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特产中江挂面介绍
中江挂面,四川省中江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传承千年手工味道,被称为“餐桌上的非遗”。
中江挂面面条细如头发丝,洁白空心,久煮不糊,不粘牙,中江的“银丝挂面”,由于独特的工艺,符合营养科学的原料搭配,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2011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中江挂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1年4月28日,一批价值2万美元的中江挂面在德阳海关监管下顺利发运美国,标志着中江挂面直接出口实现零的突破。这批挂面将发运美国,进入洛杉矶的沃尔玛、家乐福、大华等商超售卖。
中江挂面历史溯源
中江挂面为手工制作,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独特。它的特点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其特别柔嫩易消化也缘于此。
民国二十年(1931年)版《中江县志》记载:“中江挂面,面细如丝,长八九尺,截两头,取中段,名曰腰面,又称银丝面,县城内外俱佳,河西谭家街尤盛。色白味甘,食之柔滑,细而中空,堪称洁、白、净、干、细五绝……”
相传孟邵奉命巡察台湾凯旋归来,乾隆皇帝亲自设宴为其接风洗尘。席间,内侍献上中江挂面。只见莹润洁净的玉碗中银丝盘叠。油光可鉴。嫩绿的菜叶,鲜红的樱桃强烈的吸引着在座官员们的视线。沁人心脾的芳香顿令众人酒意全无,油腻立消,神清气爽。不由发出阵阵赞叹之声。
中江挂面产品特点
中江挂面柔软、洁白、均匀光滑,细如银丝,每根面的直径只有0.75~1.25毫米。久煮不糊,不粘牙,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空心挂面”之说。因其工艺复杂,生产受气候限制,历代作为上贡珍品。
中江挂面的小麦粉是采用保护区内生产的强筋小麦加工的小麦粉,小麦粉面筋值为27%至30%。
对比各类优质专用小麦品质指标,可见中江挂面的选用的强筋小麦的抗延展阻力、拉伸性、拉力等均高于其他类型小麦。
中江挂面产地环境
中江县位于川中丘陵地带。地理坐标在东经104°26′~105°15′、北纬30°31′~31°17′之间。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一般在500-600米,中江处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等特点,降雨较丰沛而季节分配不均,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温自西向东随地势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年平均气温16.7℃。县境内主要有涪江水系和沱江水系,龙泉山脉为涪江与沱江水系的分水岭。中江挂面原料小麦粉是采用中江县内生产的强筋小麦。
中江挂面产品荣誉
2010年,中江挂面的制作工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1年11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中江挂面”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22年1月,入选2021四川十大美食地标,并进行公示。
中江挂面地理标志
中江挂面(中江手工挂面)产地范围为四川省中江县南华镇、杰兴镇、永太镇、通济镇、南山镇、集凤镇、双龙镇7个镇现辖行政区域。
中江挂面(中江手工挂面)质量技术要求
一、主要原料
小麦粉:采用保护区内生产的强筋小麦加工的小麦粉,小麦粉面筋值为27%至30%。
生产加工用水:采用保护区域范围内的地下水。
二、加工时间
加工时间限定为每年10月初到次年4月底。
三、加工工艺流程
小麦粉→和面→盘条→抻大条→抻小条→上竹→发酵熟化→晒面→切面。
四、加工要点
和面:将小麦粉、辅料和盐水按一定比例放入木桶内和面,搅拌时间20至40分钟,面质均匀为止,醒发20至30分钟。
盘条:将面团从木桶中取出,揉成方形,切条搓圆,放入木桶内,盖上薄膜,醒发50至70分钟。
抻大条:从木桶中取出盘条,在面板上搓成大条,并盘成单帽形,醒发7至10分钟。
抻小条:将盘好的大条搓成直径1厘米左右圆条,盘入木桶中,盖上薄膜,醒发3.5至4.5小时。
上竹:将“羊头”(一种抻长面条的工具)插在木桶边缘上,再将面竹插在“羊头”上。取木桶中盘好的小条绕在面竹上,边绕边抻,然后放入面槽内吊起,盖上草席醒发30至60分钟。
发酵熟化:将醒发后的面条取出扑粉,然后将面竹,插入面桩上端孔内,将面下抻,边抻边扑粉,将面条抻至40厘米至60厘米,面条自然吊在面槽内,发汗1至2小时,面条自然抻长120厘米至160厘米。
晒面:将面槽内面条,提至面架,将面竹插入面架孔内,边插边抻,反复操作,抻长至350厘米至550厘米。自然晾晒2至3小时。
五、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洁白、细如银丝,均匀光滑,体内有微孔。煮熟后柔软、久煮不糊,不粘牙。
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水分
≤13%~16.0%
盐分(以NaCl计)
≤10%~13.5%
直径
0.75毫米~1.25毫米
自然断条率
≤5.0%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中江挂面(中江手工挂面)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中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中江挂面(中江手工挂面)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2020年1月3日,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中江县合家粮油食品厂使用“中江挂面”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中江挂面补充介绍
在中江众多的土特产品中,有两个驰名省内外的名牌食品,这就是中江的"银丝挂面"和"八宝油糕"。由于独特的工艺,极佳的口感和风味,符合营养科学的原料搭配,自问世以来,数百年间,深受食者的欢迎,声名远播,销势不衰,可称得上是中江食品中的两朵奇葩。
中江挂面为手工制作,历史悠久,传统工艺独特。它的特点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其特别柔嫩易消化也缘于此。现在为增加其营养成份,在制作过程中又分别加以韭汁、菠菜汁、鸡蛋精、鸡蛋黄、朱神砂等制成蛋清面、蛋黄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中江挂面曾先后数次被省、地、市、县评为地方优质特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探亲访友、馈赠亲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中江八宝油糕是以精面粉、精油、蜂蜜为主要原料,掺入花生、蜜瓜泥、核桃仁、鸡蛋、鲜玫瑰泥、蜜樱桃、芝麻、白糖等,用手工制作的糕点佳品。因工艺特殊,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营养丰富,外酥内软,香甜可口,品质优良曾先后四次被省、地、市、县评为优质糖果,被誉中江食品中独具特色的传统营养食品。
八宝油糕的特点是油而不腻,酥而不涩,甜度适中,香味适宜,富营养,易消化,是很好的营养滋补佳品。八宝油糕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其在食品糕点中的独特地位已稳居珍品之列。影响远及省内外,也是馈赠亲朋的佳品之一。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中江挂面”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