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东特产启东洋扁豆介绍
启东洋扁豆,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启东洋扁豆扁平半圆,呈肾形,种皮绿白色,以种脐为中心密布放射状暗纹,豆瓣白色或淡绿色,清香。煮熟后种皮半透明,放射状纹更为明显,豆粒呈浅黄色或淡绿色,糯性微甜,豆香浓郁 。
2016年8月16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启东洋扁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启东洋扁豆历史渊源
洋扁豆,又叫利马豆,原产美洲,在中国已有300多年的种植历史,因从外国引进故称“洋扁豆”。
20世纪30年代,洋扁豆被引进到启东种植。由于启东的沙地,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洋扁豆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便逐步发展起来。
2013年,启东市洋扁豆产区采用大棚蔬菜“洋扁豆-甜椒”一年四熟栽培模式,充分利用大棚等设施和光温资源,实现高产高效。
2019年,启东市组织农技专家对”丝瓜分别与青毛豆、启东洋扁豆“等间套作的新型种植模式,开展技术培训指导。
启东洋扁豆产品特点
启东洋扁豆扁平半圆,呈肾形,种皮绿白色,以种脐为中心密布放射状暗纹,豆瓣白色或淡绿色,清香。煮熟后种皮半透明,放射状纹更为明显,豆粒呈浅黄色或淡绿色,糯性微甜,豆香浓郁。
启东洋扁豆为搭棚架栽培,是一种藤蔓类作物。荚扁平呈刀形,壳青籽白,每荚有籽2-3粒。
启东洋扁豆含有蛋白质7.5~9.5克/百克,碳水化合物17~25克/百克,脂肪0.5~0.85克/百克,钙46~90毫克/百克,铁5.7~40.5毫克/百克。
启东洋扁豆产地环境
启东洋扁豆种植区域的土壤质地以灰潮土为主,pH值8.0~8.4,土壤比较肥沃,排水良好,适宜启东洋扁豆的生长,该地自然生态坏境造就了启东洋扁豆的好品质。
启东洋扁豆产地启东市,属河相、海相沉积平原,具有海洋性与季风气候双重特点,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日照20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15.6℃,无霜期222天,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
启东洋扁豆产品荣誉
2016年8月16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启东洋扁豆”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启东洋扁豆地理标志
启东洋扁豆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启东市所辖汇龙镇、北新镇、惠萍镇、寅阳镇、东海镇、近海镇、南阳镇、海复镇、合作镇、王鲍镇、吕四港镇、启隆镇共12个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1°25′40″~121°54′30″,北纬31°41′06″~32°16′19″。
特定生产方式
1、选种:
启东洋扁豆选用的主要品种为启东本地的大粒洋扁豆。选择种皮、种脐均为白色,粒大饱满,粒型整齐,外表光滑油亮,无病虫危害的种子,在土壤比较肥沃,排水良好田块建立选种基地。结合更新复壮,在洋扁豆开花结荚期及时除去杂株、病弱株的田块作为留种基地。在洋扁豆成熟期,采摘荚型扁平、淡黄色、荚长8~10厘米、荚宽2厘米左右的干果荚,脱粒后晒2~3天,作为种子。
2、设施栽培:
2.1、塑钵育苗:大棚早熟栽培一般1月下旬至2月上旬育苗,采用基质塑钵育苗,每钵播种子2粒,每亩育苗1850个左右,苗龄25~30天。
2.2、产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作层深厚、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良好的大棚。
2.3、定植:定植前施基肥,每亩施优质农家有机肥2000~3000千克,复合肥50千克(N15%、五氧化二磷15%、氧化钾15%),均匀的撒施在大棚内,耕翻平整。按行距150厘米做畦,畦中间排放滴管带,用于冲施肥水,畦面覆盖黑色地膜。洋扁豆幼苗达到2~3片真叶时定植。在做好的畦中间按株距50厘米挖穴,从育苗钵中拔出秧苗放入穴中,每穴一钵,每畦栽植1行,栽植深度以子叶露出地面3厘米为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2.4、温度管理:缓苗期注意保温,定植后5~7天不通风或少通风,白天气温保持为25~30℃,夜间为15~18℃,以利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缓苗以后至开花结果期,白天气温以25~28℃为宜,夜间15℃以上。5月上旬第一批洋扁豆采收后,大棚内白天气温保持为25~28℃,夜间15℃,超过该温度时要揭膜通风。出梅以后可把薄膜全部揭去,防止高温、高湿引起落花、落果和病害。
2.5、肥水管理:定植后1周浇1次缓苗水后,轻施苗肥,每亩追施尿素5千克,抽蔓后控制浇水追肥。到开花结荚期,每亩追施磷酸二铵30千克。同时采用根外施肥方法,每亩用0.2%磷酸二氢钾于晴天下午4点钟以后叶面喷施,每隔5天喷一次,共喷2~3次。如遇干旱采取膜下浇水。
2.6、吊蔓引蔓:洋扁豆抽蔓达20厘米左右时吊蔓,用尼龙绳或编织带一端轻轻拴住秧苗基部,另一端吊在棚内顶部拉铁丝上,使洋扁豆蔓‘S’形缠绕。洋扁豆藤蔓向空中发展,藤蔓分布均匀,通风透光条件好。
2.7、整枝与化控:洋扁豆生长中后期如有旺长趋势,应适当整去部分幼嫩分枝,保持结荚枝蔓分布合理,棚架内通风透光。并用多效唑化控,一般亩用多效唑20克兑水20千克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施一次,共喷2~3次,能促进藤蔓短壮,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结荚率。
3、玉米间作洋扁豆栽培模式:玉米间作洋扁豆种植模式,是以玉米秆为支架,洋扁豆藤蔓攀缘在玉米杆上,省工节本,经济效益高。玉米选择茎杆粗壮、抗倒性强的早熟品种。
3.1、播种:洋扁豆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底均可播种,播种方式可与春玉米同时播种,也可以在玉米出苗后播种在玉米棵间。
3.2、种植密度:一般每5~6穴玉米间作1穴洋扁豆,每穴下种3~4粒,每亩间作1500株左右,以玉米秆为支架,藤蔓攀缘在玉米杆上。
3.3、引蔓:洋扁豆出苗后应及时引蔓,让洋扁豆蔓攀缘在玉米植株上。玉米成熟后及时采收,采收后将每2~3穴玉米植株的上半部分缠绕起来,农民称之为“玉米杆和尚”,便于洋扁豆藤蔓攀缘。
3.4、肥水管理前期不追施肥料。开花结荚期每亩施尿素15千克。同时每亩用0.2%磷酸二氢钾叶面喷施2~3次。如遇干旱需勤浇水。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洋扁豆以嫩籽粒供食用,一般洋扁豆从开花至采摘嫩荚果需15天左右,采摘标准是荚果生长基本定型,豆荚饱满,荚色仍为深绿色,豆粒充分膨大,籽粒淡绿色,即可采摘。大棚施设栽培洋扁豆5月初开始采收,玉米间作洋扁豆在9月下旬开始采摘,采收进行到霜降前后结束。采摘后及时装箱上市出售。
5、加工:洋扁豆可速冻保鲜,将鲜粒洋扁豆分等分级,随后进行蒸汽杀青,进冷库冷藏,在元旦、春节上市出售。
质量安全规定
启东洋扁豆的产品质量及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标准。
启东洋扁豆专用标志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实行公共标识与地域产品名称相结合的标注制度。启东洋扁豆专用标志的使用具体依据《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执行: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持有人“启东市高效设施农业协会”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启东洋扁豆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
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
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
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国家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启东洋扁豆补充介绍
启东洋扁豆
洋扁豆,学名利马豆,上海人俗称白扁豆,荚扁平呈刀形,每荚有籽2—3粒,白皮白肉(也有紫皮白肉),粒粗扁而质细腻,色清澈而味诱人,是农家普遍种植之菜蔬。
洋扁豆生长持续期较长,从“夏至”到”霜降”能连续不断地开花结果,可以不断地采摘食用。也可让其完全成熟,收获干扁豆。
洋扁豆富有营养,味美爽口,是人人喜爱的夏秋家常菜肴。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喜爱清淡可口之菜肴,洋扁豆身价倍增,扁豆炒酱瓜、扁豆茭白丁、扁豆炒茶干等等.成为宴客筵席上备受欢迎的冷盆。干扁豆去皮后食用,更有其独特的风味;还可以入药,有补血功能。
蔬菜
地域范围
启东洋扁豆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21°25′40″至121°54′30″,北纬31°41′06″至32°16′19″,覆盖启东市辖区内的汇龙、北新、王鲍、合作、吕四港、海复、南阳、惠萍、寅阳、东海、近海、启隆等12个镇(乡)全部陆地区域,年种植面积2000公顷,年总产30000t,年销售额1.2亿元左右。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启东洋扁豆扁平半圆,呈肾形,种皮绿白色,以种脐为中心密布放射状暗纹,豆瓣白色或淡绿色,清香。煮熟后种皮半透明,放射状纹更为明显,豆粒呈浅黄色或淡绿色,糯性微甜,豆香浓郁。2、内在品质指标:启东洋扁豆含有蛋白质7.5~9.5g/100g,碳水化合物17~25g/100g,脂肪0.5~0.85g/100g,钙46~90g/100g,铁5.7~40.5g/100g。3、安全要求:产品质量及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标准。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启东洋扁豆”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