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特产西藏红景天介绍
西藏红景天(学名:Rhodiola tibetica (Hook. f. et Thoms.) S. H. Fu)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根颈残留少数老枝,叶覆瓦状,线形或窄卵形,长5-9毫米,花茎长达30厘米,基部常被微乳头状凸起。
产中国西藏西南部。生于海拔4050-5400米的山沟碎石坡或山沟边。阿富汗、印度和巴基斯坦也有。模式标本采自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
具有润肺、补肾、扶正固本、理气养血、健脑益智和滋补强身的功效; 以其根茎入药, 常用于老年性心衰, 抗疲劳、镇静等。
西藏红景天形态特征
根颈短或长,残留老枝少数。
茎
花茎长达30厘米,基部常被微乳头状突起。
叶
叶覆瓦状,线形至狭卵形,长5-9毫米,宽1.5-4毫米,先端长芒状渐尖,基部宽三角形,全缘或有牙齿。
花
伞房状花序花紧密,宽2-2.5厘米;雌雄异株;萼片5,近长圆形,长1毫米;花瓣5,紫色至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长2-4毫米;雄蕊10,长与花瓣略等或稍长;鳞片5,近四方形,长0.6毫米,先端有微缺;心皮5,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先端稍外弯。花期7-8月,果期9月。
西藏红景天主要价值
红景天是名贵珍奇的药用植物,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其为“本草上品”。清代康熙皇帝赐名为“仙赐草”,并把它钦定为御用贡品。民间亦有“长生不老草、九死还魂草”之称。
红景天有如此多的美誉,源自于它神奇的功效,而这就不得不提一下这种独特植物的生长环境,正是这种环境造就了它的神奇功效。红景天在世界上有100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经过长期对缺氧、低温、干燥、强紫外线等高寒恶劣环境的适应与选择,形成了独特丰富的营养成分。
西藏红景天的藏名是“苏罗马宝”。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藏医著——《藏药志》中便有“神药——苏罗马宝”的记载,藏民常用红景天泡酒、熬汤服用,用以增强体质,抵御高原严寒缺氧的恶劣环境,西藏人民称之为“高原人参”。
西藏红景天生长环境
红景天生长在干燥、缺氧、强紫外线照射、昼夜温差大、长年冰雪的恶劣生态环境,因而赋予它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生理活性。
西藏红景天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濒危(EN)。
西藏红景天补充介绍
红景天是指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在世界上有90余种,多分布在北半球的高寒地带,大多数都生长在海拔3500-5000米左右的高山流石或灌木从林下。
红景天主要以根和根茎入药,全株也可入药。我国对于红景天的使用已有很久的历史,远在清代,在红景天产区就有人将它用作滋补强壮药,来消除疲劳、抵御寒。以后历代皇帝曾专门派探险队去寻找红景天及向各地索取红景天为贡品。据记载,康熙皇帝在平息策妄阿拉布怛分裂叛徒中,长途征战在我国干旱的西北地区,由于人参“造热”,不宜使用,便用红景天来消除军旅疲备。西藏民间更常用红景天来治疗咳血、咯血、肺炎咳嗽和妇女白带等症。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西藏红景天”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