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南特产野猪湖胖头鱼介绍
野猪湖胖头鱼,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野猪湖胖头鱼体色纯正,含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煮最能体现鱼头汤的营养,清蒸,油浸则最能体现出胖头鱼清淡,鲜香的特点。
2014年10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野猪湖胖头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野猪湖胖头鱼历史渊源
自古以来,野猪湖水域就有胖头鱼的存在,孝感人历来就有养殖、捕捞、食用胖头鱼的传统。
野猪湖处于古云梦泽的中心地带,南通汉口,北接安陆,诸水汇集,融入长江。渔夫商贾、贩夫走卒常聚集于此处,补食歇足,售鱼易物,便形成了集镇。野猪湖水清鱼肥,尤其是胖头鱼憨肥易捕,鲜嫩味美,渔人多有所获。白天商船渔舟往来于野猪湖等诸水之上,湖面渔歌互应,夜间渔火点点。故有“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之说。
关于胖头鱼还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据《孝感地方》记载:汉灵帝元和年间,孝感城区东边的蒲湖(野猪湖)边,住着一董姓人家,家贫,母子相依为命,母多病,时下不思饮食。儿子为孝敬病中的老母,种田砍柴之余,常到湖中捕鱼煮汤给母亲补养身体。一天,从湖中捞到一条大鱼,头大嘴阔,细鳞花身,足有3—4千克重,赶紧回家将鱼收拾干净,配以本乡自产的白萝卜烧煮了一锅,但见汤鲜味美,鱼肉雪白,嫩滑爽口,引得母亲食欲大开,竟连鱼带汤食了一大碗,精神渐好,不久就痊愈,此事在当地广为流传,也成为“孝子之乡”孝感市的又一感人故事。
20世纪60年代,河湖隔绝,政府实行封湖禁渔,在保护区成立专业化渔场,增殖放流,组织攻关,攻克了四大家鱼的人工繁殖,使野猪湖胖头鱼的生产得到物质保障。
1978年,改革开放后,野猪湖胖头鱼迎来二次腾飞,一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野猪湖胖头鱼因其天然、无污染的高品质被外贸部门选中出口港澳,得到畅销,为国家换取了大量外汇,胖头鱼的价值和地位得到了第一次确认。第二次得益饮食文化和旅游热的掀起。随着胖头鱼头火锅,以及川菜、湘菜等鱼头名菜的的流行,胖头鱼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得以被消费者认识。
为有效保护、开发“野猪湖胖头鱼”这一优势特色产品,孝南区成立了“野猪湖胖头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2012年8月,“野猪湖胖头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向湖北省质监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办公室提交了《关于申请“野猪湖胖头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报告》。
2013年12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正式批准对野猪湖胖头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同时公布了野猪湖胖头鱼的产地范围、专用标志使用、质量技术要求等内容。
野猪湖胖头鱼产品特点
“鲇鱼肚子季鱼花,胖头脑壳鲤鱼杂。”这是湖北孝感市民间对野猪湖胖头鱼的评价,足见他们对胖头鱼营养价值之高的认可。胖头鱼,学名鳙鱼,又叫花鲢,其性温驯,不爱跳跃,生活在水体中层,主要吃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很少食人工饲料。
野猪湖胖头鱼是在湖泊纯天然的状态下生长,不投任何饵料,不施化肥料和农药,体色由背至腹呈微黑而淡黄而乳白的渐变,富有美感;鱼头极肥大,超过体长的1/3,占体长34.2%,比普通胖头鱼高1.2%。通常可见到10千克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千克。肉质富有弹性,肥而不腻,无土腥味,口感嫩滑;具有体色纯正、鲜嫩味美、汁多品优、含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征,是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独特的地标性水产品。野猪湖胖头鱼的体内特别是鱼头中含有丰富的DHA高不饱和脂肪酸。常食胖头鱼(特别是鱼头),可健脑益智,增强记忆力。孕妇常食胖头鱼可促进胎儿大脑发育;老年人常食胖头鱼可降低血脂、减少痴呆病状的发生。
1、观鱼形
污染重的鱼,形态异常,有的头大尾小,脊椎弯曲甚至出现畸形,还有的表皮发黄、尾部发青。
2、看鱼眼
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的是新鲜鱼;眼球不凸出,眼角膜起皱或眼内有淤血的则不新鲜。
3、嗅鱼鳃
新鲜鱼的鳃丝呈鲜红色,黏液透明,具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不新鲜鱼的鳃色变暗呈灰红或灰紫色,黏液腥臭。
4、摸鱼体
新鲜鱼的表面有透明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不新鲜鱼表面的黏液多不透明,鳞片光泽度差且较易脱落。
5、掐鱼肉
新鲜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不新鲜鱼肉稍呈松散,指压后凹陷消失得较慢,稍有腥臭味。
6、看鱼腹
新鲜鱼的腹部不膨胀,肛孔呈白色、凹陷;不新鲜的鱼肛孔稍凸出。
胖头鱼的鱼胆有毒,不能食用。
凡有瘙痒性皮肤病、内热、荨麻疹、癣病者应少食胖头鱼。
野猪湖胖头鱼产地环境
野猪湖胖头鱼产区位于东经114°03′20.71″—114°04′05.90″,北纬30°49′31.97″—30°53′57.45″之间。属江汉平原北部,大别山南麓,处于孝感市孝南区南部平原湖区,为孝南区第一大湖泊,南依府河与武汉市郊的东西湖区隔河相望。
野猪湖胖头鱼保护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大别山和桐柏山的尾脉在其北部会合,形成一道屏障,西、北地势稍高,东南部地势较低。湖泊南北长12千米,东西宽4千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年降雨量1146毫米,无霜期247天,年平均温度16.2℃,有效积温5300℃,积温时效2130小时。保证了野猪湖胖头鱼的生长期常年保持在8-9个月。保护区野猪湖水域面积近4万亩,其中湖泊面积3万余亩,自然河汊港湾3700余亩。南北长12千米,东西宽4千米,湖岸线长50余千米,集水面积320平方千米。湖底高程18.7米,水位常年保持在21-22点高程。湖水清澈透明,pH值在7.2-8.4之间,溶氧量6.3-10毫克/升,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保护区范围内无工业"三废"、医疗废弃物及生活垃圾的污染,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浮游动物达1.5万个/升,主要有草履虫、三足虫、焰毛虫、三肢轮虫、臂尾轮虫、裂足轮虫、鞍甲轮虫、裸腹蚤、剑水蚤等,浮游植物达270万个/升以上,底栖生物22克/平方米,水生维管束植物684.5克/平方米,尤以“麦黄草”和“谷黄草”为多,湖中大量生长着的当地称为“麦黄草”和“谷黄草”的两类水草,起到了调节水质,优化藻相从而促进胖头鱼等鱼类和水生物良性生长的作用:每年的春末夏初大量的“麦黄草”凋谢,而“谷黄草”已萌发生长,夏末秋初,“谷黄草”死亡腐烂而“麦黄草”便开始逐渐发芽,周而复始。如此,既维持了较高的浮游生物含量,使胖头鱼有丰富的天然饵料,无需人工投饵既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又保持了湖水的清洁。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为胖头鱼提供了优秀的生长环境及丰富的饵料资源,结合其地理特征和局部气候环境使野猪湖胖头鱼形成其独特品质。
野猪湖胖头鱼产品荣誉
2014年10月1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野猪湖胖头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野猪湖胖头鱼地理标志
野猪湖胖头鱼产地范围为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现辖行政区域。
一、种源
鳙。
二、生长环境
产地范围内水质符合有关国家水质标准。溶解氧≥5毫克/升,pH值7.0至8.5,透明度≥50厘米,水草覆盖率≥15%。
三、增殖管理
1.鱼种来源:选自产地范围内的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的鳙鱼育苗场,跟踪选购,确保苗种来源品系正宗。
2.增殖方式:产地范围内自然增殖生长。
3.鱼种放养:在产地范围内自然水域1月上旬至2月中旬放养,规格为300克至500克的鱼种。密度为每亩70尾至80尾。
4.饵喂:产地范围内放养不投喂,食用自然水体中的天然饵料。
5.生长保护:每年12月下旬至翌年9月中旬为全湖禁渔期,禁渔期间禁止捕捞作业;严禁电鱼毒鱼、炸鱼和密网目围网等严重破坏渔业资源的捕捞行为;严禁底拖网作业、水下采砂和围库造田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
6.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捕捞
9月下旬至12月中旬捕捞,起捕规格每尾≥2.5千克。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鱼头大而肥,体色光亮,从背部向下由微黑至银白,肉质富有弹性,口感嫩滑,滋味鲜香。
2.理化指标:可食部分:粗蛋白≥16%,粗脂肪≤1%。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野猪湖胖头鱼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野猪湖胖头鱼的检测机构由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野猪湖胖头鱼补充介绍
野猪湖胖头鱼
野猪湖胖头鱼头具有体色纯正,含肉率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纯天然绿色产品等特征。野猪湖胖头鱼可入药,具有暖胃、益脑、祛风寒、益筋骨之功效。经常食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润泽皮肤的美容作用。民间对胖头的评价极高,有食鱼民谣为证:鲶鱼肚子季鱼花,胖头脑壳鲤鱼杂。野猪湖胖头鱼肉质鲜美,深受广大群众所喜爱,是餐桌上常见佳肴。胖头鱼的可食比例为67.3%,川菜“谭鱼头”、湘菜“剁椒鱼头” 和砂锅鱼头、鱼头火锅是酒店饭厅的主打品牌菜。野猪湖胖头鱼以其天然出产、鲜嫩味美、汁多品优、入口即化的品质特征更是赢得了消费者的喜爱。其品质特征源于当地悠久的养殖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水生环境、养殖技术和人文资源。原产地孝南区野猪湖水域面积4万余亩,野猪湖胖头鱼产于野猪湖天然湖泊,年产量2000吨。
野猪湖胖头鱼原产地野猪湖区位独特,距孝感城区18公里,武汉市中心46公里。远离城区闹市。四周与三汊镇、毛陈镇、祝站镇、闵集乡各村庄相邻,坐落在一望无际的田园景色之中,没有工厂,仍然保存着乡村原生态环境。它的西岸约500米开外,京珠高路公路自北向南轻轻沿湖泊划过;它的南岸,汉孝城际铁路象一道彩虹飘散在湖泊的顶端,三八公路(杨店三角碑至八一大桥)宛若一条金色丝带环抱着茫茫大泊并将它引向外面美丽的大世界。
野猪湖湖泊南北长12公里,东西宽4公里。野猪湖区域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湖泊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常年盛产青、草、鲢、鳙、鲤、鲫等主导品种,还有鳜鱼、回鱼、黄颡、螃蟹、甲鱼、青虾及胭脂鱼等名特品种。湖中水生动植物丰富,十分有利于鱼类繁衍、栖息与生长。
胖头鱼(学名鳙鱼)性温驯,不爱跳跃,生活在水体中层。滤食性,主要吃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很少吃食人工饲料。通常可见到10公斤以上的个体,最大者可达50公斤。在饲料充足的条件下,1龄鱼(冬龄)可重达0.8-1公斤。胖头鱼以两冬龄即3至6斤为佳。因为胖头鱼性成熟时间为3至4冬龄,产卵季节为5月初至6月中旬,所以,在入冬时节食用胖头鱼是最佳季节,最好配合白萝卜或豆腐一起煮汤,只要火候功夫技巧到位,真可谓味美汤鲜。鱼头以吸食为妙,原汁犹如猴脑一般,营养极其丰富。一般人群均能食用。
胖头鱼的做法适用于烧、炖、清蒸、油浸等烹调方法,煮最能体现鱼头汤的营养,清蒸,油浸则最能体现出胖头鱼清淡,鲜香的特点;鳙鱼头大且头含脂肪,胶质较多,故胖头鱼还可烹制“砂锅鱼头”;胖头鱼肉质细,纤维短,极易破碎,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鱼的表皮有一层黏液非常滑,所以切起来不太容易,若在切鱼时,将手放在盐水中浸泡一会儿,切起来就不会打滑了。
在做的时候应注意,一是鱼胆不要吃食或者弄破,若不小心弄破鱼胆也不用怕,用清水漂洗两次加之烹制时加入少许白醋即可;二是鱼体内贴于腹腔之上的一层薄薄的黑色的腹腔系膜要洗净;三是吃鱼头时要对所食鱼头的来源有所了解,比如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地区的鱼,头大、身瘦、尾小的畸形鱼,眼睛浑浊、向外鼓起的鱼、变质鱼以及死了太久的鱼,其鱼头营养就要差许多;四是烹制鱼头时,将鱼头分成两半(大个则分两次烹制),花椒炸锅(不要炸黑了),宽冷水下锅,旺火煮沸,加适量的白萝卜或豆腐一起,待汤初现乳白色时,开始添加佐料(盐、生姜、白胡椒、花椒、干辣椒、味精),注意一定要将其煮熟、煮透入色入味,汤略带粘性方为上品佳品。若红烧胖头鱼头,则先将鱼头洗净,姜,蒜,切好备用。大火热油锅,放入鱼头,翻炒几下。再放入姜,蒜,生抽,料酒,辣椒翻炒。上色后,加入半锅水。中火半个小时后,大火收汁,放入葱花起锅。
对于胖头鱼的鱼体部分,可与鱼头一同烹制,也可以分而食之。同食时,待胖头汤煮沸后,取鱼肉切成片放入一起煮食;另外,鲜食鱼体部分可以烧鱼块、生华和制作鱼丸等;腌食,卸下鱼头,将鱼体分上中下三大块(将鱼体的背鳍、尾鳍、胸鳍、腹鳍及腹部正中部位卸下与鱼头同食),按1:0.03的比例(根据气温和各人口味增减)入腌,四天后用干毛巾抹干出晒,晒两至三天即取回阴干收藏或者存入冰箱,这样腌鱼不至于过干变硬而失去色泽和形态。期间每天也可取鱼切成小块烧食,用小火将鱼块煎成淡黄色加适量冷水和姜蒜醋等佐料焖烧,经2至3分钟即可出锅,名曰“糍粑鱼”。还有“酒糟鱼”“油封鱼”“辣腊鱼”等其它的食用方法就要根据各自掌握的烹制技术而定。
野猪湖胖头鱼原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野猪湖水域就有胖头鱼的存在。勤劳的孝感人民历来就有养殖、捕捞、食用胖头鱼的传统。富饶的水域和野猪湖古老传说形成了“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孝感老八景之一的“北泾渔歌。”
在元代《廿四孝》中,“董永卖身葬父”、“黄香扇枕温衾”和“孟宗冬日哭竹生笋”的传奇故事均发生在“孝子之乡”的湖北省孝感市。孝感是我国“孝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孝南区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人才辈出。历史人物有以“孝”闻名的东汉时期的董永,三国时期的孟宗;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程颢、程颐;明代有刚正不阿,10宦魏忠贤的按察副使万言扬;清代大臣、学者熊赐履,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著名学者、法学家杨玉清,现代诗人、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会长管用和,当代著名画家、美协湖北分会副主席汤文选,自古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
相传,王母娘娘带着小女儿七姐下凡人间,来到?川(现孝感)境内,只见云梦泽一带水域浩浩荡荡,连绵百里,气象万千,波光粼粼,紫气缭绕,深不可测,母女俩喜不自禁,于是在此戏水沐浴;由于仙气惊动了在此1千年的野猪精;野猪精嚎声震天,在水中乱窜,一时间波浪翻滚,浊水四起,七仙女惊恐万状,王母娘娘急令白龙马驱赶野猪精,此时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一道宽宽的岗丘于水域中跃然升起,将水体截为两半,把七仙女与野猪精相隔,正是有了此次际遇,才有七仙女下凡与董永缔结百日之缘的佳话留传至今。后来人们将王母娘娘沐浴的水域称“王母湖”,把野猪糊精作乱的水域称为“野猪湖”,现两湖横卧东西,相隔相邻,均在孝南区境内。
孝感古称?川,属古云梦泽。据《孝感市?》记载:“蒲湖,俗称野猪湖,在邑东20里,?川河、斗山河之汇也,……”。古人有诗描述?川八景:“峻岭屏云晓雾开,双峰瀑布自天来。北泾渔歌仙人调,西湖酒馆帝子碑。琴堂槐荫忘六月,荷香泮沼动三陛。董墓春云仙女迹,夜悬明月照凤台”,其中的北泾渔歌和程台夜月两景紧邻野猪湖东西两岸。
野猪湖处于古云梦泽的中心地带,南通汉口,北接安陆,诸水汇集,融入长江。渔夫商贾、贩夫走卒常聚集于此处,补食歇足,售鱼易物,便形成了集镇。野猪湖水清鱼肥,尤其是胖头鱼(学名鳙鱼,又叫花鲢、胖头鱼)憨肥易捕,鲜嫩味美,渔人每多有所获。白天商船渔舟往来于野猪湖等诸水之上,湖面渔歌互应,北泾咀岸上商贾交易拱手,问候致意,夜间渔火点点。故有“日有千人拱手,夜有万盏明灯”之说。旧孝感县志记载:北泾咀地当河湖沟渎之中,老环河经县城后出陈八埠,至北泾咀与王母湖、朱湖、野猪湖、白水湖、诸水汇合,春夏水涨,烟波浩渺,一片泽国。每当清晨和黄昏时候,红霞满天,水天相映,渔人横笛,众歌相随,罾网并举,渔歌互答。歌为长词短调,悠扬动听,有“北泾渔歌仙人调”之誉。时北泾一名士填有《浪淘沙?北泾渔歌》词:“一叶连渔家,水上生涯,船儿泊在浅滩。?乃几声璇浪处,叫破烟霞。唱过白频洼,转过芦花,长词短调似胡笳。歌罢大江东去也,雨霁风斜” 。
据《孝感地方?》记载:汉灵帝元和年间,孝感城区东40里处的蒲湖(野猪湖)边,住着一董姓人家,家贫,母子相依为命,母多病,时下不思饮食。儿子为孝敬病中的0,种田砍柴之余,常到湖中捕鱼煮汤给母亲补养身体。一天,从湖中捞到一条大鱼,头大嘴阔,细鳞花身,足有7、8斤重,赶紧回家将鱼收拾干净,配以本乡自产的白萝卜烧煮了一锅,但见汤鲜味美,鱼肉雪白,嫩滑爽口,引得母亲食欲大震,竟连鱼带汤食了一大碗,精神渐好,不久就痊愈,此事例在当地广为流传。
现如今野猪湖湿地生态保护区内建立了专业化的渔业养殖场,保护野猪湖胖头鱼原产地的水质和周边生态环境,增值放流胖头鱼长江水系原种,并进行严格的标准化、专业化的健康养殖模式,使其生长环境保护自然天然状态,使其品质保持野生原质形态。且野猪湖风光秀美,环境幽雅,湖水清澈,湖岸线蜿蜒曲折,人文自然景观随处可觅。湖岸池堤路旁树木成林,水杉亭亭玉立,夹道族拥,岸边杨柳婀娜多姿,青翠欲滴。鱼池纵横交错,错落有致。秋冬时节,更是天鹅、白鹤、白鹭、野鸭等珍稀候鸟栖息地。是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有诗为证:?川锦秀多奇葩,野猪湖畔第一家。百里逶迤腾细浪,烟波浩瀚际无涯。春来杨柳拂堤岸,夏日荷花胜朝霞。游人到此皆惊叹,恍若误入桃花园。北泾渔歌今犹在,程台夜月凤徘徊。古今多少风流活,留于宾客细品尝。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现辖行政区域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人民政府《关于拟界定野猪湖胖头鱼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孝南政函〔2012〕19号 湖北省孝感市地方标准:DB420900/T009-2011《野猪湖胖头鱼》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野猪湖胖头鱼”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