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特产海安桑蚕茧介绍
海安桑蚕茧,江苏省海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海安桑蚕茧茧形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
2015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海安桑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海安桑蚕茧历史渊源
南唐时期,海安县就有载桑养蚕的文字记载。
1981年后,海安县委、县政府通过对棉、桑的经济效益对比分析,从部分地区宜桑不宜棉的实际出生,果断地提出了“缩棉扩桑”的号召。
海安桑蚕茧产品特点
海安桑蚕茧茧形匀整,茧层厚实、茧色洁白、茧衣蓬松、外观无污物。
海安桑蚕茧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毛茧出丝率(%)≥
33
解舒丝长(米)≥
710
清洁(分)≥
95.00
洁净(分)≥
92.00
万米吊糙(次)≤
4.0
海安桑蚕茧产地环境
海安桑蚕茧产自江苏省海安县,海安市是江积、河积、海积平原区,分别为古潟湖相沉积和黄泛冲积、海相沉积、长江冲积而成。地貌特征:地势低平,平原约占78.3%;水网密布,域内河道纵横、沟渠稠密、湖荡众多。海安地貌按成因、地理位置、成陆先后和地貌显示等可划分为里下河低浅洼圩田平原、长江三角洲微凹平原、三角洲平坦平原三个区域。域内各级河道、沟渠、池塘密布成水网,尤以西北部地区最为明显。
海安县地处中纬度黄海之滨,北亚热带的北侧,受季风气候影响,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春季(3~5月):天气多变,时晴时雨,乍暖乍寒,较不稳定。夏季(6~8月):天气炎热、降水集中,是台风、暴雨多发的季节。初夏,冷暖空气在江淮地区交会,海安出现连续阴雨、温度低、湿度大的梅雨天气;盛夏受暖湿气团控制,气温高,降水少,容易出现伏旱天气。秋季(9~11月):天气稳定,阳光充足,常出现秋高气爽的天气,少数年份会出现秋季连阴雨,对秋收不利。冬季(12月至翌年2月):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寒冷,空气干燥。常年主导风向东南风、东风,春夏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到风东风,冬季多西北风、北风、东北风,适宜种桑养蚕。
海安桑蚕茧产品荣誉
2015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海安桑蚕茧”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海安桑蚕茧地理标志
海安桑蚕茧产地范围为江苏省海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一、桑树栽培
桑树品种:选用育71-1、湖桑32号等鲁桑系桑树品种。
立地条件:土质砂壤土至粘壤土,土壤含盐量低于2‰,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值4.5至9.0。
栽植时间:冬栽或春栽。
栽植密度:栽植桑苗≤18000株/公顷。
树型:每株有效枝条≤10根。
施肥:每公顷每年施有机肥≥80吨。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二、桑蚕饲养
蚕品种:选用一化或二化性蚕种。
饲养时间:春蚕5月1日至6月10日、夏蚕7月1日至7月31日、秋蚕9月1日至11月15日。
桑叶条件:1龄饲育桑叶含水率为82%±1%;2龄饲育桑叶含水率为79%±1%;3龄饲育桑叶含水率为77%±1%;4龄饲育桑叶含水率为82%±1%;5龄饲育桑叶含水率为76%±1%。
小蚕饲育:1龄期饲育温度28.5℃±0.5℃,相对湿度95%±3%;2龄期饲育温度27.5℃±0.5℃,相对湿度90%±3%;3龄期饲育温度26.5℃±0.5℃,相对湿度85%±3%。
大蚕饲育:4龄期饲育温度25℃±0.5℃,相对湿度80%±3%;5龄期饲育温度24℃±0.5℃,相对湿度70%±3%。
上蔟:方格蔟自动上蔟。
采茧:熟蚕上蔟6至7天后开始采茧。
三、鲜茧干燥
烘干温度≤120℃,烘干时间≤2小时,烘干至含水率≤12%。
海安桑蚕茧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江苏省海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海安桑蚕茧的检测机构由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海安桑蚕茧补充介绍
海安桑蚕茧是江苏南通海安的特产。“海安桑蚕茧”质量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强的地域特色。
海安桑蚕茧
江苏省海安县现辖行政区域
《海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海安桑蚕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报告》,海政〔2014〕84号
江苏省地方标准:《海安桑蚕茧》(草案)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海安桑蚕茧”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