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特产云盖寺挂面介绍
云盖寺挂面,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云盖寺挂面,外观光滑、色泽自然、细长匀称、面条中空、细如发丝;煮熟后口感爽滑柔软,久煮不烂、不粘锅、不黏牙。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云盖寺挂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云盖寺挂面产品特点
云盖寺挂面,外观光滑、色泽自然、细长匀称、面条中空、细如发丝;煮熟后口感爽滑柔软,久煮不烂、不粘锅、不黏牙。
云盖寺挂面产品荣誉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云盖寺挂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云盖寺挂面地理标志
云盖寺挂面产地范围为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月河镇、木王镇、回龙镇、庙沟镇、永乐街道办等6镇办所辖行政区域。
一、产品名称
云盖寺挂面。
二、保护范围
以《镇安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划定云盖寺挂面保护范围的报告》镇政字〔2017〕78号划定的产地范围为准,包括:云盖寺镇、月河镇、木王镇、回龙镇、庙沟镇、永乐街道办共6个镇办。
三、生产加工管理
(一)主要原料
1.小麦粉:采用保护区内生产的强筋小麦加工的小麦粉,小麦粉面筋值为27%至30%。
2.生产加工用水:采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符合GB5749的规定。
(二)加工时间
加工时间限定为每年10月初到次年4月底。
(三)加工工艺流程
小麦粉→和面→盘条→抻大条→抻小条→上竿→发酵熟化→晒面→切面。
(四)加工要点
1.和面:将小麦粉、辅料和盐水按一定比例放入板栗桶内和面,搅拌时间20至40分钟,面质均匀为止,醒发20至30分钟。
2.盘条:将面团从板栗桶中取出,揉成方形,切条搓圆,放入板栗桶内,盖上薄膜,醒发50至70分钟。
3.抻大条:从板栗桶中取出盘条,在面板上搓成大条,并盘成单帽形,醒发7至10分钟。
4.抻小条:将盘好的大条搓成直径1cm左右圆条,盘入板栗桶中,盖上薄膜,醒发3.5至4.5小时。
5.上竿:将“趁竿”(一种抻长面条的工具)插在板栗桶边缘上,再将面杆(板栗木)插在“趁竿”上。取出板栗桶中盘好的小条绕在面杆上,边绕边抻,然后放入面槽内吊起,盖上草席醒发30至60分钟。
6.发酵熟化:将醒发后的面条取出扑粉,然后将面竿插入面桩上端孔内,将面下抻,边抻边扑粉,将面条抻至40cm至60cm,面条自然吊在面槽内,发汗1至2小时,面条自然抻长120cm至160cm。
7.晒面:将面槽内面条,提至面架,将面杆插入面架孔内,边插边抻,反复操作,抻长至350cm至550cm。自然晾晒2至3小时。
四、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外观光滑、色泽自然、细长匀称、面条中空、细如发丝;煮熟后口感爽滑柔软,久煮不烂、不粘锅、不黏牙。
2.理化指标:
项目
计量单位
指标
直径
mm
≤0.8
色泽
/
正常,均匀一致
外观
/
粗细均匀、光滑整齐、形态良好
烹调损失率
%
≤9.0
自然段条率
%
≤1.5
水分
%
≤14.0
盐分(以NaCl)
%
≤7.0
酸度
ml/10g
≤3.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云盖寺挂面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镇安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云盖寺挂面的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云盖寺挂面补充介绍
云盖寺挂面是陕西商洛镇安县的特产。云镇挂面产自陕西省镇安县云盖寺镇,是远近闻名的土特产。面条经过和面,发酵,搓条,盘条,上杆,发汗,扯面,晾晒等多道工艺纯手工制作。产出的面条最细的如发丝,粗的可达香签粗细,而且每根都是空心的。挂面因为经过发酵后制作,极易煮熟,沸水下锅三分钟既可熟透食用,因为面里加了盐,煮面的时候可以不用调味,所以有‘’挂面不调盐——有言(盐)在先‘’的说法。
云盖寺镇地处陕西镇安县,属于秦巴山区,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说法。耕地以山地为主,不适合大型耕作机器,粮食都是采用古老的耕作方法,不使用化肥农药,人工采收,粮食产量很低,在困难年代,挂面显得尤为珍贵。这门手艺也只为少数人掌握,在当地属于匠人中的一种。挂面因为经过发酵熟成,非常易于消化,煮食也极为方便,撒点葱花,加个鸡蛋就是完美的一餐,老幼皆宜,在当地是孕妇满月,老人生日送礼的必备佳品。近年来,当地政府发展古镇旅游业,作为土特产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云盖寺镇、月河镇、木王镇、回龙镇、庙沟镇、永乐街道办等6镇办所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云盖寺挂面”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