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特产木龙观红萝卜介绍
木龙观红萝卜,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凤凰乡木龙村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木龙观红萝卜因皮滑心细、外观鲜红、清香脆嫩、口感独特而闻名。木龙观红萝卜生产过程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采用转基因种子,完全具备绿色食品条件。
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木龙观红萝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木龙观红萝卜历史渊源
木龙观红萝卜种植历史悠久,三国时就有种植的记载。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春,29岁的利州(今广元市)商人庞颖经商路过木龙观坝,见其舅父家堆放的红萝卜和他在其他地方见到的红萝卜大不相同,于是悄悄指导舅父在其最好的地坝中用最好的种子、最佳的方法秘密种下红萝卜。第二年红萝卜收获季节,庞颖品尝发现,生吃清香脆嫩,熟食香味扑鼻,便将这些红萝卜连土装进木箱,日夜兼程经古蜀道向京城长安进发,到达长安时仅剩一马一箱。庞将箱子抬进宫中当场开箱去掉泥土得红萝卜4斤。唐太宗食之龙颜大悦,赏庞颖黄金40两,于是就有了后来的“一两萝卜一两金”的传说。庞回蜀后每年运送红萝卜进京,从此以后木龙观红萝卜成为贡品。但此后这里的红萝卜销售长期被控制,只有有钱人家才吃得起。
解放后,木龙观坝的神秘面纱被揭开,红萝卜作为一种普通蔬菜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1997年10月,凤凰建乡后红萝卜被列为优先发展的特色项目得到进一步发展,不仅丰富了本地市场,还远销陕西、重庆等地。
木龙观红萝卜产品特点
木龙观红萝卜根直个大、无歧根、根毛及劣根,表皮光滑芯细、外观鲜红。生食味淡略带一点甜味,清香脆嫩,营养丰富;熟食香味扑鼻,口感独特,酒后食之更有一种清心的感觉。集中表现为“三红一细”。“三红”表皮、肉质(韧皮部)呈红色,芯柱呈橘红色;“一细”是指芯柱细,芯柱比例小于1/4。
木龙观红萝卜产地环境
游仙区境内山丘连绵,但坡度平缓。最高海拔728米,最低海拔419米,一般均在500—600米之间,属平坝浅丘地形。河流为涪江水系,因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流。除与涪城区邻界的涪江外,境内尚有芙蓉溪,魏刘河、徐东河等大小河流。
游仙区自然植被的主要林相是马尾松木林,以及次生灌丛和草丛。乔木代表是马尾松、柏树、青杠。灌木代表是麻栎、栓皮栎、马桑、黄荆。主要经济林木是油桐、乌桕、桑、柑橘等。
游仙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5℃,日照1298小时,无霜期28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约99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每年6-9月。夏季多为偏南风,冬季多为偏北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秀分明,雨热同季,终年风小,无霜期长为区境气候的主要特征。
游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秀分明,雨热同季,终年风小,无霜期长,适宜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和畜禽饲养,为木龙观红萝卜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
木龙观红萝卜产品荣誉
木龙观红萝卜获中国科技城科博会“群众喜爱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荣誉。
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木龙观红萝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木龙观红萝卜
木龙观红萝卜地理标志
木龙观红萝卜(木龙观胡萝卜)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凤凰乡木龙村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传统胡萝卜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450米至550米,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1%,pH值5.5至8.0,土壤耕作层深厚≥25厘米。
三、栽培管理
1.选种:选择根直、个体粗状、表皮光滑鲜红的留种。留种苗开花后,选择7至8个主花簇留种,其余花簇及时疏掉,以确保种子的饱满度。
2.种子处理:选用精选种子,播种前经过处理的光子用40℃的温水浸种2小时后,置于20℃至25℃的温度下催芽,2天至3天,至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基肥施肥:每公顷施腐熟的底肥和稀薄的粪肥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3万千克至3.75万千克,过磷酸钙200千克至400千克,草木灰1500千克,并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合理追肥。
4.播种:
(1)条播:每公顷用种量为10千克至15千克。
(2)撒播:每公顷用种量为20千克至30千克。
5.田间管理:播种后防止雨水冲刷土壤而板结,可在土壤上面覆盖一层3厘米至5厘米长的短麦秆。有少量缺苗现象,应及时补种。幼苗期间应进行2至3次间苗,同时中耕除草一次。在生长期要注意浇水,并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加强中耕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降低病虫危害。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栽种后于翌年一月上旬至四月中旬,当肉质根已充分长大,心叶呈绿色,外叶稍枯黄,味甜且质地柔软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萝卜根直,无歧根、根毛及裂根,表皮光滑心细,外观鲜红,心柱比例一级小于1/4,二级小于1/2。肉质脆嫩紧密,生食略带甜味,清香脆嫩。
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一级
二级
类胡萝卜素,毫克/千克≥
40
10
水分,%≥
90
70
钾,毫克/千克≥
400
20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木龙观红萝卜(木龙观胡萝卜)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木龙观红萝卜(木龙观胡萝卜)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木龙观红萝卜补充介绍
木龙观红萝卜因皮滑心细、外观鲜红、清香脆嫩、口感独特而驰名中外,木龙观红萝卜从古至今不施化肥、不打农药、不采用转基因种子,完全具备绿色食品条件。
为打造“木龙观红萝卜”品牌,游仙区质监、农业部门及凤凰乡党委政府在加强申报的同时,还按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要求,制定了“木龙观红萝卜”地方标准、生产规程,细化种植及田管操作要点,使木龙观红萝卜品质实现稳定提升。去年,木龙观红萝卜产量达120万公斤,种植户户均增收6000元。今后,凤凰乡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做长包装、储藏、深加工链条,使木龙观红萝卜成为产值1.5—2.5亿元的特色产业、“游仙造”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
在近日举行的“2012年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家审查会”上,游仙区凤凰乡“木龙观红萝卜”获国家质检总局、省市质监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组一致认可,成为游仙区首个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产品。
木龙观红萝卜(木龙观胡萝卜)产地范围为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凤凰乡木龙村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传统胡萝卜品种。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450m至550m,土壤类型为紫色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土壤有机质≥1%,pH值5.5至8.0,土壤耕作层深厚≥25cm。
三、栽培管理
1.选种:选择根直、个体粗状、表皮光滑鲜红的留种。留种苗开花后,选择7至8个主花簇留种,其余花簇及时疏掉,以确保种子的饱满度。
2.种子处理:选用精选种子,播种前经过处理的光子用40℃的温水浸种2小时后,置于20℃至25℃的温度下催芽,2天至3天,至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3.基肥施肥:每公顷施腐熟的底肥和稀薄的粪肥每公顷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0kg至37500kg,过磷酸钙200 kg至400kg,草木灰1500kg,并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合理追肥。
4.播种:
(1)条播:每公顷用种量为10kg至15kg。
(2)撒播:每公顷用种量为20kg至30kg。
5.田间管理:播种后防止雨水冲刷土壤而板结,可在土壤上面覆盖一层3cm至5cm长的短麦秆。有少量缺苗现象,应及时补种。幼苗期间应进行2至3次间苗,同时中耕除草一次。在生长期要注意浇水,并根据土壤肥力和生长状况确定追肥时间。合理布局,实行轮作倒茬,清洁田园,加强中耕除草,降低病虫源数量降低病虫危害。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
栽种后于翌年一月上旬至四月中旬,当肉质根已充分长大,心叶呈绿色,外叶稍枯黄,味甜且质地柔软时采收。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萝卜根直,无歧根、根毛及裂根,表皮光滑心细,外观鲜红,心柱比例一级小于1/4,二级小于1/2。肉质脆嫩紧密,生食略带甜味,清香脆嫩。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标
一 级 二 级
类胡萝卜素,mg/kg ≥ 40 10
水分,% ≥ 90 70
钾,mg/kg ≥ 400 20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保护地域范围: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忠兴镇现辖行政区域,包括木龙村、凤凰村、紫气村、乜家村、龙安村、龙泉村、明龙村、兴合村、永佛村、双鱼村、鑫龙村、酒店村、五兴村、福林村、南桥村,共计1个镇15个行政村。东经104°48′37″~104°54′56″,北纬31°34′38″~31°40′35″。生产规模1073公顷,年产量35000吨。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木龙观红萝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