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特产南京百合介绍
卷丹(学名:Lilium lancifolium Thunb.):卷丹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卷丹”美名。鳞茎近宽球形,高约3.5厘米,直径4-8厘米;鳞片宽卵形,长2.5-3厘米,宽1.4-2.5厘米,白色。茎高0.8-1.5米,带紫色条纹,具白色绵毛。叶散生,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两面近无毛,有5-7条脉。花3-6朵或更多;苞片叶状,卵状披针形;花下垂,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红色,有紫黑色斑点。蒴果狭长卵形,长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鳞茎富含淀粉,供食用,亦可作药用;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生山坡灌木林下、草地,路边或水旁,海拔400-2500米。各地有栽培可观赏花朵。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
卷丹形态特征
卷丹鳞茎近宽球形,高约3.5厘米,直径4-8厘米;鳞片宽卵形,长2.5-3厘米,宽1.4-2.5厘米,白色。茎高0.8-1.5米,带紫色条纹,具白色绵毛。叶散生,矩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5-9厘米,宽1-1.8厘米,两面近无毛,先端有白毛,边缘有乳头状突起,有5-7条脉,上部叶腋有珠芽。
花3-6朵或更多;苞片叶状,卵状披针形,长1.5-2厘米,宽2-5毫米,先端钝,有白绵毛;花梗长6.5-9厘米,紫色,有白色绵毛;花下垂,花被片披针形,反卷,橙红色,有紫黑色斑点;外轮花被片长6-10厘米,宽1-2厘米;内轮花被片稍宽,蜜腺两边有乳头状突起,尚有流苏状突起;雄蕊四面张开;花丝长5-7厘米,淡红色,无毛,花药矩圆形,长约2厘米;子房圆柱形,长1.5-2厘米,宽2-3毫米;花柱长4.5-6.5厘米,柱头稍膨大,3裂。
蒴果狭长卵形,长3-4厘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
卷丹主要价值
卷丹鳞茎富含淀粉,供食用,亦可作药用;花含芳香油,可作香料。在中国,百合的球根晒干后更可用来煮汤,而且植株的多个部分可入药。
卷丹因为其花瓣向外翻卷的,花色火红,故有“卷丹”之美名。将其地栽于庭院则夏季可观赏花朵。国外已成为重要观赏花卉。其花形奇特,摇曳多姿,不仅适于园林中花坛、花境及庭院栽植,也是切花和盆栽的良好材料。
鳞茎(百合):甘,寒。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用于阴虚久咳,痰中带血,虚烦惊悸,失弭民多梦,精神恍惚。
【藏药】夏泡泽:鳞茎治月经,病淋痫《中国藏药》。
【蒙药】功用同有斑百合(L.concolor)《蒙药》。
南京百合补充介绍
南京传统特产,又名摱劳钒俸蠑产于南京东郊植物茂盛的钟山等地。外皮白净、肉质丰满、香甜细腻,还可以长期储存。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南京百合”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