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特产

螺髻山乌骨鸡

螺髻山乌骨鸡特产照片

普格特产螺髻山乌骨鸡介绍

螺髻山乌骨鸡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螺髻山乌骨鸡,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螺髻山乌骨鸡产区主要分布在则木河、西洛河两条流域的山谷地域,该地域内森林、草地的覆盖率达40~50%,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饲料、水、草丰富多样无污染,养殖环境纯天然原生态,为螺髻山乌骨鸡养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普格螺髻山乌骨鸡,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具备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的基本特征,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药用、滋补、保健功能和选育开发价值,是彝族人民传统的吉祥待客和滋补美味,公鸡还作为传统火把节的斗鸡表演。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螺髻山乌骨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螺髻山乌骨鸡历史渊源

乌骨鸡普格彝语称“阿支也联”,螺髻山乌骨鸡养殖历史悠久,据《普格县志》第六篇第一节<品种>第157页记载:“农村主要家禽是鸡,家家户户都有喂养,都是本地品种,肉质鲜美,以敞放自由觅食为主,乌骨鸡药用价值较高……”

据《普格县畜牧志》记载:“家家户户养鸡,乌骨鸡肉卵兼用,肉质鲜、味美,土乌鸡有较高药用价值”;“公鸡除留种外多阉后肥育,公鸡一般体重2.5~3.5公斤,阉鸡3~7.5公斤,母鸡平均2~2.6公斤,肉质鲜美,药用价值较高……”。

鸡是彝族人最早饲养的家禽,彝人家家都要养鸡,鸡在彝族社会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人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它。鸡是招待近亲的美味佳肴,鸡吃害虫,是人类原始生产活动的天然维护者。鸡能避邪是沟通神灵的使者,鸡会报晓,是远古人类的天然时钟。

普格螺髻山乌骨鸡,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是彝族人民传统的吉祥待客和滋补美味,公鸡还作为传统火把节的斗鸡表演,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螺髻山乌骨鸡的养殖与引人入胜的彝族民风民俗和独具风情的旅游文化相融合。螺髻山乌骨鸡公鸡为红羽,有火的寓意。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西方文化中,有普罗米修斯为人间盗取神火的传说。普格彝族神话中也有一个都母日牛巧窃神火的传说。火,是普格彝族人民的魂、是命、是崇拜的图腾。普格县是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是历史悠久的火把节之乡。斗鸡是彝族传统火把节竞技活动,在彝族传统的火把节,螺髻山乌骨鸡公鸡作为传统的斗鸡表演是必不可少的竞技娱乐项目。

“家门来了煮公鸡”,螺髻山乌骨鸡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是普格彝族传统的吉祥待客必不可少的滋补美味,普格彝族传统的美味《烧鸡辣子汤》、《坨坨鸡》、《洋芋酸菜鸡》就是选用螺髻山乌骨鸡,配以当地山泉水来制作的。彝族食用家畜家禽肉,都讲究一个“鲜”字,注重原汁原味,现杀现食,制作中也不添加过多的调味料。用螺髻山乌骨鸡制作的《烧鸡辣子汤》、《坨坨鸡》、《洋芋酸菜鸡》等彝族传统特色美食,与《坨坨猪肉》、《坨坨羊肉》、《坨坨牛肉》、《烤小猪》共同成为体现彝族风情的特色招牌菜。

在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中也离不开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在传统的彝族年里,第一天清晨点燃火塘,一家人先宰杀一只红羽乌骨鸡公鸡,做祭祀请族灵后才开始逐户宰杀年猪过年。彝族在宰杀鸡待客的时候都有看鸡头、鸡腿、鸡舌预吉凶,看运势的习俗。在彝族的毕摩文化中,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都要采用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来进行。“鸡能避邪是沟通神灵的使者”就是普格螺髻山乌骨鸡品种资源弥足珍贵,长期以来多为农户散养,多以野外自由放养为主。

螺髻山乌骨鸡产品特点

螺髻山乌骨鸡外貌特征

螺髻山乌骨鸡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腿结实,肌肉发达,体躯宽深,头尾昂扬,色泽光亮,公鸡为红羽,母鸡多为黄褐、黑、麻、花色。鸡冠、肉垂、脸和耳叶乌黑带红,喙、皮肤、胫、趾为乌黑色。

螺髻山乌骨鸡品质特征

经检测,螺髻山乌骨鸡蛋白质为24.2%、脂肪0.1%,氨基酸总量为23.3%,其中谷氨酸达3.41%、赖氨酸达2.15%、丙氨酸达1.36%、亮氨酸1.94%、精氨酸1.56%。

螺髻山乌骨鸡风味特色

螺髻山乌骨鸡肉质紧实,细腻鲜美,鲜香味浓,具有粘糯感,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药用、滋补、保健功能。

螺髻山乌骨鸡产地环境

螺髻山乌骨鸡综述

螺髻山乌骨鸡产区主要分布在则木河、西洛河两条流域的山谷地域,该地域内森林、草地的覆盖率达40-50%,空气清新,水质洁净,饲料、水、草丰富多样无污染,养殖环境纯天然原生态,为螺髻山乌骨鸡养殖提供了有利的自然资源条件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

螺髻山乌骨鸡气候条件

普格县地处北属亚热带气候区,具有典型的大陆气候特征,四季温和,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16.8℃,最热月气温23.2℃(7月),最冷月气温9.6℃(1月),有效积温5300℃,热量充沛,年日照时数2000~2100小时,光照充足,年降雨量1100毫米,雨水集中在5~10月,干湿季分明,无霜期306天,表现为冬春季云雨稀少,晴天多,夏秋季云雨较多,阴天少。形成了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的气候特色。气候、植被呈垂直分布,是宜农宜牧的广谱农业带。

螺髻山乌骨鸡地貌条件

普格县属高山、中山深切割地貌,系云贵高原横断山脉高山峡谷的一部分,境内北高南低,呈三山夹两沟山地地貌,貌类型可分为高山、中山、山原、地台和堆积地貌五种。主要山脉有螺髻山、中梁子山和乌科梁子山,螺髻山与乌科梁子山东西对峙,中梁子山纵横其中,则木河、西洛河由北向南沿山纵贯全境,两河在洛乌沟汇合流经宁南注入金沙江,海拔1040~4359米,相对高差3319米。

螺髻山乌骨鸡水文土壤

普格县水土资源丰富,境内有大小溪河134条,均系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西洛河、则木河两大河流。全县常年平均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50亿立方米,因地壳构造运动,形成高山峡谷,有众多的天然湖泊和极为丰富地下水资源,如:大坪矿泉、金洞子泉、核桃林泉、玛璃洞泉、白水河泉、大槽河温泉、热水塘温泉等地下山泉和天然矿泉、矿温泉,地下水出露年水量2.35亿立方米。海拔2000米以下地区以水稻土、红壤性土、山地红壤紫色土为主;海拔2000~2500米地区多为黄红壤、棕红壤、紫色土;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多为黄棕壤、棕壤、紫色土。

螺髻山乌骨鸡资源条件

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荞麦等,其他粮食作物有大麦、燕麦、红薯、大豆、绿豆、米豆、芸豆、豌豆、胡豆、金豌豆等,有丰富的饲料资源。普格有天然草地面积13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6万亩,还有林下可利用草地面积80万亩,草地植物达78科、249属、457种,以高山草地类、山地草甸草地类、山地疏林草地类等为主。

螺髻山乌骨鸡产品荣誉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螺髻山乌骨鸡”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螺髻山乌骨鸡地理标志

螺髻山乌骨鸡地域保护范围

普格县所辖红莫依达乡、马洪乡、洛甘乡、月吾乡、祝联乡、菜子乡、耶底乡、特兹乡、孟甘乡、甘天地乡、洛乌沟乡、辉隆乡、黎安乡、文坪等14个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6′~102°46′,北纬27°13′~27°30′。

螺髻山乌骨鸡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2-1710。

产品质量控制

产地环境符合GB/T18407.3、GB18596要求;饲养投入品使用符合NY5032、NY5030;防疫符合NY5263要求;鸡肉符合NY5034-2005、GB16869-2005规定。

特定生产方式

1、品种及生产环境选择螺髻山乌骨鸡是普格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地理气候和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优良地方品种,主要生长在海拔1800-2500米的高山地区。螺髻山乌骨鸡体型高大,骨骼粗壮,腿结实,肌肉发达,体躯宽深,头尾昂扬,性情温顺、喜群居、觅食力强,公鸡为红羽,早期增长速度快、耗料低、性成熟早等特点,适宜敞放饲养。螺髻山乌骨鸡的生产,必须选择在原产地符合品种特性的螺髻山乌骨鸡进行自繁自养。

2、饲养方式遵循山林、草地、果园、田地等生态放养的原则自由散养。让鸡在房前屋后的山林、草地、田边地角、山坡灌丛和果园等自由放养觅食,早晚补喂当地特定环境条件下所产的玉米、小麦、荞子、谷物、豆类等粮食。

3、饲料选择选用当地无污染环境条件下自产的玉米、小麦、荞麦、大麦、燕麦、红薯、大豆、绿豆、米豆、芸豆、豌豆、胡豆、金豌豆等做饲料。

4、饮水螺髻山乌骨鸡产区具有丰富的天然生态山泉水源资源,地下山泉和天然矿泉为螺髻山乌骨鸡的生产提供方便优质的饮用水,螺髻山乌骨鸡的生产,必须选用当地独特的山泉水作为饮用水,以保证螺髻山乌骨鸡的独特品质和风味。

5、运输鸡的运输应根据GB16549规定进行检疫,并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所出具检疫合格证明。运输工具在运输前和卸载后必须进行消毒,并出具动物及其产品消毒证明,运输途中,不能在疫区、城镇、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不得乱抛、乱弃病、死鸡只。

6、病死鸡处理对病情较轻、可以治疗的鸡,应进行隔离饲养治疗,所用药物应符合NY5035的要求。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理的病死鸡的尸体按GBl6548的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

7、废弃物处理鸡场废弃物应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资源化处理。粪便、污水、鸡舍污染物应按照GB18596规定排放。

8、养殖档案记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有关规定建立养殖档案。

螺髻山乌骨鸡专用标志使用

凡是生产经营螺髻山乌骨鸡的个人、企业和其它组织,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人普格县畜牧站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使用螺髻山乌骨鸡地理标识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螺髻山乌骨鸡补充介绍

  四川普格县畜牧局畜牧站申请登记保护的2个地理标志畜产品“螺髻山乌骨鸡”和“螺髻山黑猪”,经农业部初审、专家评审和公示,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

  普格,彝语称之为“普基”,意为一个山垭口下的草甸子。普格县是一个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螺髻山,彝语称之为“安哈洛”意为五百里山峰,因主峰高耸、直查云端又型似美女发髻而得名,与西昌邛海、泸山相连,构成了融黄山、华山、张家界、西湖、滇池之“野、奇、峻、幽、险、秀”等特色为一体,以地质、森林、湖泊位基调的大型AAAA风景旅游区。 乌骨鸡普格彝语称“阿支也联”,螺髻山乌骨鸡养殖历史悠久,据《普格县志》第六篇第一节<品种>第157页记载:“农村主要家禽是鸡,家家户户都有喂养,都是本地品种,肉质鲜美,以敞放自由觅食为主,乌骨鸡药用价值较高……”据《普格县畜牧志》记载:“家家户户养鸡,乌骨鸡肉卵兼用,肉质鲜、味美,土乌鸡有较高药用价值”。 据《勒俄特依》(万物起源)记载,“天地开辟后,天上同时出现了6个太阳7个月亮,致使大地酷热难当,万物濒临灭绝,英雄支格阿鲁用射掉了5个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但九天是亮的,九天又是黑的,洛伊大帝想让世界永远光明,想办法请求太阳菩萨,神鸡“东旨”出来请日月,为赢得日月的信任,自己变成了启明星,还嘱咐自己的子孙一天叫散三遍,一遍叫三次,迎日月出,送日月归,维护日月的正常运转......”可见鸡与彝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关系,独特的“鸡文化”深深融入了彝族独特的民风民俗,与彝族的火文化、酒文化相辅相成。 普格螺髻山乌骨鸡,是普格县二半山以上山区彝族人民在特殊的气候、地理、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选育形成的原始珍贵的地方品种,具备乌皮、乌骨、乌肉、乌内脏的基本特征,肉质细腻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药用、滋补、保健功能和选育开发价值,是彝族人民传统的吉祥待客和滋补美味,公鸡还作为传统火把节的斗鸡表演,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螺髻山乌骨鸡的养殖与引人入胜的彝族民风民俗和独具风情的旅游文化相融合。 随着普格县螺髻山旅游业的开发,彝族食用家畜家禽肉,都讲究一个“鲜”字,注重原汁原味,都是现杀现食,制作中也不添加过多的调味料。用螺髻山乌骨鸡制作的《烧鸡辣子汤》、《坨坨鸡》、《洋芋酸菜鸡》等彝族传统特色美食,与《坨坨猪肉》、《坨坨羊肉》、《坨坨牛肉》、《烤小猪》共同成为体现彝族风情的特色招牌菜,受到来自各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 在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中也离不开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在传统的彝族年里,第一天清晨点燃火塘,一家人先宰杀一只红羽乌骨鸡公鸡,做祭祀请族灵后才开始逐户宰杀年猪过年。彝族在宰杀鸡待客的时候都有看鸡头、鸡腿、鸡舌预吉凶,看运势的习俗。 在彝族的毕摩文化中,祭祀、祈福、占卦、驱邪、去病等传统的宗教活动都要采用螺髻山乌骨鸡和鸡蛋来进行。“鸡能避邪是沟通神灵的使者”就是 普格螺髻山乌骨鸡品种资源弥足珍贵,长期以来多为农户散养,多以野外自由放养为主。由于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发展,螺髻山乌骨鸡独特的品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知和喜爱,经济价值和养殖效益大幅度提高。

  地域范围

  普格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河谷地带,地处凉山州南部,滇北高原北部,西藏高原东南边缘的横断山脉南部,东西宽46公里,南北长68公里,幅员面积1918平方公里。全县辖34个乡镇、15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73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8万人,是以彝族为主体、汉、回、苗、布依等16种民族共同生息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普格县螺髻山乌骨鸡主要分布在则木河、西洛河流域的红莫依达乡、马洪乡、洛甘乡、月吾乡、祝联乡、菜子乡、耶底乡、特兹乡、孟甘乡、甘天地乡、洛乌沟乡、辉隆乡、黎安乡、文坪等14个乡,海拔1800-2500米的山区。东起耶底乡耶底村,南到大坪乡堡里村,西到黎安乡干河沟村,北到红莫依达乡红莫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2°26′~102°46′、北纬27°13′~27°30′。主产区年饲养量在10万只左右,多为农户在原生态的山林、草地等进行生态放养。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螺髻山乌骨鸡”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螺髻山乌骨鸡”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

普格县周边景点
螺髻山彝寨
普格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