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特产

方潮盛铜锣

方潮盛铜锣特产照片

潮安特产方潮盛铜锣介绍

响铜礼乐圣器

方潮盛铜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响铜礼乐圣器。自十八世纪中叶,已负150年盛名。据浮洋镇志记载:方潮盛铜锣传承,已逾五代。方潮盛铜锣,是潮州市传统民间打击乐器的泰山北斗,故潮州市传统民间谚语云:少一弦亦歌,少一锣无乐。由此可见,其艺术价值在潮州人民心中,是绝对不可或缺的。方潮盛铜锣,因其诸多的历史原因,其绝无仅有的制作技艺,传承,已界濒危。如没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政策扶持,这朵潮州市的传统民间礼乐圣器之花也将面临凋谢。

方潮盛铜锣工艺

方潮盛铜锣的制作技艺,分:掌炉、熔铜、配料、铸模、定形、敲打、定音、校音等多道工序组成。潮州地区传统民间谚语所谓“一锤定音”,便由此而生。各道工序的师傅皆心怀秘技,不与人传,这便是其家族技艺得以纯姓传承的秘诀所致。其中的定音、校音师傅便是响铜乐器走上市场、流向社会的接生婆。

方潮盛铜锣制品,具有突出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其质朴方圆的型态,击打时铿锵震撼的原动感,都使人过眼不忘,充耳常鸣。哪怕你是远涉重洋,漫迹环宇,她都是召唤赤子之心的袅袅乡音。她在潮汕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并具有群体性、社会性、世代传承的特点。

方潮盛铜锣补充介绍

   潮安县浮洋镇方潮盛号专门生产响铜乐器,产品已有140多年的历史。清咸丰年间,本镇仙庭村人方明治从福建连城县学得一手铸造铜锣的技艺,回来后创只铜锣小作坊,不久又开设方潮盛号铜锣店,并成为祖传技艺。其第三代方俊士更精此道,被誉为“铜锣王”。
   方潮盛铜锣音色、音量、音准俱佳。其制作必须经过拣料、熔铜、过模、打坯、修容、淬火、定音七道工序。定音的技术性最强,特别是对于深波和曲锣,必须落锤对点、轻重有数。最后一锤是音准的关键,故有方潮盛铜锣“一锤定音”之说。
   方潮盛铜锣工艺已传至第五代,产品发展至11类67个品种,潮乐(剧)界人士都极喜欢上方潮盛铜锣店,畅销潮汕、港澳,并出口东南亚诸国及美国。顾客均认定“方潮盛”号,可见信誉之高。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方潮盛铜锣”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方潮盛铜锣”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