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赞特产>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特产

毕节苦荞粑

毕节苦荞粑特产照片

威宁特产毕节苦荞粑介绍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传统名点

毕节苦荞粑是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传统名点,威宁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常以荞粑为主食。苦荞味苦,但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荞酥却甜美芳香,为众多黔点中的佼佼者。

毕节苦荞粑制作方法

毕节苦荞粑原料

苦荞细粉1千克红糖粉60克白糖粉40克熟菜籽油20克猪油150克鸡蛋3个白矾6克苏打8克白碱5克熟苦荞粉300克桃仁50克冰桔30克苏麻50克瓜条20克椒盐25克

毕节苦荞粑制作方法

1.荞细粉加入红白糖粉、熟菜籽油、猪油、鸡蛋、白碱、苏打、白矾混合,用搅拌机搅匀,静置一天发酵后作酥皮。

2.用猪油、白糖、熟苦荞粉和火腿、苏麻、玫瑰白糖等其他辅料搅匀制成馅。

3.皮擀薄成圆形,包上馅子,放入木模压制成形,入炉烤熟即成。

毕节苦荞粑食品特点

形如矩形,美观大方,色泽金黄,质油润香甜,酥软可口,是营养丰富的精致饼点。荞粉的蛋白质高于大米和糯米,富含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苦荞碱性较重,有健胃、消火、降压的功能,常食对肺结核患者有辅治作用。

毕节苦荞粑补充介绍

  “黔西、大方一枝花,威宁、毕节苦荞粑。”这是一句赞美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传统名点—荞酥的古老民语。

  威宁属高寒山区,盛产苦荞、甜荞,常以荞粑为主食。苦荞味苦,但用苦荞粉精心制作的荞酥却甜美芳香,为众多黔点中的姣姣者。

  荞酥的出现至少已有600多年历史。相传明太祖朱元璋,曾把奢香认作义女,明初袭其夫蔼翠贵州宣慰使职。1368年,朱元璋过生日,奢香就用苦荞面做一种寿糕送“干爹”。但是她连续做了49天也没有成功。于是她的厨师丁成久就替她制作,最后,做成了每个重达8500克的荞酥,面上有九龙围着一个“寿”字,意为“九龙捧寿”。奢香把荞酥进贡朱元璋,他尝后连声称赞之为“南方贵物,南方贵物”。

  威宁荞酥历经几代人的继承和发展,在用料、制馅和工艺规格方面皆有不断改进和提高。解放后,其规格统一定型为为个重125克,分圆形、扁方形两种。精制礼盒包装分250克 500克和什锦三种。什锦盒内一般装10个,品种分别为威宁火腿、玫瑰、洗沙、水晶、桃仁、冰桔、瓜条、苏麻、椒盐和姜油等多种。

  威宁荞酥以其民族食品的独特风格,多年来畅销省内各地。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还远销云南、四川、湖南、广西、广东等地,声誉极好。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毕节苦荞粑”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

我要对“毕节苦荞粑”点赞或吐槽

我的昵称:
昵称不填则为匿名发表,会降低审核的通过率。

请输入需要发表的内容:

● 请严格尊从本站的《用户行为规范》及国家相关法规,文明发表。

● 您发表的内容需要经过我们的人工审核,不能马上展现属正常,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