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丹特产碗托介绍
山西的传统面食小吃
碗团是流传千年位于山西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碗团、碗托子”。碗团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
食用时,浇上醋、蒜、秘制辣椒油,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碗团在柳林县一带非常有名气的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卖碗团的商贩的身影,许多游客在柳林县游玩时都会吃上一碗。碗团由石勒发明于西晋初年,可冷食或者热食。用荞麦仁加水渗透碾压,渐渐加水,掺成糊状,过滤去渣,稠度以挂勺为宜。而后将粉糊盛碗入笼,旺火蒸熟后晾凉,从碗中脱出成,故名碗砣。其色浅灰,食时切片,状若柳叶。调拌汤汁用盐、醋、油泼辣子、花椒粉、姜粉、蒜泥、香菜、芝麻等加水勾兑而成。荞面碗团在诸多的荞面食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筋软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厌,常吃常新。
碗坨制作方法二
碗坨食材
主料
荞麦面250g
辅料
蒜泥50g、酱油15g、醋30g、辣椒油10g、芥末糊15g、味精0.2g、精盐2g
碗坨步骤
1.用凉水把荞麦粉调成稀浆盛在大碗里,上笼蒸熟,晾凉。
2.把蒜泥,酱油,醋,辣椒油,芥末糊,味精同放在一个碗里调均匀。
3.把碗团用小刀削成面鱼儿,码在碗里,把调料浇在上面即可。
碗托补充介绍
碗托由精制荞麦制作成碗状,放入锅中蒸熟,然后取出等待凉了以后,切成片壮,可以炒热食用,但是如果凉吃以猪肝等为拌料后味道鲜美可口,很有韧性。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碗托”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