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良特产六月鲜介绍
水盆羊肉是陕西省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陕菜系;该菜品源自于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朝邑镇(原同州府治朝邑县),以陕西省渭南市大荔、蒲城、澄城三县的水盆羊肉最为有名,其中尤以澄城的水盆羊肉最为地道,最为悠久,并于2016年1月入选陕西省第5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菜品以羊腩肉为主要食材。
水盆羊肉主要以渭北地区的尤为出名,最有名的属于蒲城县。其次有渭南市,澄城县,三原县等。 水盆羊肉是由商周时代的“羊臐”演变而来。秦汉时称为“羊肉臐”,唐宋时又叫“山煮羊”。
水盆羊肉菜品历史
《山家清供》一书中,记述了煮羊肉汤的技巧,指出:“羊作脔,置砂锅内,除葱椒外有一秘法,只用搥真杏仁数枚,活水煮之,至骨亦糜烂。”《宋书》中讲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南北朝时,战争不断,百姓遭殃,有个叫毛修之的人被俘,由于他有烹调手艺,向宋武帝献羊肉汤,味道鲜美,由俘虏变为太官令,以至后来高升至南郡公。经过隋唐、五代、宋元等朝代,各族人民迁移大交流,进入内地居住的多,原有的民俗“渐变旧俗”。
唐太宗李世民的母亲窦太后是鲜卑人,其皇后长孙氏也是鲜卑人。各民族间互相通婚,使饮食风俗也必然受到影响。关中地处中原腹地,与牧区比较接近,历史上是牛羊交易的理想市场。西安市东羊市、西羊市、牛市巷、骡马市等历史街名,都证明了水盆羊肉的形成和发展。
羊肉本属秋冬季节的温补食品,但精于烹制牛羊肉的陕西厨师,为适应人们的夏令需求,创制成水盆羊肉,因多在农历六月上市供应,人们号称“六月鲜”给以赞誉。明朝末年,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准备离开陕西前往攻打北京之际,关中的老百姓纷纷用水盆羊肉慰劳义军,义军将士受到鼓舞,一鼓作气攻入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统治。食用水盆羊肉时,最为地道的是配以大荔特色月牙烧饼两个,一个烧饼夹肉,另一个烧饼用来泡馍,佐以鲜大蒜或糖蒜,调味的油泼辣子则需用羊油泼就才行,则肉烂汤清,肥而不腻,清醇可口,别具风味。
水盆羊肉菜品特色
陕西人食用水盆羊肉时,多配用月牙烧饼同吃,佐以鲜大蒜、油泼辣子,开始第一个吃法是把羊肉和小菜加入月牙烧饼里边,第二个吃法是把月牙烧饼泡入汤中一碗连吃带喝,也可以吃一口馍喝口汤,最为地道的陕西省大荔县的水盆羊肉是用一种月牙烧饼搭配吃的,一碗羊肉配两个烧饼,把肥瘦相间的羊肉片夹在刚打出来的一个月牙烧饼中,另一个烧饼则泡入羊肉汤中。
水盆羊肉在大荔,蒲城,澄县等同州府故地就叫羊肉泡馍,西安的羊肉泡馍称为煮馍。大荔“水盆羊肉”的特点就是“汤清香、肉酥烂、饼焦黄”。配食的烧饼基本上是圆形和月牙形,都是用的渭北平原产的冬小麦粉,因为生长期长所以粉白劲道,打制出的烧饼香脆可口。
水盆羊肉制作方法
做法一
材料准备
羊肉500克
粉丝100g
葱适量
香菜适量
制作步骤
步骤
具体操作
步骤图
步骤1
葱切花,香菜切碎
步骤2
粉丝泡发
步骤3
羊肉放到锅中煮45分钟,只加入盐,其他配料先不放,然后切成薄片
步骤4
放入小碗中
步骤5
取一个大碗,扣在小碗上,然后翻转即可
步骤6
取出小碗
步骤7
把泡发好的粉丝放到碗中
步骤8
羊肉汤中加入五香粉、鸡精、大火烧开后浇入碗中,放入葱花、香菜,浇入辣椒油即可。
做法二
材料准备
主料:羊腩肉750克。
配料:香菜。
调料:盐、鸡精、料酒、葱、姜、胡椒粉、食用油。
制作步骤
步骤
具体操作
步骤1
将羊腩肉洗净,切成粗丝;
步骤2
坐锅点火倒入底油,油热后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后倒入开水,加盐、鸡精、料酒、胡椒粉调味,水烧开后先放入羊肉煮熟,,撒上葱丝和香菜叶即可出锅食用。
做法三
制法步骤
步骤
具体操作
步骤1
将羊肉洗净切成长10厘米、宽3.3厘米、厚0.7厘米的块,羊骨砸断铺在锅底,上面放上羊肉,加水至过肉,旺火烧沸,撇净血沫,将汤滗出不用。
步骤2
另加清水,用旺火烧沸,撇去浮沫。再加上适量清水,沸后再撇去浮沫,随后把羊油放入稍煮片刻,再撇去一次浮沫。
步骤3
将花椒、桂皮、陈皮、草果、良姜、白芒等用纱布包起成香料包,一同与姜片、葱段、精盐放入锅内,继续用旺火煮至羊肉八成熟时,加入红油。花椒水,煮约二小时左右即成。
步骤4
此时汤锅要始终保持滚沸,捞出煮熟的羊肉,顶丝切成薄片,放入碗内,撒上香菜末即成肉汤。可将辣椒油、大葱段装味碟,荷叶饼装大盘,一并随羊肉汤上桌。
步骤5
食用时放少许辣椒油,荷叶饼夹大葱段,可与羊肉汤同食。
制作要领
煮时锅内水保持微开,焖制时保持肉汤冒气泡。
六月鲜补充介绍
六月鲜又名水盆羊肉,是陕西地区著名的汉族传统小吃,以渭北地区的尤为出名。据传起源于明朝崇祯年间,慈禧太后赐名“美而美”,因在农历六月上市,故称。以鲜嫩、膘肥羊肉煮熟。肉烂汤清,肥而不腻,鲜嫩爽适,味美可口,佐以鲜大蒜、香菜、泡莱、白剂馍同食。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故称“六月鲜”。
烹制方法: 1.将羊肉剔骨,并将羊肉与骨分别洗净。
2.将羊肉放入锅内,加水烧沸,再将羊骨砸断放入,一同继续煮半小时,然后将羊肉捞出,切成小块。
3.将改刀的羊肉块,排放在原锅内,倒还煮羊肉的原汁,用大火烧沸后,投入桂皮等香料(布袋扎紧)、葱段、姜片、料酒,转中火煮约3 小时,加上盐调好口味,再用小火慢煮10 小时,撇清油沫,捞出肉放在案板上,切成块装碗。随即用原汤浇在肉块上,加味精少许即成。
工艺关键
1.羊肉宜选鲜嫩膘厚者,成菜始肥美可口。
2.小火慢煮时,火候要保持肉汤冒泡。
3.主料将煮好时,如汤汁仍多,不可大火冲沸收汁,可稍去掉一些。如汤汁少而过浓,则用适量原汤加少量开水及盐烧沸,浇在肉块上亦可。
风味特点
1.“六月鲜”又称“水盆羊肉”。据传是由1000 多年前的“羊羹”发展而来。因其在农历六月上市,故名“六月鲜”,乃甘肃传统名肴。
2.肉烂汤清,鲜嫩爽适,香味四溢,味美可口,如与烧饼同吃、并佐以青蒜、芜荽、泡菜,则风味尤美。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六月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