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特产

成都麻羊

成都麻羊特产照片

大邑特产成都麻羊介绍

牛科羊属动物

麻羊产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是南方亚热带湿润山地陵丘补饲山羊,属于肉乳兼用型。成都麻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湿热、耐粗放饲养、遗传性能稳定等特性,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及板皮面积大、为显著特点。

成都麻羊分布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引入到河南、湖南等省。是南方亚热带湿润山地陵丘补饲山羊,为肉乳兼用型。成都麻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湿热、耐粗放饲养、遗传性能稳定等特性,尤以肉质细嫩、无膻味及板皮面积大、质地优为显著特点。

麻羊外形特征

麻羊的头中等大小,两耳侧伸,额宽而微突,鼻梁平直,颈长短适中,背腰宽平,屁部倾斜,四肢粗壮,蹄质坚实呈坚实。体格较小、被毛深褐、腹下浅褐色,两颊各具一浅灰色条纹。具黑色背脊线。肩部亦具黑纹沿肩胛两侧下伸。四肢及腹部毛长。

麻羊中,公、母羊大多数有角,少数无角,公羊角粗大,向后方弯曲并略向两侧扭转,母羊角较短小,多呈镰刀状。公羊及大多数母羊下颌有髯,部分羊颈下有肉垂。公羊前躯发达,体形呈长方型,体态雄壮;母羊后躯深广,背腰平直,尻部略斜。四肢粗壮,蹄黑色、坚实。乳房呈球形,体型较清秀,略呈楔型。成都麻羊全身毛被呈棕黄色,色泽光亮,为短毛型。单根纤维颜色可分成三段,毛尖为黑色,中段为棕黄色,下段为黑灰色,各段毛色所占比例和颜色深浅在个体之间和体躯不同部位略有差异。整个毛被有棕黄而带黑麻的感觉,故称麻羊。毛色一般腹部比体躯较浅。在体躯上还有两处异色毛带,一处从角基部中点至颈背,背线延伸至尾根有一条纯黑毛带;沿两侧肩胛经前肢至蹄冠节又有一条纯黑色毛带,两条黑色毛带在鬐甲部交叉,构成明显的十字型。十字型的宽窄和完整程度因性别和个体而异。黑色毛带,公羊较宽,母羊较窄。从角基部前缘,经内眼角沿鼻梁两侧,至口角各有一条纺锤形浅黄色毛带,形似画眉鸟。成年个体体高0.59~0.68米,体长0.63~0.65米,胸围0.70~0.81米、体重29~39千克。屠宰率为46.9~51.4%。麻羊的板皮致密、张幅大、弹性好、板皮薄。

麻羊主要价值

黔北麻羊是贵州三大优良地方山羊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发育快、体型大、性成熟早、繁殖率高、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合群性好、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顺、肉质香嫩鲜美、无膻味和皮张品质好等特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成都麻羊皮板组织致密,乳头层占全皮厚度一半以上,网状层纤维粗壮。加工成的皮革弹性好、强度大、质地柔软、耐磨损。

麻羊栖息环境

麻羊产于四川成都平原。产区气候温和,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6℃(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6.2℃),年降水量为900~1010毫米,雨季在7~9月份。春季多阴雨,冬季多雾。平均相对湿度为82~88%,无霜期为281~339天。素有川西粮仓之称,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甘薯、豆类及油菜、棉花、花生等。此外,还有苕子、紫云英、蚕豆等,既可用于绿肥,也可用作青绿饲料。

麻羊保护现状

1.种群减少,数量下滑由于退耕还林、城乡一体化建设、地质灾害、农民养羊积极性下降等因素,2013年底统计,成都市存栏成都麻羊仅7.8万余只,存栏能繁母羊2.3万只。

2.成都麻羊饲养面受到挤压一方面养羊户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引进波尔山羊、南江黄羊、简州大耳羊、金堂黑山羊等;另一方面业主通过土地流转、山林租赁等方式大规模发展种植业和乡村旅游业,直接延伸到成都麻羊饲养区域,仅大邑麻羊保种基地就已由过去的10个乡(镇)减少至2~3个乡(镇)。

3.成都麻羊品质出现退化大部养羊户还保持原始、粗放的饲养方式,麻羊营养不均衡、饲料转化率低,不适应现代养羊业发展的需要,加之养羊户不注重选种选配,近亲繁殖,导致成都麻羊个体变小,体质下降,品质退化。

成都麻羊补充介绍

  成都麻羊分布于四川成都平原及其附近丘陵地区,目前引入到河南、湖南等省。是南方亚热带湿润山地陵丘补饲山羊,为肉乳兼用型。成都麻羊具有生长发育快、早熟、繁殖力高、适应性强、耐湿热、耐粗放饲养、遗传性能稳定等特性,尤以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膻味及板皮面积大、质地优为显著特点。

  成都麻羊产于四川成都平原。产区气候温和,温差小,年平均气温为16℃(最高气温为36℃,最低气温为-6.2℃),年降水量为900~1010毫米,雨季在7~9月份。春季多阴雨,冬季多雾。平均相对湿度为82~88%,无霜期为281~339天。产区素有川西粮仓之称,作物有水稻、大麦、小麦、玉米、甘薯、豆类及油菜、棉花、花生等。此外,还有苕子、紫云英、蚕豆等,既可用于绿肥,也可用作青绿饲料。灌木丛及杂草种类繁多,大多可被山羊采食利用,产区农副产品丰富,天然草场青草生长季节长,为山羊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地理分布 成都麻羊分布于成都平原附近的丘陵地区。成都市的双流、金堂两县和龙泉区,温江地区的彭县、灌县、崇庆、大邑、邛崃等县。

  品种特征 成都麻羊头中等大,两耳侧伸,额宽而微突,鼻梁平直。公、母羊大多数有角,少数无角,公羊角粗大,向后方弯曲并略向两侧扭转,母羊角较短小,多呈镰刀状。公羊及大多数母羊下颌有髯,部分羊颈下有肉垂。公羊前躯发达,体形呈长方型,体态雄壮;母羊后躯深广,背腰平直,尻部略斜。四肢粗壮,蹄黑色、坚实。乳房呈球形,体型较清秀,略呈楔型。成都麻羊全身毛被呈棕黄色,色泽光亮,为短毛型。单根纤维颜色可分成三段,毛尖为黑色,中段为棕黄色,下段为黑灰色,各段毛色所占比例和颜色深浅在个体之间和体躯不同部位略有差异。整个毛被有棕黄而带黑麻的感觉,故称麻羊。毛色一般腹部比体躯较浅。在体躯上还有两处异色毛带,一处从角基部中点至颈背,背线延伸至尾根有一条纯黑毛带;沿两侧肩胛经前肢至蹄冠节又有一条纯黑色毛带,两条黑色毛带在鬐甲部交叉,构成明显的十字型。十字型的宽窄和完整程度因性别和个体而异。黑色毛带,公羊较宽,母羊较窄。从角基部前缘,经内眼角沿鼻梁两侧,至口角各有一条纺锤形浅黄色毛带,形似画眉鸟。

  品种性能 成都麻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65.5±1.2厘米,69.6±1.1厘米,79.3±1.0厘米,43.02±1.7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60.7±0.2厘米,65.8±0.2厘米,74.6±0.3厘米,32.6±0.2公斤。成都麻羊生长快,经过夏、秋放牧饲养,不喂精料,即可达到膘肥体壮,羊肉色泽红润,脂肪分布均匀,肉细嫩多汁,膻味较小。成都麻羊皮板组织致密,乳头层占全皮厚度一半以上,网状层纤维粗壮。加工成的皮革弹性好,强度大,质地柔软,耐磨损。成都麻羊具有肉、乳生产性能良好、皮板品质亦好、繁殖力高、适应性强、遗传性稳定特点,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山羊品种。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成都麻羊”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成都麻羊”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