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满族自治特产梅花鹿鹿茸介绍
梅花鹿茸是梅花鹿的幼角,是一种中药材。以其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的功效而著称。一般用于肾虚、阳痿、遗精等男性疾病。并且除了壮阳之效外,鹿茸对于人强壮身体、抵抗衰老有着奇特的作用,所以历来受到人们的欢迎,被称为自然界养生的又一珍宝。
梅花鹿茸药材介绍
又名黄毛茸、花茸,为梅花鹿的头茬二杠幼角,吉林双阳
为梅花鹿的故乡,双阳特产梅花鹿茸也是最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欢。是东北特产中最为著名的“东北三宝“之一。
梅花鹿茸功效
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治虚劳羸瘦,精神倦乏,眩晕,耳聋,目暗,腰膝酸痛,阳痿,滑精;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①《本经》:主漏下恶血,寒热惊痫,益气强志。
②《别录》:疗虚劳洒洒如疟,羸瘦,四肢酸疼,腰脊痛,小便利,泄精,溺血,破留血在腹,散石淋,痈肿,骨中热,疽痒(《本草经疏》云:”痒”应作”疡”)。
③《药性论》:主补男子腰肾虚冷,脚膝无力,梦交,精溢自出,女人崩中漏血,炙末空心温酒服方寸匕。又主赤白带下,入散用。
④《日华子本草》:补虚羸,壮筋骨,破瘀血,安胎下气,酥炙入用。
⑤《纲目》: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健筋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虚痢。
梅花鹿茸采收方法
茸的采收一般有两种方法:即锯茸和砍茸两种方法。
锯茸:雄鹿从第三年开始锯茸,每年可采收1~2次。每年采2次者,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天,习称"头茬茸",第二次约在立秋前后,习称"二茬茸"。每年采一次者,约在7月下旬。锯时将鹿用绳子拖离地面,迅速将茸锯下,伤口敷"七厘散"或"王真散",贴上油纸,放回鹿舍。锯下之茸,须立即加工。先洗去茸毛上不洁物,并挤去一部分血液,将锯口部用线绷紧,缝成网状,另在茸根钉上小钉,缠上麻绳,然后固定于架上,置沸水中反复烫3~4次,每次15~20秒钟,使茸内血液排出,至锯口处胃白沫,嗅之有蛋黄气味为止,全部过程约需2~3小时。然后晾干。次日再烫数次,风干或烤干。烤时悬在烘架上,以70~80℃之无烟炭火为宜,烤约2~3小时后,取出晾干再烤,反复烤2~3次,至茸皮半干时,再行风干及修整。
砍茸:此法现已少用,适用于生长6~10年的老鹿或病鹿、死鹿。老鹿一般在6~7月采收,先将鹿头砍下,再将鹿茸连脑盖骨锯下、刮除残肉、筋膜。绷紧脑皮,然后将鹿茸固定于架上,如上法反复用沸水烫,烫的时间较锯茸为长,约需6~8小时。烫后掀起脑皮,将脑骨浸煮一小时,彻底挖净筋肉,再用沸水烧烫脑皮至7~8成熟。再阴干及修整。
鹿茸是公鹿额部生长的未骨化的嫩角,具有多种药理功效,是一种名贵的中药,鹿科动物有多种,我国药典仅承认梅花鹿茸和马鹿茸两种,适时地采收鹿茸是养鹿场(户)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鹿生产中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介绍一下梅花鹿和马鹿的收茸技术。根据收茸的规格要求不同,采收的鹿茸有梅花的二杠茸、三权茸的砍头茸和锯茸,马鹿的三权茸、四权茸的砍头茸和锅茸。根据收茸时采用保定方法不同,可分为机械保定、药物保定(机械和药物相结合保定法实际应用较少)。
梅花鹿鹿茸补充介绍
鹿 茸
本品为精选长白同特产梅花鹿鹿茸“二杠”加工而成,可补肾阳,强筋骨,益精血,固卫任,主治阳痿遗精,宫冷下孕,神疲乏力,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崩漏带下。
鹿茸切片
本品为鹿科动物梅花鹿上等“二杠”切片,色彩鲜明,片面细腻,是一种名贵高档的保健进补佳品,对肾阳不足,0早泄,筋骨无力,腰膝酸软,妇女卫任虚寒、宫冷不孕,崩漏不止及小儿发育不良均有较好的疗效。
鹿 尾
鹿尾为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的干燥尾,是珍稀贵重中药材,可壮肾阳暖腰膝,强筋骨,益精血。用于0遗精,肾虚之腰膝冷痛,屈伸不利,妇女卫任不固,宫冷不孕,崩漏不止,四肢不温,头晕目眩,心悸耳鸣,男女性机能低下,脉微肢冷。
鹿 鞭
鹿鞭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干燥生殖器,名称“鹿肾”,本品富含荷尔蒙、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份,功可补肾阳、益精血、滋阴补髓、抗衰老、强体壮力。用于阳痿早泄、滑精盗汗、腰膝冷痛卫任不固、失调耳聋耳鸣、-减退、小便频数、四肢发冷。
生产厂家:中国辽宁—本溪龙宝集团参茸有限公司
厂 址:本溪小市滨河西路219号
邮 编:117100
电 话:0414-6821222
传 真:0414-6821806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梅花鹿鹿茸”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