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特产沂源全蝎介绍
沂源全蝎,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沂源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89天,平均日照时数2660.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20.8毫米,适宜养殖全蝎。沂源全蝎全身八爪,一对鳌钳,共十爪。最明显的特征是:两钳八足,色微红。沂源全蝎味辛、性平,蛋白质含量达37.7%左右,每千克全蝎粉含钙量为58毫克左右,每千克全蝎粉含锌量为555毫克左右,每100克全蝎粉含铁量为24毫克左右,另外还富含氨基酸及钾、钠等元素。
2009年05月2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沂源全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沂源全蝎历史渊源
沂源全蝎是沂源县固有野生品种。全蝎入药始见于《蜀本草》,已有1100年历史。
20世纪末,沂源县始人工养殖全蝎。
1985年,沂源县淄博沂蒙技术开发研究所创造出“塔式仿生快速养蝎技术”。
2008年以来,沂源县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以及人们的滥捕乱捉,野生蝎子的产量已有所下降。沂源县政府从保护自然环境着手,制定出了限制夏季繁殖期捕捉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
沂源全蝎产品特点
沂源全蝎全身八爪,一对鳌钳,共十爪。最明显的特征是:两钳八足,色微红。沂源全蝎味辛、性平,蛋白质含量达37.7%左右,每千克全蝎粉含钙量为58毫克左右,每千克全蝎粉含锌量为555毫克左右,每100克全蝎粉含铁量为24毫克左右,另外还富含氨基酸及钾、钠等元素。
全蝎也是一种食材,营养丰富,食之有防病治病、增强免疫力和抗衰老等功能。利用蝎子可加工烹调成上百种美味佳肴。如油炸全蝎、醉全蝎、蝎子滋补汤等以蝎子为原料制作的药膳食品,早已进了宾馆、饭店。全蝎具有强身健体、活血化瘀、安神等滋补功能。此外,全蝎还可制成滋补保健食品,如蝎精口服液、蝎精胶囊、蝎粉、中华蝎补膏、中华蝎酒等。
沂源全蝎产地环境
土壤地貌
沂源县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潮土三大类,地形复杂,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
水文情况
沂源县地势高,无客水过境。沂河、弥河、汶河均发源于境内,形成3条水系,以沂河水系最大。境内有大小河流1530条,其中沂河流经山东、江苏8县市,沂源境内全长84.6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8.1亿立方米,且水质好,pH在7.9-8.2之间,适于人畜饮用。县域内工业企业废水均达标排放。
气候情况
沂源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89天,平均日照时数2660.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20.8毫米。光能资源居山东省之首,光照百分率为全国之冠。
沂源全蝎产品荣誉
2009年05月2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沂源全蝎”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沂源全蝎地理标志
沂源全蝎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沂源县境内的南麻镇、土门镇、鲁村镇、徐家庄乡、大张庄镇、燕崖乡、中庄镇、西里镇、东里镇、张家坡镇、石桥乡、悦庄镇和三岔乡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7°54′-118°31′,北纬35°55′-36°23′。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沂源县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境内有名山头1983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合沂源全蝎生长。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沂源全蝎为野生品种,卵胎生。
(3)生产过程管理:沂源全蝎栖息鲁山等干燥地带,白天伏在石块等物下或土穴中,夜出觅食。主食昆虫、蜘蛛和多足纲动物。
(4)产品收获、屠宰、捕捞及产后处理的规定:一般在仲春至初秋捕捉。清明至谷雨前后捕捉的称“春蝎”,此时未进时,品质较佳。夏季产量较大,称“伏蝎”。因已进食,品质次之。
(5)生产记录要求:全蝎收购单位应建立健全进货、质量分级、产品质量检测、生产加工、销售等生产记录。记录应长期保存。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产品质量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标准的规定。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1)分级:按全蝎大小、质量进行分级。
(2)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11680和GB9687的规定。包装物使用无毒油墨印刷。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沂源全蝎’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3)标识: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标注沂源黑山羊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沂源全蝎”(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
(4)贮存:可冷藏保存或常温保存。
(5)运输: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车辆运输。
沂源全蝎补充介绍
全蝎学名全虫,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蝎目,全世界约有1000多种,在中国约有15种,其中分布最广的为东亚蚶蝎,沂蒙全蝎为东亚蚶蝎。全蝎是我国的名贵中药材,具有祛湿、通络、消炎、攻毒等功能,主治风湿、半身不遂、皮肤病、各类炎症、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
“蝎精口服液”、“全蝎液生胶囊”、“龙蝎酒”“沂蒙全蝎罐头”等沂源全蝎产品,有效地保持了鲜蝎的营养及医疗功能,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已获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南韩、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在国内外享有赞誉。
地域范围
沂源全蝎分布在山东省中部沂蒙山腹地的沂源县境内的南麻镇、土门镇、鲁村镇、徐家庄乡、大张庄镇、燕崖乡、中庄镇、西里镇、东里镇、张家坡镇、石桥乡、悦庄镇和三岔乡等13个乡镇,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地方,有“山东屋脊”之称。地理位置:地处东经117°54′-118°31′,北纬35°55′-36°23′。海拔400-700米。
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1)土壤地貌情况;土壤类型为棕壤、褐土、潮土三大类,地形复杂,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地貌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山、低山、丘陵和山前倾斜平地。
(2)水文情况:沂源县地势高,无客水过境。沂河、弥河、汶河均发源于境内,形成3条水系,以沂河水系最大。境内有大小河流1530条,其中沂河流经山东、江苏8县市,沂源境内全长84.6公里。全县水资源总量8.1亿立方米,且水质好,pH在7.9-8.2之间,适于人畜饮用。县域内工业企业废水均达标排放。
(3)气候情况:沂源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域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9℃,无霜期189天,平均日照时数2660.6小时,年平均降雨量720.8毫米。光能资源居全省之首,光照百分率为全国之冠。
(4)人文历史情况:沂源全蝎是沂源县固有野生品种。全蝎入药始见于《蜀本草》,已有1100年历史。由于沂源县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沂源全蝎生长繁殖,故沂源县全蝎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以及人们的滥捕乱捉,野生蝎子的产量已有所下降。县政府从保护自然环境着手,制定出了限制夏季繁殖期捕捉及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办法,已取得一些成效。现在,人工养蝎有着较好的发展前景。“蝎精口服液”、“全蝎液生胶囊”、“龙蝎酒”、“沂源全蝎罐头”等全蝎产品,有效地保持了鲜蝎的营养及医疗功能,填补了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已获国家专利,产品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区,享有赞誉。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沂源全蝎”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