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特产

胶西马铃薯

胶西马铃薯特产照片

胶州特产胶西马铃薯介绍

胶西马铃薯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山东省胶州市特产

胶西马铃薯,山东省胶州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胶州市胶西镇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与河潮土,水浇条件良好。种植的品种主要为荷兰七号和荷兰十五,该系列品种特点为芽眼浅,外观光滑呈金黄色,薯肉细腻黄色,适宜鲜食,口感极佳。平均单果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1500克左右。胶西镇的马铃薯主要有早春拱棚马铃薯、春大田平膜马铃薯种植及秋大田平膜马铃薯三种模式。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胶西马铃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胶西马铃薯历史渊源

20世纪80年代初,胶州市胶西镇开始种植马铃薯。

20世纪90年代中期,胶西马铃薯已发展为规模化和品种化种植。

21世纪初,为了增创优势,突出特色,胶西镇党委、政府把蔬菜产业,特别是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确定为强镇富民、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主导产业来抓,制订了《胶西镇“一村一品”发展规划》。

2006—2008年,青岛市政府利用三年的时间在胶西镇建设了6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区,总投资达到2800多万元。

2007年,为进一步提高胶西马铃薯的规模化发展、增加市场竞争力、做大做强胶西马铃薯的品牌建设,胶西镇成立了胶州市第一家马铃薯专业合作社。

2009年,胶西镇成立了胶州市出口马铃薯协会。同年,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胶西镇马铃薯生产基地整体实施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被青岛市经贸委定为青岛市市控蔬菜生产基地。

2010年,青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在胶西镇建设了首个马铃薯出口产业基地。

2009年、2010年,胶州市政府在胶西镇连续召开了两届春季马铃薯国际交易会,通过交易会使胶西马铃薯进一步加强了国际交流和贸易,提高了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胶西马铃薯产品特点

胶西马铃薯外在感官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马铃薯品质独特,具有显著特征:薯型椭圆,芽眼较浅、少,表面光滑,黄皮黄肉,口感脆滑,宜鲜食菜用。

胶西马铃薯内在品质

胶西马铃薯含维生素C(毫克/100克)≥23.0;总糖(%)≥1.0;蛋白质(%)≥2.6;淀粉(%)≥12.5;干物质(%)≥18.5。

胶西马铃薯药用价值

和中养胃、健脾利湿

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

宽肠通便

马铃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宽肠通便,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防止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降糖降脂、美容养颜

马铃薯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浆膜腔的润滑,预防心血管和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土豆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中和体内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从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补充营养、利水消肿

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钾等微量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土豆早就成为第二主食。土豆所含的钾能取代体内的钠,同时能将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水肿患者的康复。

胶西马铃薯产地环境

胶西马铃薯土壤地貌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以平原为主,其中北部平原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墨水河两岸主要为河潮土,土质疏松肥沃,养分含量高。区域内土壤pH值6.4—6.8,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1.4%,碱解氮126毫克/千克,速效磷58毫克/千克,速效钾132毫克/千克,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胶西马铃薯水文情况

胶州市境内有墨水河、十米河、小新河等三条河流。墨水河境内长19千米,流域面积1.8平方千米,地表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地下水资源有墨水河两侧呈带状分布的第四系冲击层,水质良好,开发方便。

胶西马铃薯气候情况

胶州市属于暖温带季风性大陆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资源丰富,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年平均气温12℃,极端最高气温为40.3℃,极端最低为零下17℃。全年无霜期200d左右。多年≥0℃的积温为5031.6℃,≥10℃的积温为4516.5℃。年平均日照时数2583小时,平均年降水量896毫米。降水多集中在6—8月,占年降水量的65%,正值马铃薯块茎膨大需水多的时期,气候特点能够满足马铃薯生长所需的喜冷凉、长日照的需求。

胶西马铃薯产品荣誉

2008年,胶西镇被评为青岛市“一镇一业”专业镇。

2010年,胶西马铃薯被评为青岛市名特优农产品。

2010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胶西马铃薯”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3年,胶西马铃薯宋戈庄片区获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

胶西马铃薯地理标志

胶西马铃薯地域保护范围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位于胶州市西部,胶西镇全境。北起傅家村,南至苑家会村,西起宋戈庄村,东至尹家店村,包括宋戈庄、苑戈庄、傅家村、苑家会等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3′00″—119°95′00″,北纬36°22′00″—36°31′00″。

胶西马铃薯质量技术要求

(1)地块选择:选择排灌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耕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前茬一般选葱蒜类及瓜类作物,要避免与茄科作物连作。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品种选择:栽培适宜品种: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

(3)生产管理:

①整地施肥:冬前深翻土地,消灭残留地下害虫及病菌。播种前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000千克,优质饼肥100千克,微生物肥料50千克。耕翻后耙细、整平。

②适时催芽:播种前先行晒种和催芽,打破休眠期,促使出芽后再播种。催芽前先将种薯放在15—25℃有散射光的地方晒15—20天。然后切块催芽,催芽的薯块要放在温度能保持20℃左右的地方,待芽长到2—3厘米就可播种。

③足墒播种:播前应先浇地造墒,然后整地作畦播种。每亩4000—4500株,采用大垄双行种植。平均行距65厘米,垄上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左右。

④及时放苗:出苗后要及时放苗,以免高温烤苗,不能等到全部出齐苗后再放,应分2次—3次放苗,放苗口要及时用土封严。

⑤肥水管理:生长前期土壤见干见湿,进入蕾期到盛花期,土壤保持湿润。一次性施足基肥后生长期不再追肥;盛花期后,喷施叶面肥,防早衰,促进薯块膨大。灌溉水水质必须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

⑥中耕培土:进入马铃薯膨大期后结合浇水,应中耕培土,以免出现“青头”,降低商品价值。

⑦病虫害防治:马铃薯生育期内病虫害主要为晚疫病,主要采用72%百思特粉剂或30%百菌清等进行预防。农药使用必须符合《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321.1—GB/T8321.8)。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6月中上旬收获,收货后进行分级包装、销售。如需贮藏需放入冷风库,温度为3℃—5℃,相对湿度为90%—95%贮藏。

(5)生产记录要求:胶西马铃薯的生产全过程,要建立田间生产档案,对产品生产地点,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农机具,施用肥料名称、施肥方式、时间、施肥量,播种、收获时间,施用农药名称、方式、时间及施药对象,产品收获、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所有记录保存两年。

胶西马铃薯专用标志使用

在胶西马铃薯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内的马铃薯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如要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青岛胶州市出口马铃薯协会提出申请,协会受理申请后按照本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地理标志的使用人进行统一培训、规范生产,符合要求的可加贴地理标志,保护区域内的产品统一采用“胶西马铃薯”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胶西马铃薯补充介绍

  胶西镇地处胶州市西郊,是全国环境优美小城镇,被誉为“山东省马铃薯第一镇”。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12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庄,6.2万人口。胶济铁路(青岛-济南)、胶新铁路(胶州-新沂)、同三高速公路(黑龙江省同江市-海南省三亚市)、省道胶王路、胶高路、朱诸路贯穿胶西镇,距青岛港55公里、黄岛前湾港43公里、青岛流亭国际机场43公里,处在青岛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镇内有墨水河穿流而过,水源丰沛,土地肥沃,历史上群众就有蔬菜种植的传统和基础,是青岛市著名的蔬菜基地。先后获得了青岛市一镇一业示范镇、青岛市农业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五个好”镇党委、连续两年被评为青岛市经济二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2010年完成(下同)国内生产总值34.2亿元,完成财政收入53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4元。

  一、发展历程

  上世纪八十年代,胶西镇就开始零星种植马铃薯,种植面积不足200亩,平均亩产量在五六百斤,90年代后期,马铃薯种植得到较大的发展,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多为黄皮、白皮等地方性品种。但因种出的土豆,个小、皮不光滑,产量不高,就有人开始到外地,内蒙、东北考察土豆品种。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在市农业局的带领下开始引进推广脱毒种薯,克新为主栽品种;现在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摸索,主要以荷兰七号、荷兰十五号为主。截至到2008年,全镇种植马铃薯面积达10万亩。马铃薯产业规模急剧膨胀,产业档次发生了质的飞跃,产业效益迅猛提升。目前,全镇从事马铃薯产业的村庄达到46个,占全镇村庄总数的63%,直接从业人员达3.8万人,加上与之配套的农资供应、良种繁育、包装、购销、仓储、运输等三产从业人员总计达4.5万人,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维持在10万亩。

  二、胶西镇马铃薯生产特色

  一是树立品牌意识,强化市场营销

  品牌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胶西镇马铃薯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春季马铃薯在全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在“公信”“墨河绿”等商标注册的基础上,叫响品牌,特别是“胶西马铃薯”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成功申报,为进一步争取著名标牌、标识,扩大影响,增加知名度提供了条件。先一步胶西将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和潜力,强化营销观念,生产出适销对路产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客户的需求。

  二是规范销售市场

  目前,马铃薯销售市场管理尚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相应的统一分级和质量标准,也没有统一的产品包装。下一步将组织力量研究制定地方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包装,规范市场,扩大胶西马铃薯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三是加快保鲜、加工企业建设

  目前,农产品加工保鲜业发展较慢,胶西将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引进和建立一批较大规模的加工、保鲜企业,提高胶西马铃薯的产品附加值,争取在胶西镇建立山东省马铃薯商品集散地。

  四是推进标准化生产

  无公害蔬菜已成为进入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标准,下步工作中胶西将把建设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作为胶西农业工作的重点,今年胶西计划创建无公害马铃薯生产基地6万亩,同时创建无公害大葱、大白菜、芹菜等一批无公害生产基地,是我镇的农业生产全部实现标准化,从而推动我镇农业生产的健康有序发展。讲求健康、追求环保的绿色消费时代已经到来。因此,胶西应该加强薯农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无公害和绿色食品标准,实现生产环境、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标准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胶西马铃薯

  地域范围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范围位于胶州市西部,胶西镇全境。北起傅家村,南至苑家会村,西起宋戈庄村,东至尹家店村,包括宋戈庄、苑戈庄、傅家村、苑家会等7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9°83′00″~119°95′00″,北纬36°22′00″~36°31′00″。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马铃薯种植面积10万亩,年产量2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胶西马铃薯生产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和优越的地理条件,使马铃薯品质独特,具有显著特征薯型椭圆,芽眼较浅、少,表面光滑,黄皮黄肉,口感脆滑,宜鲜食菜用。维生素Cmg/00g≥0.5%;总糖≥30%;蛋白质≥0.6%;淀粉,%≥0.5;干物质,%≥8.5。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胶西马铃薯”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胶西马铃薯”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