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特产大通鸡腿葱介绍
大通鸡腿葱,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乱冲叠嶂,沟壑纵横,蜿蜒起伏,地形复杂多变,山区面积占96.5%,自然条件差异大,垂直分异变化明显。海拔2280米-4622米,相对高差2342米,土壤类型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适宜大通鸡腿葱的生长。大通鸡腿葱较其它葱大通鸡腿葱体型较小,葱体外皮呈紫红色,品质和口味独特,口味微辣馨香,叶色浓绿,洁白细腻,葱白甜脆肥嫩,葱汁浓,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大通鸡腿葱”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大通鸡腿葱历史渊源
大通鸡腿葱,葱头膨大,葱头上部弯曲,形状酷似一个倒放的鸡腿一样,又只分布于大通县境内,故此而得名。大通鸡腿葱历史悠久,从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彩陶,足以证明四、五千年前,先民们已经开始在大通县这片土地上生活。位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通县也成为当时引种“葱”最早的地方之一,经过该地农民近三千多年的种植,在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之下,不仅使该地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同时也逐步培育出形成了具有明显地方特性的大通鸡腿葱,并在大通县广泛种植。
民国八年(1919年),民国版《大通县志》中这样描述:“葱…,春初生而黄芽者,俗名杨角葱,以上共计药菜四种”,这里的“杨角葱”指的就是“大通鸡腿葱”。
2004年2月,大通葱经青海省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为“大通鸡腿葱”。
大通鸡腿葱产品特点
大通鸡腿葱较其它葱大通鸡腿葱体型较小,葱体外皮呈紫红色,品质和口味独特,口味微辣馨香,叶色浓绿,洁白细腻,葱白甜脆肥嫩,葱汁浓,口齿留香,回味无穷。
大通鸡腿葱产品内含有含有干物质含量为13.7%,其中可食用蛋白质占3.35%,Vc占23.95毫克/100克,总糖占5.23%,还含有维生素B、C,烟酸,钙,镁,铁等成分。
大通鸡腿葱产地环境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为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三面环山,东有马鞍山,西有娘娘山,北有大坂山,中间还有老爷山、牦牛山等。境内乱冲叠嶂,沟壑纵横,蜿蜒起伏,地形复杂多变,山区面积占96.5%,自然条件差异大,垂直分异变化明显。海拔2280米-4622米,相对高差2342米,土壤类型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适宜大通鸡腿葱的生长。
大通县年均水资源总量6.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3.7亿立方米,地下水3.1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1645立方米,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河流众多,县境河流属湟水支流北川水系,主要河流有北川河(古称苏木莲河)、宝库河、黑林河、东峡河等支流纵横交错,分布于全县境内,水质优良,适宜灌溉。黄河的三级支流北川河贯穿全县,在县境内长约42公里。为加强水资源保护,建立了宝库林场和东峡林场两个水源保护区。大通县是西宁市重要的水源供给地之一。
大通县全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为450-800毫米,年均气温5.5度,年内无霜期100-12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2600小时,气候特点是光资源丰富,日照时数长,太阳辐射强,降水差异大,夜雨多,强度小。热量水平低,冬季严寒干旱,夏季温凉短促,降雨集中。具有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优越条件,适宜于种植蔬菜。
大通鸡腿葱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大通鸡腿葱”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大通鸡腿葱地理标志
大通鸡腿葱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塔尔镇、逊让乡、极乐乡、城关镇、新庄镇、宝库乡、青林乡、长宁镇、多林镇、朔北乡、青山乡、景阳镇、东峡镇、良教乡、桦林乡、黄家寨镇、斜沟乡、向化乡、石山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1°51′00″-101°56′00″,北纬36°43′00″-37°23′00″。
特定生产方式
主要描述影响登记产品品质特色形成和保持的特定生产方式,如产地要求、品种范围、生产控制、产后处理等相关特殊性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大通鸡腿葱产地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产地应尽量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同时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2-3年没种过蒜类蔬菜的地块,土壤疏松,肥力好,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保水力强的肥沃土壤,沙壤土或壤土均可,土壤pH值在5.9-7.4。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品种为大通鸡腿葱优良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8079中的二级以上要求。严格实行种子处理对蔬菜种子进行筛选,剔除病子、霉子、瘪子、虫蛀等。种子用物理方法消毒,如热水烫种消毒,严禁使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可用各种植物或动物制剂、微生物活化剂、细菌接种等处理种子,以减少种子带病菌。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播种:8月中旬播种,每公顷用种量45-60千克(3-4千克/亩),干籽直播。条播,行距10-15厘米,沟深2-3厘米,播后覆土1.5厘米。
苗期管理:幼苗出土时浇一次水,土壤封冻前结合追肥浇一次水,并用马粪或麦草覆盖葱苗,确保幼苗安全越冬。竖年返青到3叶期浇水1-2次,随水每公顷施尿素75千克(5千克/亩)。
前茬选择:非葱韭类作物。
基肥:每公顷施优质腐熟农家肥60.00-75.00吨(4000-5000千克/亩),纯氮60.00-75.00千克(4.00-5.00千克/亩),纯磷67.5-90.00千克(4.50-6.00千克/亩),纯钾60.00-75.00千克(4-5千克/亩),草木灰6吨(400千克/亩),深翻、整平后待定植。使用的有机肥料应达到无害化卫生要求。
定植时间:5月中旬定植。
定植苗标准:株高30厘米,茎粗0.5-1厘米。
定植方法:行距50-60厘米,柱距3-5厘米,沟深10-15厘米定植,在葱心叶以下埋根。每亩栽植葱苗350千克。
定植后管理:缓苗后在6月中旬下旬,结合松土、除草,培土一次,并随浇水追施纯氮150千克/公顷(10千克/亩);7-8月结合松土、除草,进行第二次培土,并随浇水追施磷酸二铵225-300千克/公顷(15-20千克/亩)。每次培土至葱心为止。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施足优质腐熟农家肥,培育壮苗;起垄栽培,增强抗性;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
严格实行轮作制度,与非葱韭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
符合NY/T393中的规定。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采收前7天禁止用药。
产品收获: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株高75厘米以上,茎粗1.5-2厘米时为最佳收获期。或在地理越冬待来年春季葱返青后作为“羊角葱”收获出售。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在大通鸡腿葱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大通鸡腿葱生产过程及产品应符合以下规定:
NY/T393-2000农药使用准则
NY/T391-2000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394-2000肥料使用准则
NY/T744-2003葱蒜类蔬菜
标志使用规定
明确表述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标志使用:在包装上农产品地理标志明显,标清产品、品名、等级、重量(毛重、净重),并注明检验人员姓名或代号。
在大通鸡腿葱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大通鸡腿葱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大通县蔬菜技术推广中心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运输过程中,注意严防雨淋,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防发霉。
大通鸡腿葱补充介绍
大通鸡腿葱,葱头膨大,葱头上部弯曲,形状酷似一个倒放的鸡腿一样,又只分布于大通县境内,故此而得名。在1919年民国版《大通县志》中这样描述:“葱…,春初生而黄芽者,俗名杨角葱,以上共计药菜四种”,这里的“杨角葱”指的就是现在的“大通鸡腿葱”。大通鸡腿葱历史悠久,从大通县孙家寨出土的彩陶,足以证明四、五千年前,先民们已经开始在大通县这片土地上生活。位于“丝绸之路”沿线的大通县也成为当时引种“葱”最早的地方之一,经过本地农民近三千多年的种植,在精心选留与自然选择的结果之下,不仅使本地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种植和繁育经验,同时也逐步培育出形成了具有明显地方特性的大通鸡腿葱,并在大通县广泛种植。2004年2月经青海省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命名为“大通鸡腿葱”。
特征特性
株高78.0~92.3厘米,分蘖中等,叶细管状,绿色,叶长53.2~70.8厘米,叶横径长0.8~1.5厘米;叶面无腊粉;假茎横径1.5~2.0厘米,假茎扁圆筒形,长20.4—28.5厘米,基部膨大,稍有弯曲,形似鸡腿,成株叶数3~7枚。伞状花序,花瓣白色,雄蕊6枚,3长3短相间排列,雌蕊1枚。种子盾形,内侧有棱,种皮黑色,千粒重2.3~3.6克。单株采种1.6克。单株重58.5~80.8克。可食用部分含蛋白质3.31%,Vc23.95毫克/100克,可溶性糖7.87%。中晚熟品种。出苗至定植250~260天,全生育期400~410天。耐寒性强,较抗旱,耐贮藏。抗紫斑病,中抗霜霉病。
产量表现
在土壤条件好的水地种植,亩产量为3200~3500公斤;在山旱地种植亩产量2500~2800公斤。
栽培技术要点
喜质地疏松,肥力较好的中性土壤。亩施有机肥3~4立方米,纯氮10公斤,纯磷8.5公斤,纯钾19公斤,在生长中后期分二次追施纯氮6公斤。适宜播期8月中旬,播种量3~4公斤。翌年5月中旬进行定植。定植前,施有机肥耕翻、平作后起垄,高10~15厘米,行距50~60厘米,将葱苗分开摆靠在沟壁上,株距3~5厘米,后覆土。缓苗期忌在葱田中积水,缓苗后,及时松土、除草,浅培土一次。生长盛期结合浇水进行两次追肥,并进行培土,每次培土至葱心为止。
适宜种植区域
适宜青海省黄河、湟水流域水地及柴达木盆地种植。
大通鸡腿葱
地域范围
大通鸡腿葱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塔尔镇、逊让乡、极乐乡、城关镇、新庄镇、宝库乡、青林乡 、长宁镇、多林镇、朔北乡、青山乡、景阳镇、东峡镇、良教乡、桦林乡、黄家寨镇、斜沟乡、向化乡、石山乡,地理坐标为:北纬36°43′至37°23′,东经101°51′至101°56′,东西长95公里,南北宽85公里,幅员面积3090平方公里。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主要描述登记产品由于独特自然生态环境和特定生产方式等因素所形成的独特感官特征及独特的内在品质指标。同时明确表明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相关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注明遵照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编号与名称。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反映登记产品特有的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方面遵循的规定,主要包括:1.外在感官特征:较其它葱大通鸡腿葱体型较小,葱体外皮呈紫红色,品质和口味独特,口味微辣馨香,叶色浓绿,洁白细腻,葱白甜脆肥嫩,葱汁浓,口齿留香,回味无穷。2.内在品质指标: 大通鸡腿葱产品内含有含有干物质含量为 13.7%,其中可食用蛋白质占3.35%,Vc占23.95毫克/100克,总糖占5.23%,还含有维生素B、C,烟酸,钙,镁,铁等成分。3.安全要求:在大通鸡腿葱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大通鸡腿葱生产过程及产品应符合以下规定:NY/T393-2000农药使用准则,NY/T391-2000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4-2000肥料使用准则,NY/T744-2003葱蒜类蔬菜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大通鸡腿葱”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