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