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特产羊田粉条介绍
羊田粉条,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羊田粉条,干粉条:形态:条直均匀,粗细适度,无并丝,弹性良好,圆粉丝径为1.50至2.00毫米,宽粉丝径为宽6.0至8.0毫米、厚0.80至2.0毫米。色泽:色泽均匀,呈半透明的浅灰色。气味:具有产品固有香味。煮后:不易断条、不糊汤、不粘连,口感爽滑、富有弹性,具有产品固有香味。
2018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羊田粉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羊田粉条历史渊源
清朝道光年间(1821—1850年),宜宾市高县羊田乡始制作粉条;
2010年,宜宾市高县成立羊田粉条合作社。
羊田粉条产品特点
羊田粉条,干粉条:形态:条直均匀,粗细适度,无并丝,弹性良好,圆粉丝径为1.50至2.00毫米,宽粉丝径为宽6.0至8.0毫米、厚0.80至2.0毫米。色泽:色泽均匀,呈半透明的浅灰色。气味:具有产品固有香味。煮后:不易断条、不糊汤、不粘连,口感爽滑、富有弹性,具有产品固有香味。
项目
要求
水分/(克/100克)≤
15.0
淀粉/(克/100克)≥
76.0
断条率/(%)≤
5.0
灰分/(克/100克)≤
0.80
羊田粉条产地环境
羊田粉条产自四川省宜宾市高县,高县县境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32公里,面积1321平方公里。山地、丘陵、槽坝相间地形,分别占43.88%。43.72%、12.4%。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8.1℃,降水量1021毫米,无霜期360天。
高县土壤资源丰富,土壤归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4类,8个亚类,24个土属,52个土种,25个变种。土壤资源有以下特点:土壤成土母质复杂,肥力差异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中特偏低,缺素土壤占有一定比重,高产稳产农田较少,中低产田土面积大,占土壤面积的65.28%,适宜种植红薯,制作粉条。
羊田粉条产品荣誉
2018年3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羊田粉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羊田粉条地理标志
羊田粉条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羊田乡现辖行政区域及罗场镇南华社区、光荣村、红旗村、解放村、马店村、民新村、三台村、顺江村、天堂村、田村、桐林村、团结村、新集村、新塘村、兴场村、永新村、走马村和蕉村镇凤凰社区、裕丰村、巩固村、石盘村、文治村、龙潭村、万古村、仁和村、龙政村现辖行政区域。
原料要求
红薯淀粉:采用保护区内种植的品种为徐薯18、南薯88生产的红薯淀粉,淀粉含量为大于等于15%。
生产用水:采用保护区内优质的地下水,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相关标准要求。
加工
工艺流程
精选红薯→清洗→粉碎→过滤→沉淀→淀粉脱水→红薯淀粉
红薯淀粉→打糊(打芡)搅拌→漏粉煮熟→冷却定型→干燥→成品→包装。
加工要求
(1)精选红薯:精选当年种植的新鲜红薯。
(2)清洗:用清水喷淋滚筒式清洗,洗净后无泥沙、杂质。
(3)粉碎:将洗净的红薯采用机械粉碎至粉状。
(4)过滤:将粉碎后的红薯粉采用筛状滚筒过滤。
(5)沉淀取粉:将过滤后的淀粉液,沉淀6至8个小时,提取淀粉反复过滤2至3次,去除黄粉、杂质,提取优质淀粉。
(6)淀粉脱水:将提取出的优质淀粉通过晾晒等方式进行脱水至水分低于25%成红薯淀粉。
(7)打糊(打芡)搅拌:将红薯淀粉的5%添加25℃至30℃的水,和匀搅拌,直至糊化,再用90℃至100℃的开水进行熟化。将剩余的95%红薯淀粉与打糊(打芡)后的红薯淀粉进行充分搅拌,直至红薯淀粉具有较好的柔韧性。
(8)漏粉煮熟:将搅拌好的红薯淀粉通过模具(漏瓢)漏入沸水锅中煮熟成型,煮熟水温为97℃至100℃,煮熟时间为1至2分钟。
(9)冷却定型:将煮熟成型的粉条放入低于25℃的水中进行冷却定型分离。
(10)粉条干燥:将分离后的粉条自然干燥至水分≤15%。
羊田粉条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高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羊田粉条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羊田粉条补充介绍
羊田粉条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羊田乡现辖行政区及周边罗场镇南华社区、光荣村、红旗村、解放村、马店村、民新村、三台村、顺江村、天堂村、田村、桐林村、团结村、新集村、新塘村、兴场村、永新村、走马村和蕉村镇凤凰社区、裕丰村、巩固村、石盘村、文治村、龙潭村、万古村、仁和村、龙政村。
《高县人民政府关于界定羊田粉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高府函〔2016〕265号
四川省(区域性)地方标准: 《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羊田粉条加工技术规范》(草案)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羊田粉条”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