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特产固原黄牛介绍
固原黄牛,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固原黄牛肉品蛋白质高,肉质细嫩多汁,鲜美适口,营养丰富,肉品中大理石花纹明显。背最长肌蛋白质含量达87%(风干样),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多,而脂肪的含量相对较低;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含量适中,尤其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0.07 毫克/千克,鲜肉胆固醇含量233.11毫克/千克,谷氨酸含量达到37.85毫克/克。
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固原黄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固原黄牛历史渊源
周、春秋时期,固原已牛马成群;
20世纪70年代末,固原市进行改良引进新品种黄牛;
2007年,泾源县被宁夏确定为环六盘山生态肉牛养殖基地。
固原黄牛产品特点
固原黄牛肉品蛋白质高,肉质细嫩多汁,鲜美适口,营养丰富,肉品中大理石花纹明显。背最长肌蛋白质含量达87%(风干样),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多,而脂肪的含量相对较低;矿物质元素种类丰富,含量适中,尤其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0.07毫克/千克,鲜肉胆固醇含量233.11毫克/千克,谷氨酸含量达到37.85毫克/克。
固原黄牛产地环境
固原黄牛产自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固原市位于中国黄土高原的西北边缘,境内以六盘山为南北脊柱,将固原市分为东西两壁,呈南高北低之势。海拔大部分在1500-2200米之间。由于受河水切割、冲击,形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属黄土丘陵沟壑区。
固原地处黄土高原暖温半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昼夜温差大,春季和夏初雨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在5.8℃-7.8℃之间,降水偏少,年降水量306.9毫米-737.7毫米,日照充足,适宜养殖黄牛。
固原黄牛产品荣誉
2016年12月,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固原黄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11月15日,固原黄牛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
固原黄牛地理标志
固原黄牛产地范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现辖行政区域。
品种
固原当地传统品种黄牛。
饲养环境
平均海拔1248—2945米的六盘山区。
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舍饲。
育肥牛源要求:产自保护区内的犊牛或架子牛。
圈舍要求:牛舍应地势高燥,坐北向南,保持通风良好。可采用半封闭式或敞棚式,冬季搭建塑料薄膜或阳光板。
饲草料加工调制:粗饲料为当地产玉米青贮、青干草、苜蓿干草、麦秸等。精饲料为玉米、豆类籽实、麸皮、胡麻饼等。
饮水:水质新鲜清洁,冬季水温在0℃以上。
出栏标准
年龄≤24月龄,体重≤600千克。
屠宰加工
牛源标准:产自保护区范围内的符合前述第一至第四条规定要求的健康牛。
屠宰加工:
(1)屠宰加工流程:宰前检疫与管理→待宰→屠宰放血→剥皮、去头、蹄及内脏(包括肾脏),去牛油、大血管、乳房、生殖器→修割整齐、冲洗干净→排酸→分割、精选→包装→速冻冷藏。
(2)屠宰加工要点
宰前管理:停食24小时,宰前3小时停止饮水,减少应急。
屠宰要求:按照伊斯兰清真牛肉屠宰要求进行屠宰。
排酸:胴体在0℃至4℃环境下排酸24至48小时。
冷冻:分割牛肉在-28℃速冻48小时,放入-18℃至-21℃冷库贮藏。
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肉质鲜嫩多汁,脂肪洁白,分布均匀,大理石花纹明显。
理化指标:肌肉粗蛋白质≧20%,粗脂肪≦2%。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固原黄牛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固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固原黄牛的检测机构由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固原黄牛补充介绍
固原黄牛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四县一区全境,即西吉县、隆德县、泾源县、彭阳县、原州区
《固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固原黄牛地理标志产品产地范围划定建议的报告》固政函[2016]50号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固原黄牛育肥技术规范》DB64/XXXXX-2016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固原黄牛”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