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化特产王家贡米介绍
王家贡米,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王家贡米是无公害生态优质大米,米粒透亮,蒸煮过程香气飘逸,蒸煮后米质油润柔软,口感韧滑,米饭保持天然清香,而且营养非常丰富。
2015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王家贡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王家贡米历史渊源
王家贡米原产于今王家镇,因其品种优良,口感独特,香气宜人,被用来供奉达官显贵,随历史发展,在王家片区广泛种植,影响逐步扩大。
据广元县志记载,王家贡米以“远不见而闻其香,食之而大悦”得名。
唐代,因武则天喜食,王家贡米成为贡米。
2014年,昭化区质监分局汇同相关职能部门,制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家贡米生产技术规范》。
2015年,昭化区成立“王家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报办公室。
2016年,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王家贡米生产技术规范》(DB510811/T18-2016),经四川省质监局审批通过(川质监办函[2015]741号),根据《四川省地方标准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省政府第232号令)正式发布,自2016年3月3日起实施。
2018年,昭化区优化功能分区,在金帽山重点打造绿色水稻核心区,以土壤富含磷钾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产品B族维生素丰富的传统优质大米“王家贡米”主产区金帽山为核心,在王家、卫子、文村、磨滩等乡镇规划建成“女皇贡米”生产基地。
王家贡米产品特点
王家贡米是昭化区传承悠久的地方特色产品,其品种与种植环境独特,品质优异,营养丰富,口感良好。
王家贡米汲取王家、晋贤片区优质的土壤精华和充足的阳光,富含磷、钾、铁、锰、锌、硒等微量元素和B族维生素,蛋白质含量比普通大米高1—2倍。
王家贡米产地环境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中部,东邻旺苍县,西及西南接剑阁县,东南与苍溪县相连,北与广元市利州区搭界。介于北纬31°53′41″—32°23′27″,东经105°33′59″—106°07′20″之间。属盆地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地貌以中低山为主,平均海拔900米。地质构造体系属米仓山、龙门山和盆北低山三大地貌交汇地带,大部份地区位于米仓山走廊以南,为典型的侵蚀台阶状中低山形。地势北高南低,延缓下降,江河溪沟纵横,山体切割强烈,地表起伏不平,地貌复杂多样,有河流冲击平坝、丘陵、台地、低山、中山等。
昭化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了春迟、夏长、秋凉、冬冷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常年日照时数1389.1小时,日照百分率31%,太阳辐射总量平均91.67千卡/平方米。年均无霜期286天。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季节性降水明显,分干湿两季。河流主要有过境河嘉陵江、白龙江、硬头河等河流,水域面积约境14400公顷,水资源年平均总量113亿立方米。适宜的地理气候条件,丰富的水资源,对稻米的生长极为有利。
王家贡米产品荣誉
2014年,王家贡米获“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优质大米及品牌杂粮展览会金奖”。
2015年,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西安举办,王家贡米获金奖。同年,在福州市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参展产品金奖。
2015年,王家贡米走进了CCTV《中国好产品》四川赛区体验展厅。
2019年11月15日,昭化王家贡米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2022年5月,王家贡米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王家贡米地理标志
王家贡米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磨滩镇、柏林沟镇、晋贤乡、文村乡、清水乡、卫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中晚籼稻地方品种,品种名称:刷巴谷。
二、立地条件
海拔600至900米区间盆地丘陵向山区过渡地带,昼夜温差9至12℃,土壤为黄红紫泥土,pH值5至7,土壤有机质含量≥1%。
三、栽培管理
1.育秧:水育秧,地膜覆盖保温。保温催芽。育秧时间4月上旬至中旬,气温稳定在12℃开始播种,每平方米播芽谷200克至300克。苗秧龄40天至50天。
2.插秧:每亩栽秧≤1.7万穴。插秧时间5月中旬至下旬。
3.施肥:亩用腐熟的厩肥≤1500千克加养分含量40%的复合肥耕耙施入。
4.收获: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当95%以上的稻穗谷粒黄熟时收割。
5.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加工工艺
初清→风选→磁选→去石→砻谷→选糙→碾米→抛光→色选→分级包装。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征:米粒细小,形态纤细匀称,垩白小。米质半透明,油滑光亮,具有大米固有的自然清香味。煮时清香四溢,浓郁持久,入口软糯,冷后不返生。
2.特色理化指标:垩白粒率≤10%,胶稠度(毫米)≥7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王家贡米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广元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昭化区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王家贡米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王家贡米补充介绍
王家贡米是四川广元昭化区的特产。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王家镇是广元粮仓之一,彼时,王家大米已经名声大噪。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王家大米之所以因其清香馨甜、口感绵软而颇负盛名,主要源于当地的自然气候。王家镇地处大南山南端,属中低山丘陵地带,平均海拔800米,年降雨量在800-1200毫米左右,日照充足,再加上辖区内田地土壤多为粘性很强的黄泥土,具有很好的蓄水保水能力,正是这种得天独厚的水土气候培育出了口感独特的王家大米。
王家大米又被称为贡米,这“贡米”的称谓又从何而来呢?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斜照进来,泻在地板上,小屋内明暗交错。63岁的谭俊元老人一边喝着清茶,一边向记者讲诉他所知道的贡米由来。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王家大米的好口感在民间广为称赞,被地方1作为地方土特产向皇室进贡。看起来晶莹饱满、吃起来清香糯实的王家大米深受皇室贵族的喜爱,一度被列为御用贡米,王家贡米也因此而得名。又因王家坝(今王家镇)地处旺苍、苍溪、广元三县交界地,人客量大,贸易往来频繁,是当时的货品交易集散中心,王家贡米更是名噪一时。
“当时有首歌,‘大米出在金帽山,美女出在阳平关’到现在都还传唱呢!”歌谣中的金帽山跨越如今的文村、磨滩、王家、晋贤乡(镇),直至广元市南山脚下的接官亭(现已拆除)处,其中又以王家镇所涉范围最广,在王家镇辖区内约绵延两千多米,即现在该镇金星村5组所处地域。
“小时候,大人在家中用王家大米熬稀饭,还没进屋我就能闻到那浓郁的清香。”谭俊元沉浸在幼时的回忆里无限感慨,“我就生在金星村,是土生土长的王家人。吃了一辈子的王家大米,其他的米还真吃不惯!”
改革开放以来,广元市市区大小米店纷纷打出王家大米的招牌,以吸引顾客卖出好价钱。时至今日,王家大米被
视为馈赠佳品,逢年过节有很多外地人订购来送给亲朋好友。
王家贡米
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王家镇、磨滩镇、柏林沟镇、晋贤乡、文村乡、清水乡、卫子镇现辖行政区域
《广元市昭化区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王家贡米”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地域范围的函》,昭府函〔2014〕84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DB510811/T12—2015《王家贡米生产技术规范》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王家贡米”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