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特产

蛇皮果

蛇皮果特产照片

景洪特产蛇皮果介绍

棕榈科蛇皮果属植物

蛇皮果(学名:Salaccazalacca (Gaertn.) Voss )是棕榈科,蛇皮果属植物,植株相对较小,雌雄异株,叶羽状全裂,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呈“s”形或镰刀状;花序生于叶闻,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花萼和花冠管状,花丝短,果实球形、陀螺形或卵球形,顶端具残留柱头,种子长圆形、球形或钝三棱形,味酸或甜,胚乳均匀、坚硬,胚基生。

蛇皮果是地域性水果,对产地的光、温、水等需求具有专一性,如对温度要求较高,中国华南各地零星引进种植。

蛇皮果其风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颇受欢迎,是东南亚著名的水果之一。

蛇皮果形态特征

蛇皮果植株相对较小,常雌雄异株,植株丛生,短茎或无茎,有刺。叶羽状全裂,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呈“s”形或镰刀状。

花序生于叶闻,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具有分枝,着生几个柔荑状圆柱形的分枝花序,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雄花成对着生于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随着有毛的小苞片;花萼和花冠管状,3裂;雄蕊6枚,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短,基部变宽;雌花序分枝比雄花序的少,但较大;雌花成对着生或单生,比雄花大;苞片2片;中性花伴随着雌花,只有1个苞片;花萼基部管状,上部3裂;花冠约与花萼等长或稍长,上部3裂;退化雄蕊6枚;子房3,心皮,3胚珠,不完全3室,被扁平、光滑或直立的带刺状尖的鳞片,花柱短,柱头3个。果实球形、陀螺形或卵球形,顶端具残留柱头,外果皮薄,被以覆瓦状反折的鳞片,鳞片顶尖光滑或呈刺状尖,中果皮薄,内果皮不明显;种子1-3粒,长圆形、球形或钝三棱形,肉质种皮厚,味酸或甜,胚乳均匀、坚硬,具有从顶端孔穴,深侵入的种皮,胚基生。

蛇皮果主要价值

营养:食用蛇皮果主要是吃里面的果肉,蛇皮果的果肉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和碳水化合物,同时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也很多,另外还有以铁和钙为主的多种微量元素。这些成分都是人体正常运转的必备物质,因此蛇皮果就成了可以保障人体健康的一种特色水果。

功效:蛇皮果的果肉是白中带黄色,咬下去是很爽脆的感觉,而肉质很乾硬,非常的酸涩。蛇皮果果肉含对人体皮肤有益成分,印尼本地姑娘经常将它作为美容水果食用。它是水果中钾含量最高的品种之一,果胶含量也很丰富,对人脑十分有益,有“记忆之果”的美誉。

蛇皮果繁殖方法

育苗方法有萌蘖条育苗和种子育苗两种。萌蘖条育苗即在母株萌发的多条萌蘖条中选择粗壮的萌蘖条,从顶部往下套进塑料容器,装上土壤或稻糠,经过2个月后待萌蘖条长出更多的根时将其切离,将其移植到竹编容器内继续培育。移植时将萌蘖条的叶片剪掉一半,用尼龙绳或竹蔑条捆紧,放在竹编容器后浇上稀泥,置于遮阳网下继续培育。

种子育苗既可将种子播种到沙床上,待其出芽后移植到聚乙烯容器内;也可将种子直接点播在聚乙烯容器上,通过常规育苗方法育出苗木。种子育苗方法由于不能确定育出苗木的性别,多用于雌雄同株的蛇皮果品种。

蛇皮果补充介绍

  蛇皮果上尖下圆,高5厘米左右,下部直径5厘米左右。果皮极像蛇皮,红褐色的外皮像蛇皮的鳞片。有人形容为鸡蛋大小,有的形状大小更像毛桃,或者大蒜头。呈褐色,由小鳞片构成。每一个小鳞片的上部似乎能与果皮分离,但其下部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果皮很薄,较硬,能将手指皮肤划破,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多人看了都会害怕而不敢吃这种果实。把皮剥开,那剥皮的声音,真的好像蛇皮一样,然后把一层薄薄的皮撕掉,就会见到果肉了。

  剥开果皮后,也类似大蒜头,呈瓣状。一般3~4瓣,其中有一两瓣较小。果肉白色,有时略带黄色。肉质板实,似椰肉,咬起来很爽脆。大的瓣中有硬核,剥开后大小和形状极像剥了皮的板栗,有两面是平的,另一面近似圆面,深棕色。气味微带酸臭,入口以甜味为主,略带酸味。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所产的品种略有差异,有些较差的会有臭的气味,而肉质很干硬,非常的酸涩。

  蛇皮果外壳很坚硬但是很薄,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很容易划破手指头的噢!蛇皮果果肉脆,成熟的比较甜,果肉黄色和榴莲类似,有点酸臭的味道,就像酒糟的味道,不过很好吃。没有成熟的果肉比较白,酸甜适口。具体的味道买家要自己尝试了,可以说难以形容比较特别!一斤数量在8个左右!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蛇皮果”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蛇皮果”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