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寿特产平贝母介绍
平贝母(学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长可达1米。叶轮生或对生,条形至披针形,花紫色而具黄色小方格,顶端的花具叶状苞片,苞片先端强烈卷曲;药近基着,5-6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辽宁、吉林、黑龙江。生于低海拔地区的林下、草甸或河谷。
该种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药材“平贝”的唯一来源。在吉林的抚松、通化、临江等地有栽培,北京昌平也开始栽培。
平贝母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鳞茎深埋土中,外有鳞茎皮,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厘米,周围还常有少数小鳞茎,容易脱落。植株长可达1米。
叶轮生或对生,在中上部常兼有少数散生的,条形至披针形,长7-14厘米,宽3-6.5毫米,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
花1-3朵,紫色而具黄色小方格,顶端的花具4-6枚叶状苞片,苞片先端强烈卷曲;外花被片长约3.5厘米,宽约1.5厘米,比内花被片稍长而宽;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花丝具小乳突,上部更多;花柱也有乳突,柱头裂片长约5毫米。花期5-6月。
平贝母主要价值
平贝母其鳞茎入药,性味辛、苦、平,有止咳化痰、润肺、散结的功效。主治支气管炎、肺结核、肺炎、百日咳等咳嗽、痰喘、溃疡病、淋巴结核、乳腺炎、痈疮等症。
平贝母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平贝母繁殖方法
播种:在6月份栽种鳞茎,栽种时按鳞茎的大小分级,直径>0.8厘米的为大鳞茎,直径在0.4-0.8厘米的为中鳞茎,<0.4厘米的为小鳞茎。
播种方法一般采用横床条播:大、中鳞茎的行距10-15厘米,株距3-5厘米,覆土3-4厘米。小鳞茎的采用横床宽幅条播,即幅宽10厘米,幅间距8-10厘米,株距1-1.5厘米,覆土2厘米。播种时,先将划好的床面表土起出5-6厘米,放在步道上,使床面呈一平底槽,接着在槽底施入3厘米厚的腐熟有机肥,肥的上面覆表土2-3厘米,然后条播后覆土。搂平床面,防止积水,再在床面上盖一层2-3厘米的腐熟有机肥或粉碎的草炭、落叶,称盖头粪。无论新旧贝母地,每年都要施盖头粪。
平贝母补充介绍
平贝母
平贝母也称平贝、贝母,是药用贝母类药材的一种,贝母的应用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将其列入中品,味辛,平,主伤寒烦热,喉痹,乳难……。魏晋年间的《名医别录》载疗腹中结实,咳嗽上气,止烦热渴,……。其后诸如《药性论》、《唐本草》、《本草纲目》及《植物名实图考》等医药著作对贝母的功效、采收及品种来源等均有记述。但非指本种而言。东北地区历来就有使用平贝母治疗疾病的习惯,19世纪中期咸丰年间东北的汉、朝、满、回等民族即有贝母梨治疗肺热咳喘等民间验方流传。本世纪初吉林市的世一堂等药店已有平贝母等药材经营,并由营口等地转销关内。于是平贝母开始进入国内药材市场,供应各地药用。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平贝母”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