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特产洛南核桃介绍
洛南核桃,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洛南核桃,历史悠久。据《洛南县志》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汉代。就为该地百姓辛勤种植。商洛核桃果实营养非常丰富。核桃仁含脂肪63%,最高达80%,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籽的1.6~3.4倍。油质纯净浓香,含胆固醇。含蛋白质17%~27%,碳水化合物10.7%,粗纤维5.8%,灰分1.5%,及钙、磷、镁、锰、铁、铬、碘等矿物质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E、尼克酸等。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洛南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洛南核桃历史渊源
洛南种植核桃,历史悠久。据《洛南县志》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汉代。该地就有百姓种植核桃。
唐代,核桃已是“果之甚者,莫如核桃”。
北宋,《本草衍义》中记有:“核桃风发,陕、洛之间甚多”。《直隶商州志》也有:“商洛果之最甚者,无如核桃”的记述。可见其历史之久远了。
1980年9月,全国干果考察团专家在商洛市洛南县古城镇蒋河村考察发现,一棵大核桃树树体高19.6米,胸径1.54米,树冠投影面积1.06亩,树龄约500岁。
洛南核桃产品特点
商洛核桃果实营养非常丰富。核桃仁含脂肪63%,最高达80%,为大豆的3.4倍,花生的16倍,油菜籽的1.6~3.4倍。油质纯净浓香,含胆固醇。含蛋白质17%~27%,碳水化合物10.7%,粗纤维5.8%,灰分1.5%,及钙、磷、镁、锰、铁、铬、碘等矿物质和胡萝卜素、维生素B、E、尼克酸等。1公斤核桃仁的营养价值,分别相当于9公斤牛奶、5公斤鸡蛋、4公斤牛肉。每200克核桃仁可产生1338千卡热量,比五谷杂粮所产生的热量大一倍多,比蔬菜大十倍,比猪牛羊鸡鸭鱼等每种肉类所产生的热能大4倍。
除生食外,还可制糕点、罐头、榨油、糖果、馅料等。还可用于烹调做菜,如“核桃鸡丁”、“核桃肉丁”,色味俱佳,甘香可口。
核桃油清香味美,亚油酸含量高,是高级食用油。由于是干性油,还可作高级油漆、清漆、肥皂、美术颜料、油墨的配剂和高级润滑油等。
核桃具有很高的药用和保健价值,唐代孟诜《食疗本草》中记述:食核桃仁可以开胃,通润血脉,使骨肉细腻。宋代刘翰《开宝本草》中记载:核桃仁“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水,去五痔”。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咳嗽,腰脚重疼,心痛疝痛,血痢肠风”等功效。中医认为核桃仁味甘,性温,具有敛肺、补肾的功能;青龙衣(外果皮)味苦涩,性平,有毒,具有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可治慢性气管炎,外用可治头癣、牛皮癣;分心木(核桃仁木质隔层)味苦,性温,具有补肾、涩精、止淋的作用,能治肾虚遗精、滑精、遗尿;其叶能医治象皮肿。民间常用核桃油治疗烧伤、烫伤,涂抹患处。
洛南核桃产地环境
洛南核桃产自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洛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秦岭嶂其北,山坡北陡南缓,在构造上属断块掀升的山地。蟒岭绕其南,向东南延伸,形成与商州市、丹凤县的分界岭,洛河与丹江水系的分水岭。境内最高点草链岭海拔2646米,最低点兰草河口海拔670米,相对高差最大值1976米。洛水从县境中部穿流而东,大小支流均以指状分布,北部由北向南,南部由南而北,次第皆注入洛河,构成山峰林立,河川交汇、丘陵起伏的山地地貌。
洛南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群山连绵,起伏悬殊,具有明显山区气候特征。季风影响明显。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为一年中干燥季节;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逐渐增多,如果伴有大风,土壤蒸发加剧,极易形成春旱,当寒潮入侵时,往往出现冻害;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气温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大的季节,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暴雨出现,有时伴有冰雹,有时还出现局部伏旱和夏旱;秋季气温速降,初期多有连阴雨,常常形成涝灾,末期偏少,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适宜种植核桃。
洛南核桃产品荣誉
1983年,洛南核桃获国家外经贸部优质产品荣誉证书。
1988年,洛南核桃获全国星火计划展览会铜奖。
2000年3月,洛南县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洛南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0年12月25日,被纳入2020年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洛南核桃地理标志
洛南核桃产地范围为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行政区内的城关街道办、四皓街道办、永丰镇、保安镇、洛源镇、石门镇、麻坪镇、石坡镇、巡检镇、寺耳镇、柏峪寺镇、景村镇、古城镇、三要镇、灵口镇、高耀镇。
产品名称
洛南核桃。
品种
晚实良种西洛1、2、3号和地方表现优良的核桃类型。
立地条件
平均海拔800至1200米。土壤以黄棕壤和褐土为主,pH值6.2至8.2呈中性至微碱性,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等于14.6克/千克。
栽培管理
苗木培育:嫁接繁殖。
定植:栽植密度为每0.067公顷(亩)≤10株。
水肥管理:
施肥:采收后至落叶前,结合土壤深翻,每株施基肥30至50千克;萌芽及果实膨大期,每株施速效肥1至3千克。
整形修剪:树体结构以主干疏层为主。方法以疏为主,适当短截。修剪时期为落叶后或萌芽前的一个半月,夏季适当补充修剪。
病虫害防治:农药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
果实采收:当青果皮由绿色变为黄绿色,约有1/4的青果皮自然开裂时开始采收。
产品质量特色
感官特征
项目
指标要求
果形
果实长圆形,缝合线紧密
色泽
呈黄棕色,果仁色白
风味口感
口感油香,无涩味
果实外观
果大、皮薄、大小均匀
理化特征
项目
指标要求
粗脂肪%
≥64.5
粗蛋白%
≥18.4
钙毫克/100克
≥158.2
铁毫克/100克
≥1.83
磷毫克/100克
≥308.3
硒微克/100克
≥7.05
质量安全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洛南核桃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洛南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洛南核桃的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洛南核桃补充介绍
洛南特产核桃个大、仁饱、皮薄、质优,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二十多年来,曾连续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等有关部门的表彰奖励。2000年3月又被国家林业局和中国经济林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核桃之乡”,在“1999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和历届杨凌农博会上备受客商欢迎。洛南核桃仁医用价值颇高,保健作用明显。具有“补气养血、补肾固精、温肺润肠、补脑益寿、通润血脉、生发养颜”之功效。长期食用,可以促进发育、健脑益智、增强记忆、提高免疫力,有明的防癌抗癌作用。洛南县素称“核桃之乡”,核桃的栽培历史已有两千多年。解放后,特别是1958年毛主席关于“商洛每户种一升核桃”的光辉批示发表后,核桃生产有了长足发展。近年来,该县一手抓科管,一手抓发展,使全县核桃生产迈进了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良种化栽植、科学化管理、产业化开发的轨道。至目前,全县核桃树总株数已达300万株,其中挂果树150多万株,常年产量300多万千克,最高年产500万千克.。
农业部颁布2011第1699号公告,对“洛南核桃”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洛南核桃”成为我县首个被国家实施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区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为因素,并以地域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地域范围
洛南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东段,商洛市东北部。地处东经109°44′10″-110°40′60″,北纬33°25′00″-34°25′58″,北与本省渭南市的潼关县、华阴市、华县相接,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两县接壤,南与本市的商州区、丹凤县相邻,西与本省西安市蓝田县毗邻,幅员面积2830.16平方公里,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核桃种植涉及全县25个乡镇,381个村民委员会,3027个村民小组。洛南核桃总生产面积1800公顷,年产量498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果大、皮薄、仁饱、果粒大小均匀,果面洁净,果实饱满,口感油香。 2、内在品质指标:洛南核桃富含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粗蛋白、粗脂肪等,其中钙含量高达790.96mg/kg,硒含量2.3×10-3mg/kg,铁含量57.52mg/kg,锌含量26.62mg/kg,蛋白含量15.89%,脂肪含量60.8g/100g,油酸含量15.36%,亚油酸含量66.24%。 3、安全要求:洛南核桃严格执行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洛南核桃”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