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特产延胡索介绍
延胡索(学名:Corydalisyanhusuo (Y.H.Chou & Chun C.Hsu) W.T.Wang ex Z.Y.Su & C.Y.Wu)是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30厘米。块茎圆球形,直径(0.5-)1-2.5厘米,质黄。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具2鳞片,通常具3-4枚茎生叶,鳞片和下部茎生叶常具腋生块茎。总状花序疏生5-15花。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圆形,全缘,有时下部的稍分裂,长约8毫米。花梗花期长约1厘米,果期长约2厘米。花紫红色。萼片小,早落。外花瓣宽展,具齿,顶端微凹,具短尖。蒴果线形,长2-2.8厘米,具1列种子。
延胡索分布于中国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唐河、信阳),有的地区有引种栽培(陕、甘、川、滇和北京)。生长于丘陵草地。
延胡索以块茎入药,有活血散淤、利气止痛的功能,主治心腹腰膝疼痛、跌打损伤、淤血作痛、月经不调等症,是一味传统的止痛药。
延胡索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块茎圆球形,直径(0.5-)1-2.5厘米,质黄。茎直立,常分枝,基部以上具1鳞片,有时具2鳞片,通常具3-4枚茎生叶,鳞片和下部茎生叶常具腋生块茎。叶二回三出或近三回三出,小叶三裂或三深裂,具全缘的披针形裂片,裂片长2-2.5厘米,宽5-8毫米;下部茎生叶常具长柄;叶柄基部具鞘。
总状花序疏生5-15花。苞片披针形或狭卵圆形,全缘,有时下部的稍分裂,长约8毫米。花梗花期长约1厘米,果期长约2厘米。花紫红色。萼片小,早落。外花瓣宽展,具齿,顶端微凹,具短尖。上花瓣长(1.5-)2-2.2厘米,瓣片与距常上弯;距圆筒形,长1.1-1.3厘米;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1/2,末端钝。下花瓣具短爪,向前渐增大成宽展的瓣片。内花瓣长8-9毫米,爪长于瓣片。柱头近圆形,具较长的8乳突。蒴果线形,长2-2.8厘米,具1列种子。
延胡索主要价值
延胡索以块茎入药,有活血散淤、利气止痛的功能,主治心腹腰膝疼痛、跌打损伤、淤血作痛、月经不调等症,是一味传统的止痛药。
延胡索生长环境
延胡索生长于丘陵草地。性喜温暖湿润气候,但稍能耐寒,怕干早,雨水要均匀,尤其是4月上旬前后为块茎膨大期,需“三晴三雨”天气。延胡索系浅根作物,多集中分布于土表3-7厘米处,以含腐殖质丰富、土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质壤土为宜。
延胡索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易危(VU)。
延胡索补充介绍
多年生草本。别名:延胡、玄胡索、元胡索、元胡。中国传统药材。主要产于浙江和江苏。其块茎含紫堇碱、原阿片碱等多种生物碱,经制成粉剂或醋制流浸膏等,主治心腹腰膝诸痛;月经不调;症瘕;崩中;产后血晕;恶露不尽;跌打损伤。有镇痛、镇静、催眠作用。高9~20厘米。块茎球形。花瓣紫红色;蒴果圆柱形,两端渐狭。夏季开花。在同属植物中,还有以下几种在不同地区作延胡索入药:齿瓣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全叶延胡索,产东北、华北、华东;东北延胡索,产东北;堇叶延胡索,产东北、河北;灰叶延胡索,产新疆。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延胡索”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