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邑特产出阝江青梅酒介绍
出阝江青梅酒,四川省大邑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青梅酒系大邑县地标产品之一。用出江青梅生产出来的青梅酒既是果酒也是一款地地道道的保健酒,具有味香纯正,酸甜爽口,生津止渴,健脾开胃的功效。出阝江青梅酒以大邑西岭雪山青梅果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科技,经特殊的工艺酿制而成,为无色素、无香精、醇天然美酒。
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出阝江青梅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出阝江青梅酒历史渊源
早在7000年前的磁山文化时期,原始人把采集到的山野果品堆集起来,天然发酵,久而成酒。最早的青梅酒就是这样酿成的,中国最古老的酒种。
大邑县出阝江镇利用青梅酿造青梅酒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素有“中国红梅之乡”的美称,家家户户均有种植红梅的传统。然而,长期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链,没有大型的红梅加工厂,一直是大邑县红梅产业发展的一大隐痛。
2009年底,“中国西部首届果酒论坛”在成都举行。
2010年初,投资5.43亿元的大邑县4000亩“中国·西部大自然梅花产业园”奠基。
出阝江青梅酒产品特点
用出阝江青梅生产出来的青梅酒既是果酒也是一款地地道道的保健酒,具有味香纯正,酸甜爽口,具有生津止渴、健脾开胃的功效。该酒以西岭雪山清澈的山泉、无公害新鲜青梅果为原料,利用现代的生物技术,经特殊的工艺酿制而成,为无色素、无香精、纯天然美酒。出阝江青梅酒酒体晶亮,色泽通透,蕴藏着清雅的梅子香气,酸甜适口,柔和顺畅,回味有天然的杏仁味,具有古典和现代相结合的品味风格。
青梅作为地方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当地老百姓十分依赖的经济作物,出阝江青梅酒具有消除疲劳,改善人体碱性体质,灭杀人体细菌的作用。青梅富含人体必须的16种氨基酸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含Vb高达5.6毫克/100克,为其它水果的数百倍,而且Vb2处于很稳定的高酸性环境中,这是青梅最突出的优势,品质优于其他产区。
出阝江青梅酒产地环境
大邑县地处成都平原西部,是成都平原经济圈由平原地区向山区过渡的纽带,幅员面积1284平方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依次形成山地、丘陵、平原三大地形区,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从海拔475米的平原到海拔800多米的丘陵再到海拔5364米的雪山,是一条重要的山水、田园生态廊道。
大邑县山区、丘陵和平原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60.5%、16.7%、22.8%。邛崃山脉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入境,贯穿县西、北山丘地区。西北最高处为西岭镇境内的苗基岭,海拔5364米,为成都市第一峰;东南最低处为韩场镇境内的杨祠堂,海拔475米。县境内地层除缺失下古生界和石炭系外,从元古界到新生界,均有出露。县境内的地质构造,是龙门山大地构造的一部分,前人称的彭灌大断裂在县境内则沿天车坡至西岭至唐王坝西一线通过。以此线为界,西侧山区是前龙门山推覆体前缘部分,东侧则是上扬子地台西缘,沿彭灌大断裂向西俯冲,并有白垩系及其以上地层沉积的前陆盆地。
大邑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6.1℃,年平均无霜期284天,年均总降水量为1095.5毫米,年均日照1076.5小时,年均相对湿度83%。受地势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气温逐渐降低,降水量逐渐增多,日照逐渐减少,无霜期逐渐缩短,形成多种多样的气候区。
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适宜的气候和降雨,广阔的山地面积,为青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自然基础,也为出阝江青梅酒的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理想的酿造环境。
出阝江青梅酒产品荣誉
2001年,出阝江青梅酒加入中国酿酒协会会员。
2004年,出阝江青梅酒获中国品牌文化促进会授予中华文化名酒称号。
2012年,出阝江青梅酒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四川名牌产品称号。
2012年,出阝江青梅酒“新鲜全果酿造工艺”获得青梅酒类唯一国家发明专利。
2013年12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出阝江青梅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出阝江青梅酒地理标志
出阝江青梅酒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大邑县出阝江镇、晋原镇、悦来镇、苏家镇、斜源镇、西岭镇、花水湾镇、鹤鸣乡共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原料要求
1.青梅:选用出阝江本地种植的新鲜青梅。
2.配料:白砂糖、食用盐,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菌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酿造用水:产地范围内的深井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规定。
二、工艺要求
1.工艺流程:鲜青梅→清洗→入池→盐渍→脱盐→糖渍发酵→果液分离→接种发酵→过滤陈酿→调配→杀菌→冷藏→除菌澄清过滤→灌装。
2.关键控制环节:
(1)原料:采用当地青梅,收购24小时内必需进行加工处理。
(2)盐渍:根据鲜果成熟度在2%至10%食盐水中放入洗净的鲜青梅果,盐渍2至24小时。
(3)脱盐:去除盐渍水,加入清水浸泡漂洗6小时至12小时脱盐,此间漂洗4至6次至青梅果盐度适宜。
(4)糖渍发酵:将脱盐沥干水分后的青梅果放入发酵罐内,一层青梅果一层糖;果糖比1:0.5至1,糖渍发酵8至20天。
(5)发酵:糖渍发酵后,加入酿酒酵母,发酵25至35天。
(6)过滤陈酿:接种发酵后经过滤,移入陶坛内陈酿60天以上。
(7)调配:陈酿后的原酒,进行风味调配。
(8)杀菌:调配后进行瞬时杀菌。
(9)冷藏:杀菌后,进行冷藏,温度5℃至0℃。
(10)除菌澄清过滤:将冷藏后的青梅酒进行二次过滤除菌澄清。
(11)灌装:将除菌澄清后的青梅酒进行灌装。
三、质量特征
1.感官特色:
项目
要求
外观
澄清、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装瓶一年以上的产品允许有少量沉淀)
色泽
半甜、甜酒
黄色、金黄色
香气
具有青梅清新的果香和谐调的酒香
滋味
半甜、甜酒
纯净爽口、醇厚、酸甜协调、无异味
风格
具有本产品类型的固有风格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酒精度(20℃),(%vol)
(6.0—16.0)±1°
总糖(以葡萄糖计),(克/升)
干酒≤
4.0
半干酒
4.1—12.0
半甜酒
12.1—50.0
甜酒≥
50.0
滴定酸(以柠檬酸计),(克/升)
4.0—15.0
挥发酸(以乙酸计),(克/升)≤
1.2
干浸出物,(克/升)≥
8.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原料和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出阝江青梅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大邑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出阝江青梅酒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出阝江青梅酒补充介绍
出阝 1梅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要求
1. 青梅:选用出阝 江本地种植的新鲜青梅。
2. 配料:白砂糖、食用盐,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 菌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 酿造用水:产地范围内的深井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相关规定。
二、工艺要求
1. 工艺流程:鲜青梅→清洗→入池→盐渍→脱盐→糖渍发酵→果液分离→接种发酵→过滤陈酿→调配→杀菌→冷藏→除菌澄清过滤→灌装。
2. 关键控制环节: (1)原料:采用当地青梅,收购24小时内必需进行加工处理。
(2)盐渍:根据鲜果成熟度在2%至10%食盐水中放入洗净的鲜青梅果,盐渍2至24小时。
(3)脱盐:去除盐渍水,加入清水浸泡漂洗6小时至12小时脱盐,此间漂洗4至6次至青梅果盐度适宜。
(4)糖渍发酵:将脱盐沥干水分后的青梅果放入发酵罐内,一层青梅果一层糖;果糖比1:0.5至1,糖渍发酵8至20天。
(5)发酵:糖渍发酵后,加入酿酒酵母,发酵25至35天。
(6)过滤陈酿:接种发酵后经过滤,移入陶坛内陈酿60天以上。
(7)调配:陈酿后的原酒,进行风味调配。
(8)杀菌:调配后进行瞬时杀菌。
(9)冷藏:杀菌后,进行冷藏,温度5℃至0℃。
(10)除菌澄清过滤:将冷藏后的青梅酒进行二次过滤除菌澄清。
(11)灌装:将除菌澄清后的青梅酒进行灌装。
三、质量特征
1. 感官特色: 项 目
要 求
外 观
澄清、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装瓶一年以上的产品允许有少量沉淀)
色泽
半甜、甜酒
黄色、金黄色
香气
具有青梅清新的果香和谐调的酒香
滋味
半甜、甜酒
纯净爽口、醇厚、酸甜协调、无异味
风格
具有本产品类型的固有风格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酒精度(20℃),(%vol)
(6.0~16.0)±1°
总糖(以葡萄糖计),(g/L)
干酒 ≤
4.0
半干酒
4.1~12.0
半甜酒
12.1~50.0
甜 酒 ≥
50.0
滴定酸(以柠檬酸计),(g/L)
4.0~15.0
挥发酸(以乙酸计),(g/L) ≤
1.2
干浸出物,(g/L) ≥
8.0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原料和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出阝1梅酒
四川省大邑县出阝江镇、晋原镇、悦来镇、苏家镇、斜源镇、西岭镇、花水湾镇、鹤鸣乡共8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大邑县人民政府关于划定出阝1梅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的函》,大邑府函〔2013〕63号
四川梅鹤山庄酒业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77120535-4.01-2008《出阝1梅酒》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出阝江青梅酒”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