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特产桃源黑猪介绍
桃源黑猪,桃源黑猪湖南省桃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桃源黑猪活体猪体格中等,全身黑色、脸面平直,颈较长,耳下垂,背腰长宽且平直,母猪腹大不拖地,臀部丰满,尾长且尾毛呈“鱼尾”状散开。肉色呈樱桃红色,脂肪呈乳白色,大理石纹丰富,肉质紧密富有弹性;肉汤透明、肉香浓郁。理化指标:肌间脂肪≥5.5%,镁含量≥210毫克/千克。
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桃源黑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桃源黑猪历史渊源
唐天宝四年(745年),沅陵县境内开始养殖黑猪。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沅陵县志》记载:“辰郡养猪,啖以包谷,杂粮及树叶,野草,故价廉于他处。
清末道光、咸丰年间(1821~1861年),沅陵湘西黑猪就已经成为特色鲜明的优良品种。
桃源黑猪产品特点
桃源黑猪活体猪体格中等,全身黑色、脸面平直,颈较长,耳下垂,背腰长宽且平直,母猪腹大不拖地,臀部丰满,尾长且尾毛呈“鱼尾”状散开。肉色呈樱桃红色,脂肪呈乳白色,大理石纹丰富,肉质紧密富有弹性;肉汤透明、肉香浓郁。理化指标:肌间脂肪≥5.5%,镁含量≥210毫克/千克。
桃源黑猪产地环境
桃源黑猪产自湖南省桃源县,沅陵县境内山峦重叠,溪河纵横,地形复杂,沅酉二水纳百川,纵贯全境。呈现两山夹一谷,朝东北、西南向开口的地貌特征。
沅陵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夏秋多旱。温度最高在7月,平均27.8℃,变化幅度在25.9~29.6℃之间。1月温度最低,平均4.7℃,变化幅度在2.1~6.9℃之间;沅陵县平均气温为16.6℃,年际变化幅度在15.8~17.8℃之间,适宜养殖黑猪。
桃源黑猪产品荣誉
2014年12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桃源黑猪”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桃源黑猪地理标志
桃源黑猪产地范围为湖南省桃源县车湖垸乡、漳江镇、深水港乡、青林乡、枫树乡、陬市镇共6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湘西黑猪。
二、饲养环境
产地范围内沅水中下游,雪峰、武陵山脉尾端。分布有三叶草、豆科类和杂灌木等组成的天然植被,饲草资源丰富。
三、饲养管理
养殖方式:规模化饲养与农户散养相结合。
猪舍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通风换气条件,占栏面积每头1.3米至1.5米。
饲料条件:以本地稻谷、玉米和米糠为主,搭配酒渣、豆腐渣等,适当辅以红薯藤、萝卜、白菜等青绿饲料。
饲养管理要点:
(1)仔猪繁育:保证及时吃上初乳,15日龄补饲精料,哺乳期为60天。
(2)去势:公猪60日龄前,母猪90日龄前。
(3)育肥:采用精料与青绿饲料相结合的方式,断奶仔猪日喂3次,生长育肥猪日喂2次,自由饮水。
(4)禁止性要求:全期禁用任何药物添加剂。治疗药物的使用与休药期严格遵守相关标准和规定。
出栏标准:10个月至12个月,活体重75千克至85千克。
环境、安全要求:饲料、饲养环境、饲养管理、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屠宰加工
猪源标准:来自产地范围内符合活体质量要求的健康猪只。
关键工艺要求
(1)候宰:宰前空腹静养24小时,减少应激。
(2)褪毛:在水温65℃±2℃烫毛锅中翻动浸烫4分钟至7分钟。
(3)排酸:宰后1小时内用水冲洗胴体后,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小时。
五、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
(1)活体猪:体格中等,全身黑色、脸面平直,颈较长,耳下垂,背腰长宽且平直,母猪腹大不拖地,臀部丰满,尾长且尾毛呈“鱼尾”状散开。
(2)猪肉:肉色呈樱桃红色,脂肪呈乳白色,大理石纹丰富,肉质紧密富有弹性;肉汤透明、肉香浓郁。
理化指标:肌间脂肪≥5.5%,镁含量≥210毫克/千克。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桃源黑猪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湖南省桃源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桃源黑猪的检测机构由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桃源黑猪补充介绍
桃源黑猪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的特产。桃源黑猪外型具有“号筒嘴、螳螂颈、蝴蝶身、鲫鱼肚、鲤鱼尾”等特点,早熟易肥、蓄脂力强、味道鲜美、肉质细嫩。
桃源黑猪又名延泉黑猪,属肉脂兼用型猪。它原产于桃源车湖垸、青林(茅草街)、枫树和陬市一带,尤以车湖垸乡延泉所产为最优,故而俗称“延泉黑猪”,如今桃源县各地均有分布。湖南省常德市、黔阳地区北部也引进了不少桃源黑猪纯种。
桃源黑猪适应于湖南省夏季酷热和冬季的严寒,具有耐粗饲、性情温驯、肥育性能好的优点。育肥猪生后210天至240天,体重可达100公斤左右,增均日增重400克以上。原中国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徐克学研究员依据体征、繁殖、生长和胴体等4大类共32个性状,结合生态地理指标,对48个中国猪种进行聚类分析,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确定桃源黑猪是中国猪种的中心品种,可看作中国猪种的代表。
桃源黑猪体型介于浦市黑猪和大合坪猪之间,头较短宽,鼻嘴较大,部分猪嘴上翘,体躯较宽深,中躯稍短,被毛较粗稀,毛色稍浅,呈黑色,偶在体躯末端出现白斑。公猪前躯较高,尾长过飞节,尾杆圆;母猪后躯高于前躯,腹大不拖地,乳房发达,07对-8对,排列均匀,四肢粗壮结实,强健有力。
桃源黑猪外形具有“号筒嘴、螳螂颈、蝴蝶身、鲫鱼肚、鲤鱼尾”等特点。这种猪具有早熟易肥,蓄脂力强、味道鲜美、肉质细嫩的特点。
地域范围
桃源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11°36′41″~110°51′47″,北纬29°24′08″~28°24′24″),包括桃源县40个乡镇,漳江、深水港、车湖垸、青林、枫树、陬市、木塘垸、架桥、盘塘、马鬃岭、漆河、双溪口、热市、郝坪、黄石、九溪、黄甲铺、理公港、钟家铺、牛车河、龙潭、观音寺、三阳、佘家坪、太平桥、浯溪河、泥窝潭、剪市、凌津滩、兴隆街、寺坪、郑家驿、桃花源、芦花、沙坪、杨溪桥、茶庵铺、太平铺、西安、牯牛山,总生产面积4442平方公里,年出栏20万头。其中漳江镇、深水港、青林乡、车湖垸乡、枫树乡、陬市镇等6个乡镇为核心产区,共有生产面积36090公顷,年出栏10万头。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桃源黑猪”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