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特产寿阳小米介绍
寿阳小米,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寿阳种谷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当地农家种有“大白谷”、“铁索链”、“蛇谷”等10余个品种,又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育和引进十余个新品种,主栽“晋谷21号”,金黄透亮,圆润饱满,口感绵甜,粘糯爽口,清香四溢;蒸煮皆宜,酿酒清香。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寿阳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寿阳小米历史渊源
寿阳历史悠久,被国家命名为寿星文化之乡,中国寿文化研究基地。传说中寿星为乡民赠送谷种、寿星食粥、寿星食小米糖圆等民间故事很多。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祁寯藻陪同咸丰出游,一路热暑难耐,行路坎坷,来到寿阳神蝠山,顿觉清爽宜人,夜间祁大人吩咐当地乡民为皇帝煮粥消暑,材料用神蝠山黄龙泉水,寿阳小米、方山绿豆熬制。待将粥奉上咸丰皇帝,皇上只见米粒金黄透亮,绿豆晶莹鲜嫩,米汁清香可口,品尝之后,通体舒泰,脑清神爽,连声说:妙!妙!妙!遂赐诗一首。《祁乡贡米》:“溽暑出京下马头,神蝠夜宿松风留,粒粒珍珠黄金米,莹莹绿豆神仙粥。”并将寿阳小米定为《祁乡贡米》每年按数敬献清廷。
三代帝王师祁寯藻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回寿阳家乡探亲时,吃了亲友给他做的小米闷饭吟诗一首:《食乡米》“南方食稻北食谷,春谷作米炊易熟,色黄味甘得土气,梁曰芗萁胜麦菽。”指出寿阳小米主要销售区域和外在感官内在品质。
寿阳小米产品特点
寿阳小米,金黄透亮,圆润饱满,口感绵甜,粘糯爽口,清香四溢;蒸煮皆宜,酿酒清香。寿阳小米主要原料品种是晋谷21号,该品种单杆穗大,中晚熟,穗长34.6厘米。长立锤形,小穗较长,刺毛短,单穗重21.72克,千粒重3.54克。抗粟瘟病,对白发病免疫。晋谷21号系白谷黄米,其米黄度其它品种无法相比,煮粥粘碗挂锅,适口性好。
寿阳小米于2009年06月12日经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谱尼测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品质检测表明,寿阳小米内在品质均高于普通小米。
名称
寿阳小米品质检测结果
普通小米品质含量
寿阳小米高于普通小米含量
氢基酸
10.888克
10.4克
0.488克
维生素C
3.17毫克
比普通小米较高
蛋白质
10.3克
9克
1.3
给生素A
0.024毫克
比普通小米较高
能量
1519千焦
1498千焦
21千焦
总膳食纤维
2.53克
1.6克
0.93克
锌
25.9毫克
18.7毫克
7.2毫克
锰
9.12毫克
8.9毫克
0.22毫克
小米的食物功效,最早记载可追溯到汉代《神农本草经》,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粟米(即小米)性味:咸、微寒;无毒。主治:《名医别录》:养肾气、去脾胃之热,益气。陈小米: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孟诜曰:止痢、解丹石热。陈藏器曰:水煮服、除热、腹痛及鼻衄。研粉末和水搅滤汁服之可解诸毒,治霍乱及转筋入腹。陈士良曰:解小麦毒、清热。李时珍引《生生编》言:治反胃热痢。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寿阳小米产地环境
寿阳县属晋中盆地东北边缘的一个黄土丘陵山地,四周石山环绕,东北部偏高,西南部倾斜偏低,海拨平均1300米基本地形为丘陵山地,土壤以山地褐土,草甸土两种类型为主,其中褐土类是地带性土壤,分布于垣坪、丘陵、山区地形、海拨850-1760米,面积173.3万亩,占总土壤面积的96.8%。其分布规律是由高海拨到低海拨,分别为淋溶褐土、山地褐土、淡褐土性土、淡褐土。草甸土类在寿阳均为浅色草甸土,分布于主要河川的一级阶地及相当于一级阶地等地形部位,是受地下水影响的隐域性土壤,海拨810-1200米,面积为5.64万亩,占土壤面积的3.2%。土壤pH值为7.2—8.5,有机质含量加权平均值大于1.94%,全氮量大于0.089%,速效磷大于9.8ppm,速效钾大于100ppm,代换量10-13me/100克。有机质加权平均值大于1.29%,全氮量大于0.067%,速效钾大于95ppm。速效磷大于10.63ppm,耕种土壤肥力壮况为中等偏上水平,且土壤深厚,非常适宜谷子生长。
寿阳县各河流分属黄河流域和海河流域。东部土陉岭是两大流域的分水岭,岭西各河流走向是:西部、北部的河流由北向南和由西向东,东部河流由东向西流入白马河与南部由南向北流的各河流在寿阳县芦家庄汇合入潇河。而后经榆次、太原汇入汾河,岭东的各河流均是由北向南或由南向北的走向,在尹灵芝境内注入向阳河,流经阳泉进入河北省海河流域。汾河水系的主要河流有潇河、白马河、松塔河、人字河、龙门河、石门河、三岔河、龙泉河、木瓜河等;子牙河水系的河流主要有太平河、泉寺河、向阳河。主要河流总长度为154.5千米,全县水资源总量11928万立方米,河川经流量9578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为5280万立方米,地表水可利用量4833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2758万立方米,人均水资源361.5立方米。水资源较充足,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为灌溉谷子提供了有利条件。
寿阳县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7.6℃,一月份最冷为-8.5℃,7月份最热为21.6℃,年极端最高气温39.7℃,最低气温-29.4℃,冬寒干旱而漫长,夏短而凉爽,春秋不大明显,春季多风沙天气,夏季雨水主要集中在7、8、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为475.6毫米。全年日照数平均为2606.9小时,光照最多年份为3262.0小时(1965年),日照最少年份为2481.2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43天。年平均气压896.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1%,年平均蒸发量1716.9毫米。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谷子发育成长。
寿阳小米产品荣誉
寿阳小米获上海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安徽省名优产品奖、安徽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奖。
2005年,寿阳小米获第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
2006年,寿阳小米获第四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畅销产品奖。
2008年,寿阳小米通过国家QS认证。
2009年,寿阳小米申报国家有机食品认证。
2009年,寿阳小米通过山西海关出口商品注册登记和国家商检卫生注册登记。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寿阳小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寿阳小米地理标志
寿阳小米产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寿阳县地外山西省东部,大行山西麓,晋中腹地,潇河中上游。东与阳泉市、平定县、昔阳县相邻,南与和顺田比连,西与太原、榆次相连,北与盂县、阳曲县相依。地域保护范围为寿阳尹灵芝镇、朝阳镇、马首乡、景尚乡、上湖乡、羊头崖乡、西洛镇、松塔镇一带山区8个乡镇104个自然村,东至景尚乡浮化山、西至上湖乡南头村、北至尹灵芝镇界牌山,南至羊头崖乡鸭子岭。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46′-113°28′,北纬37°32′-38°05′。
(1)产地选择:产地环境符合《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NT/1391-2000),远离工业等污染区15公里。土壤选择褐土和草甸土。环境空气质量应附合CB3095-1996《环境深气质量标准》规定的二级标准。产区交通便利,田间道路通顺,一般农机具出入方便。
(2)品种选择:品种以晋谷21号、晋谷29号为主,种子符合GB44041-1966《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发芽率不低于90%,纯度不低于94%,净度不低于96%,水份不高于14%,播放一周,选晴天净种子推放于适合凉晒的地方,厚度2—3公分,翻晒2—3天,亦可在播种前3-5天将谷种放在10%的盐水冲泡10—15分钟,捞出漂在水面上的秕谷和杂物,在将种子用清水洗2-3次,晾干备用或播前用660%的瑞毒霉拌种,150克/亩,防虫害。
(3)生产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国家NY/15117-2002无公害农产品标准。
适期播种:般气温稳定在17℃,10厘米地温稳定在14℃,约4月下旬最为适期。采用条播、亩播量0.5-0.8千克,播深3-4厘米,中产田亩留苗2.5-3万株,粱坡地亩留苗2万株。
平衡施肥:中产田亩施农家肥2500-4000千克碳铵过磷酸钙各40千克。施足底肥后不需追肥。
间苗:“谷间寸、顶上粪”谷子长至3-5叶时间苗最宜。
中耕除草:结合定苗时进行,中耕浅培土,孕穗期锄草高培土,深度5厘米左右。
病虫害防治:谷子主要病害为白发病。用瑞毒霉拌种,虫害主要是白僵虫,8月上旬用蔬清0.3克/轩喷雾、安全间隔期20天。
(4)收获:谷子在腊熟末期或晚熟初期子粒变硬,成熟“断青”时及时收获,脱粒、晾晒、入库。
(5)生产记录要求:详细记录各个生产阶段日期,特别要对投入品名称、用量、登记号要重点记录。
产品加工记录要求:记录加工时间、负责人、数量、工艺流程、产品等级、自检结果、产品包装名称、规格、贴标人、成品入库数量、时间等详细记录。
寿阳小米补充介绍
寿阳种谷子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当地农家种有“大白谷”、“铁索链”、“蛇谷”等10余个品种。近年又采用了新的科学技术,培育和引进十余个新品种。目前全县种植的谷子达30余个品种。种植面积16000公顷,总产达4万吨。
清朝年间,官居皇廷相国、军机大臣的寿阳籍三代帝王师祁寯藻陪同咸丰皇帝出游,一路热暑难耐,行路坎坷。来到寿阳神蝠山,顿觉清爽宜人,夜间,祁大人吩咐当地乡民为皇上煮粥消暑,材料用神蝠山黄龙泉水、寿阳小米、方山绿豆熬制。待将粥奉上咸丰皇帝,皇上只见米粒金黄透亮,绿豆晶莹鲜嫩,米汁清香可口,品尝之后,通体舒畅,脑清神爽,连声说:妙!妙!妙!遂赐诗一首。并将寿阳小米定为“祁乡贡米”,每年敬献皇宫。近几年来,我公司小米进入北京市场后,北京人赞誉:“晨亿牌小米煮粥,熟前满屋飘香,熟后粘碗挂锅,上面漂油,品之滑腻味甘,舒心润腹,余香不绝,老少皆喜。实乃昔日皇宫贡品,今朝桌上佳肴。”
寿阳土地广阔,气候适宜,素有“寿阳种谷,十年九得”之说。我公司种植基地位于山西省东部,太行山西麓,晋中腹地,潇河中上游,平均海拔1300米的丘陵山区。地上、地下水资源比较充足。年平均温度7.6℃,年日照数平均为2606.9小时,光照最多年份为3262.0小时,年平均无霜期为143天,昼夜温差大,日光照射强,非常适宜谷子生长。而且基地周围15公里内无任何工矿污染。由于上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所以生产的寿阳小米金黄透亮,圆润饱满,口感绵甜,粘糯爽口,清香四溢,蒸煮皆宜。
寿阳小米脂肪含量高达3.22%,可溶性糖类的含量达1.5%,蛋白质含量也高于其它产地,寿阳小米由于营养价值高,深受当地群众欢迎。这几年除自食外,每年还出售2250万公斤,主要销往阳泉、太原、石家庄等地。
地域范围
寿阳小米产于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寿阳县地外山西省东部,大行山西麓,晋中腹地,潇河中上游。东与阳泉市、平定县、昔阳县相邻,南与和顺田比连,西与太原、榆次相连,北与盂县、阳曲县相依。地域保护范围为寿阳尹灵芝镇、朝阳镇、马首乡、景尚乡、上湖乡、羊头崖乡、西洛镇、松塔镇一带山区8个乡镇104个自然村,东至景尚乡浮化山、西至上湖乡南头村、北至尹灵芝镇界牌山,南至羊头崖乡鸭子岭。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2°46′-113°28′,北纬37°32′-38°05′。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寿阳小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