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特产三尖杉介绍
三尖杉常绿乔木,高10~20m。树皮灰褐色至红褐色。小枝对生,冬芽顶生。叶螺旋状排成2列,线状披针形,微弯,下面气孔带白色。花单性异株;雄球花呈球形,具短柄,每个雄球花有6~16雄蕊 ,基部具1苞片;雌球花具长梗,生于枝下部叶腋,由九对交互对生的苞片组成,每苞有2直立胚球。种子绿色,核果状,内种皮坚硬
三尖杉科三尖杉,是亚热带特有植物,产于浙江、安徽南部、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区。在东部各省生于海拔200-1000米地带,在西南各省区分布较高,可达2700-3000米,生于阔叶树、针叶树混交林中
三尖杉具有驱虫,消积,抗癌的功能。用于咳嗽,食积,蛔虫、钩虫病。由于其叶、枝,种子及根等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可治疗癌症(主要用于提炼高三尖杉酯碱用于治疗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因而被过度利用,资源数量急剧减少,处于渐危状态。若不加以保护有可能进一步陷入濒危境地。
三尖杉形态特征
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褐色或红褐色,裂成片状脱落;枝条较细长,稍下垂;树冠广圆形。叶排成两列,披针状条形,通常微弯,长4-13(多为5-10)厘米,宽3.5-4.5毫米,上部渐窄,先端有渐尖的长尖头,基部楔形或宽楔形,上面深绿色,中脉隆起,下面气孔带白色,较绿色边带宽3-5倍,绿色中脉带明显或微明显。雄球花8-10聚生成头状,径约1厘米,总花梗粗,通常长6-8毫米,基部及总花梗上部有18-24枚苞片,每一雄球花有6-16枚雄蕊,花药3,花丝短;雌球花的胚珠3-8枚发育成种子,总梗长1.5-2厘米。种子椭圆状卵形或近圆球形,长约2.5厘米,假种皮成熟时紫色或红紫色,顶端有小尖头;子叶2枚,条形,长2.2-3.8厘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下面中脉隆起,无气孔线,上面有凹槽,内有一窄的白粉带;初生叶镰状条形,最初5-8片,形小,长4-8毫米,下面有白色气孔带。花期4月,种子8-10月成熟。
三尖杉经济价值
木材黄褐色,纹理细致,材质坚实,韧性强,有弹性,比重0.59-0.77。可供建筑、桥梁、舟车、农具、家具及器具等用材。叶、枝、种子、根可提取多种植物碱,对治疗淋巴肉瘤等有一定的疗效;种仁可榨油,供工业用。
三尖杉是重要药原植物,从植物体中提取的植物碱对于癌症治疗具有一定疗效。此外其木材坚实,有弹性,具有多种用途,种子榨油可供制皂及油漆,果实入药有润肺、止咳,消积之效,所以三尖杉是一种具有多种用途的重要野生经济植物,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
种子:甘、涩,平。润肺,消积,杀虫。用于蛔虫病,钩虫病,食积。
枝、叶:苦、涩,寒。抗癌。用于恶性肿瘤。
根皮:用于石淋。三尖杉总生物碱对淋巴肉瘤、肺癌等有较好的疗效。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淋巴肉瘤三尖杉注射剂按每天0.5毫克/公斤体重,分2次肌肉注射。1疗程15~20天,间隔1周。若白细胞政党可再用第2疗程。亦治肺癌、胃癌。白血病三尖杉酯碱0.15~0.3毫克/公斤体重,溶于10%葡萄糖注射液200~500毫升中,缓缓静脉滴注,每日1次。2~10天为1疗程,间歇7~14天,一般1~3个疗程(以后仍需间歇给予维护剂量)。总剂量可用至100~300毫克。缓解率86.2%。急慢性白血病均有效。
2.驱虫消积,用于肠虫疳积:蛔虫疳泻三尖杉种仁15克,使君子仁、大蒜各30克水煎,食前空腹服,至大便中虫留言簿肖失为止。铁虫疳积三类杉种仁炒熟日嚼服30克。亦治蛲虫、绦虫。
[药量]煎剂:15~30克(驱虫用种仁煎服,也可嚼服)。注射剂:三尖杉酯碱按0.15~0.3毫克/公斤本重计算。三尖杉溶液:肌注按每日0.2~0.5毫在/公手稿计算;溶于葡萄糖注射液可作静脉滴注。
1.三尖杉总生物碱0.05-2.0mg皮下注射,对小鼠肉瘤S180的平均抑制率为30%-60%;总碱肌内注射,局部产生疼痛感及硬结,影响疗效。三尖杉碱对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239mg/kg。
2.尖杉酯碱对小鼠:L1210细胞,于1.4×10(-6)mol/L的浓度,5分即可抑制蛋白质的合成,14C-亮氨酸掺入抑制率达34%,到半小时,掺入抑制率超过90%;三尖杉酯碱、高三尖杉酯碱对脑瘤22在抑制作用,并能明显延长L615小鼠生存时间;对小鼠白血病P388、L1210及Lewis肺癌也均有抑制作用。
3.三尖杉碱对戊巴比妥的中枢作用有加强作用。抗肿瘤机制:
(1)抑制肿瘤细胞生物大分子合成:四种榧碱对核素标记的氨基酸和3小时-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对细胞的掺入均产生抑制,药物对蛋白质和DNA的合成均有影响;以对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最快且强。
(2)细胞周期的影响:药物对肿瘤G1和G2期的蛋白质合成均有抑制作用,延缓其从G1向S以及G2向M期移行,即杀伤S期细胞,又杀伤部分G0细胞。1/3半数致死量剂量的粗榧碱、高粗榧碱和半合成的粗榧碱均使G1期的P388白血病细胞向S期移行受到延迟,而引起G1%增高,以及S%和G2+M%减少,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粗榧碱使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分化接近正常的单核细胞,并丧失增殖能力,粗榧碱有促进细胞分化作用。
【苗药】匪把揪:嫩枝或全株治内脏出血,抗癌《滇药录》。水杉树,黑肿磨:茎皮及嫩枝治恶性肿瘤,咳嗽《湘蓝考》。榧把揪,血粑木:嫩枝或全株主治内脏出血,抗癌《民族药志二》。
【瑶药】棵鹅:根、树皮、叶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桂药编》。
【侗药】通变岁:功用同瑶族《桂药编》。棵鹅:根、树皮、叶主治风湿《民族药志二》。
【畲药】狗尾松,桃松,尖松,野榧子,虎杉树,岩杉:根、茎、种子、叶用于蛔虫病,钩虫病,瘰疬,癌症《畲医药》。
【侗药】通变岁:根、树皮、叶主治跌打损伤《民族药志二》。
三尖杉碱类中以三尖杉碱(cephalotaxine)含量最高,约占总碱的一半,另外,含表三尖杉碱(epicephalotaxine)、乙酰三尖杉碱(acetyl-cephalotaxine)、去甲基三尖杉碱(demethyl-cephalotaxine)、4-羟基三尖杉碱(4-hydroxy-cephalotaxine)、11-羟基三尖杉碱(11-hydroxy-cephalotaxine)、三尖杉酮碱(cephalotaxinone)、去甲基三尖杉酮碱(demethylcephalotaxinone)、海南粗榧新碱(hainanensine)、桥氧三尖杉碱(drupacine)、三尖杉酯碱(harringtonine)、高三尖杉酯碱(homoharringtonine)、异三尖杉酮碱(isocephalotaxinone)、新三尖杉酯碱、脱水三尖杉酯碱等。高刺酮碱为有台湾三尖杉碱(wilsonine)、3-表台湾三尖杉碱(3-epwilsonine)、福建三尖杉碱(cephalofortuneine)、2-表福建三尖杉碱(2-epicephalofortuneine)、3-表西哈灭里辛碱(3-epischelham-mericine)、3-表西哈灭里碱B(3-epimethylschelhammericineB)和fortuneine等。从安徽产的本种弱碱部分得到2-O-乙基表福建三尖杉碱(2-O-ethylepicephalofortuneine)、2-O-乙基福建三尖杉碱(2-O-ethylcephalofortuneine)和西哈灭里辛碱B(taxodine,schelhammeraalkaloidB)。此外,尚含有红杉醇(sequoyitol)、D-l-O-甲基粘肌醇(D-l-O-methylmocoinositol)、海南粗榧内酯(hainanolide)、海南粗榧内酯醇(hainolidol)和柯伊利素(crysoeriol)。
三尖杉保护措施
三尖杉多混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保护各地现存的常绿阔叶林是保护三尖杉的关键措施。此外,在利用三尖杉资源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过度利用,应适当控制利用的频度与强度,以保护三尖杉自然更新的能力。有关的林业及利用资源的部门,应在采收利用野生资源的同时,注意进行人工育苗、引种,栽培等方面试验研究,逐步实现以人工栽培的三尖杉为主进行利用。
三尖杉补充介绍
三尖杉属灌木或乔木,成树高达12米,树皮灰色或灰褐色,呈薄片状脱落,叶线形或螺旋状排列,基部扭转成2列,两面中脉通常隆起,背面有2条白色气孔带。4月开花,次年10月成熟。种子核果状,陷扁,卵圆形、椭圆状卵形或例卵形。三尖杉属阳性树,较喜温暖,喜生于富含有机质土壤之内,抗虫害能力强,生长缓慢,但有较强的萌芽力,耐修剪,不耐移植,有一定耐寒力。
三尖杉树皮可全年采收,晒干可生用。秋季采摘种子,可生用或炒熟用。其木材优良,硬度大,真心性强,是制作家具和雕刻艺术的高级用材。树叶、树皮、树根可提取红杉醇,是癌症的克星;三尖杉酯碱对治疗食道癌、胃癌、直肠癌、肺癌、淋巴网状细胞癌、淋巴肉瘤以及杀灭幼稚白细胞疗效显著。目前,国际市场十分走俏,大力发展三尖杉利国利民大有可为。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三尖杉”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