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特产高墟大米介绍
高墟大米,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沭阳县高墟镇是江苏省优质粳稻生产基地,有近千年水稻种植历史,该镇土质具备碱性米种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出产的大米色泽晶莹,外形美观,犹如珍珠。2015年试种成功的“高墟碱米”,蒸煮的米饭清香爽滑,口感香甜;米粥黏稠、软糯,米汤厚实青白,营养丰富。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高墟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高墟大米历史渊源
据《海州志》记载,北宋时,高墟农民就开始种植稻麦,到北宋中叶已实现稻麦两熟。
另据《沭阳县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墟镇不断增加投入,实施“旱改水”,改良土壤,推广优良品种和科学技术,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是沭阳县重要的产粮区。其中,20世纪70年代种植的粳稻“桂花黄”,曾闻名周边县市。
2015年,在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安全所研究员石志琦的指导下,“高墟碱米”试种成功。“高墟碱米”优选适宜品种,兼顾品质与抗性,注重食味,同时推行精准化种植,通过适期播种、精量稀播育壮秧、精细机插、群体定量调控等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既提高了“高墟碱米”的纯度,又提升了整体品质。
高墟大米历史文化
高墟镇悠久的稻米种植历史孕育了灿烂的米文化,“稻花香四邻,笑语迎客来”的美誉盛传,名扬八方。
清代小说家李汝珍于《镜花缘》第51回中,“走穷途孝女绝粮,得生路仙姑献稻”描写的就是高墟一带民众乐善好施,又以稻为“仙”物。
高墟大米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高墟大米”米粒饱满,呈椭圆形,半透明,有光泽,米饭蒸煮清香,色泽青白,入口爽滑,咀嚼香甜,柔韧筋糯,回味留香。
内在品质指标
“高墟大米”直链淀粉含量13.5~18.5%,胶稠度≧85。
高墟大米产地环境
高墟大米产地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全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年平均气温14.2℃,年平均日照时数2384.5小时,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6%,年平均降水量923.7毫米。当地的降雨主要集中在七八月份,为水稻成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水稻从8月底抽穗,10月底成熟。灌浆期间,正值秋高气爽,光照充足,温度适宜,昼夜温差8℃以上,有利于水稻灌浆,形成优质稻米。
高墟镇多年前曾为湖泊,水生物丰富,有机质丰富,干涸后土层深厚肥沃,以黏壤土为主,适宜优质大米的生长。经权威机构反复监测论证,高墟镇的土壤是天然的海淤土,呈弱碱性,有机质平均含量达19.97克/千克,速效钾含量为191.23毫克/千克,速效磷含量为13.9毫克/千克,全氮为1.4克/千克,均高于周边乡镇。
除了土壤好之外,高墟镇还有清洁丰富的水资源,保证了稻田灌溉,其境内古泊河、蔷薇河、黑龙河等主要河流穿境而过,其中古泊河、蔷薇河上游无工业企业,水质原生态、无污染。
高墟大米产品荣誉
2015年,“高墟碱米”在江苏省(上海)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会上荣获创新产品奖。
2016年12月,“高墟碱米”在南京举办的“寻找江苏最好吃的大米暨首届江苏百姓评米节”上荣获一等奖。
2017年1月,“高墟碱米”在首届“公正杯”江苏优质稻米暨品牌杂粮博览会上荣获江苏好大米、江苏好杂粮优质产品奖。
2017年12月,“高墟碱米”在第十二届上海优质大米精品杂粮及设备展览会上获得“金奖”。
2019年6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正式批准对“高墟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高墟大米地理标志
高墟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宿迁市沭阳县高墟镇所辖高墟居委会、邱谷村、刁夏村、三荡村、马沟村、穆庄村、龙河村、纲要村、古泊村、古莲村共计10个村(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8′14.7″~119°03′20.4″,北纬34°18′30.94″~34°24′22.75″。
特定生产方式
1、选用优良品种
“高墟大米”选用的主要原料品种为南粳、徐稻、连粳系列等品种,是经过国家审定的适宜高墟镇地域种植的系列品种,该系列品种是兼顾品质与抗性的优质食味水稻品种。
2、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主要包括精量稀播育壮秧、群体定量调控、精确定量施肥、节水保优浅湿灌溉等关键技术环节。
2.1、育秧。采用毯状暗化秧盘育秧。播前晒种一到两天,精选种子,浸种两到三天至露白。适宜播种期为5月中旬。
2.2、机插。地域内稻谷生产采用机插秧,确保秧苗栽插质量。缺株率超过2%以上时要及时进行人工补缺,以减少空穴率和提高均匀度,确保每亩2万穴左右,每穴3~4株。
2.3、水浆管理。水稻栽后深水护秧,浅水分蘖,中期晒田,后期干湿交替,间歇灌溉,收获前7天左右断水。
2.4、肥料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以有机肥为主,并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全面实行秸杆还田,每年每亩施用腐熟有机肥1000千克至1200千克,或有机含量≥30%的商品有机肥100千克至150千克。
2.5、病虫草害防治。根据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水稻病虫草害预测预报与防治意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及GB/T8321规定。
2.6、收获
黄熟期及时收获,及时晒干扬净。遇有连续阴雨天气,使用谷物烘干设备及时烘干。
2.7、在选用稻谷品种、栽培等环节,实行统一管理,并推行社会化农技服务,提高稻谷质量、品种纯度。推广对生产过程组织记录、监控,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8、大米加工
加工流程。稻谷经过初清除杂→清理(磁选)→去石→砻谷→谷糙分离→碾米→白米精选→色选→抛光→白米分级→定量→检验→包装入库。
质量安全规定
高墟大米产品质量及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关标准。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高墟大米”生产者,均可申请使用本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标注“高墟大米”及其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标牌、印刷等方法,但均需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用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高墟大米补充介绍
该乡粳稻面积5万亩,年产粳稻6500万斤可加工精制米5000万斤,可年销售优质精制龙珠系列米2000万公斤,米粒肥大饱满,晶莹剔透,圆润如珠,香滑爽口,畅销不衰,全乡现有精制米厂2个,中小型大米加工厂25个。1996年曾被淮阴市政府评定为市级优质米基地乡。万亩“富士”苹果荣获省优。全乡拥有10年生优质红富士苹果5000亩,年产鲜苹果1千万公斤,富士苹果着色浓红,香甜可口,含糖量高(17%)单果个大,曾荣获江苏省优质水果称号。产量逐年增加,且一直供不应求。(沭阳县)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高墟大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