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右翼前旗特产归流河酒介绍
归流河酒,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归流系蒙古语,意为山杏,属嫩江水系,归流河镇坐落在归流河畔,这里盛产高粱、玉米、水稻等作物,为归流河酒的酿制提供了优质的粮食原料。归流河酒具有清亮透明、香气酵正、口感谐调爽净、余味悠长等特点,被评为“内蒙古用户满意产品”。
2014年0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归流河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归流河酒历史渊源
1981年12月,内蒙古科尔沁王酒业建成投产,由于生产规模小、工艺落后,加之管理经验不足,产品滞销,连年亏损。
1984年6月,科尔沁王酒业学习先进的制酒工艺和技术,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运行步入了正轨。
1984年,科尔沁王酒业引进“清蒸混入”新工艺。
1985年,科尔沁王酒业引进玉米脱胚后的制酒工艺,胚皮又可搞综合利用。
1993年,科尔沁王酒业开发出归流河白酒。
归流河酒历史文化
民间传说
在广袤的科尔沁大草原上,奔腾不息的洮儿河两岸,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王母娘娘的外孙女私自下界,与牛郎结为夫妻。过着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派天兵天将把织女押回天宫,行至科尔沁草原上空,牛郎挑着一双儿女追了上来,王母取下簪向天空一划一道闪电划破苍穹,一条大河波涛滚滚,奔腾而至,拦在牛郎和孩子面前。孩子们哭喊着“妈妈”声音久久回荡,震颤天宇,令人撕心裂肺,王母也被这人间真情所动,略一迟疑,一滴银河之水顺着银簪滴落人间。王母心生一计:她命织女再次下界,寻回那一滴银河之水,若三日内返回,则从轻发落。织女重返人间,见一清澈大河在草原上蜿蜒,两岸水草丰美、彩蝶蹁跹。奶香与歌声一起飘扬,问老者得知:这里是科尔沁大草原。这条河叫归流河。从前这里连年干旱,瘟疫横行,百姓苦不堪言。两年前的一天,忽然间霹雳行空,狂飙卷地。继而,天地间呈现一片淡紫色霞光,一道彩虹横跨长空,科尔沁大地骤降甘霖。久旱逢雨、牛羊撒欢,百姓欢呼,暴雨过后,一条大河出现在草原。这是上天赐给草原的吉祥河。自此草原生机一派,安宁祥和,人们安居乐业。织女面露难色,她知道这河就是那一滴银河之水。想起了一家人在人间的那一段快乐时光,善良的织女怎忍心收回这条河呢?自己一家团聚,将有多少家庭梦不能圆?织女想不出两全之策,只好舀一碗水回天宫复命。王母怒上心头,顿觉口干舌燥,见碗中之水清澈晶莹,遂一饮而尽。只觉一股清流直入肺腑,凛冽甘甜心清气爽。她有心成全织女,无奈天有天规。最后决定——允许织女一家在每年的七月七日于鹊桥上相聚一次。王母喝了水以后,精神百倍,浑身清爽,遂问织女水源何处,想移此水至天庭。
王母亲自下界,呼出土地询问。土地解释说:此水得山中之精气,溶地下之矿物,故而清爽纯正,长饮则精神焕发、益寿延年。将其移至天庭,好比无根之树,无茎之花,即成无源之水。王母想想也是,也只好做罢。继而想到若以此水酿酒必出美酒!临走时,她命土地取归流河圣水酿出美酒,年年蟠桃会进贡天宫。这可难为了土地,王母是他顶头上司,得罪不起,可怜他若大年纪,日日躲在破土地庙内,佝偻着身躯气喘吁吁的酿酒,却始终也没能酿出一滴酒......
归流河酒产品特点
归流河酒采用当地矿物质丰富的黄黏土干打垒建成的窖池为发酵池,以脱壳的红高粱、小麦等为酿酒原料,这使归流河酒独具北方酒清冽净爽、口感舒适的特点,也是归流河酒特有香型的重要保证。
归流河酒以其“无色,清亮透明,诸香谐调,幽雅怡畅,细腻丰满,回味爽净”的优异特点和千年古法酿造的传统风格,在内蒙古以及北方市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归流河酒产地环境
归流系蒙古语,意为山杏。属嫩江水系,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宝格达山。绵延218千米,流域面积9706平方千米。地形测量显示,归流河从河源至汇入洮儿河处高差891米,自西北至东南高低相差悬殊,是内陆河中少有的,给人有陡然跌落人间的感觉。基于这样的特质,在归流河流域,上、中、下游界限分明、错落有致。归流河的中游稍缓,从大石寨至乌兰浩特之间,水势平缓而宽阔,水质晶莹剔透、清冽甘甜,归流河镇因此而得名。
归流河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泉资源,2000年河水被国土资源部鉴定为含锶重碳酸钙型优质矿泉水,含丰富的矿物质,用其酿出的酒醇厚芳香、清冽净爽,这也正是归流河酒具有独特风味的重要因素。归流河镇坐落在大兴安岭南麓科尔沁草原东北部的归流河畔,这里盛产高粱、玉米、水稻等作物,为归流河酒的酿制提供了优质的粮食原料。
归流河酒产品荣誉
“归流河”注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归流河酒系列产品连续多年被内蒙古人民政府评定为“内蒙古名酒”和“内蒙古名牌产品”。“归流河酒千年古法酿造技艺”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年,归流河酒被华夏酒报、中国酒业创新联盟评为全国酿酒行业“中国优质产品”之一。同年,获得中酒联合认证中心的“中国优质酒”称号。
2006年9月,归流河酒在国家商务部举办的“品牌万里行”内蒙古活动中,被评为“内蒙古十大畅销品牌”。同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从全国15个省市抽检了221个白酒生产企业的221个品种,归流河酒业生产的“归流河”酒名列红榜。
2014年02月1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归流河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归流河酒地理标志
归流河酒产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力得尔苏木、乌兰毛都苏木、桃合木苏木、满族屯满族乡、巴拉格歹乡、科尔沁镇、俄体镇、居力很镇、额尔格图镇、察尔森镇、归流河镇、大石寨镇、德伯斯镇、索伦镇,绿水种畜场共15个苏木乡镇畜场现辖行政区域。
一、原辅料
1.高梁:产自产地范围内红高梁,其淀粉含量应达60至62%,单宁含量5%以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玉米:产自产地范围内玉米,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大米、小麦、豌豆: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中温大曲: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生产要求
1.工艺流程:原料→粉碎→配料→拌匀→装甑→蒸馏→量质取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品评→灌装→产品。
2.生产关键控制点:
(1)原料处理:玉米脱胚;高粱、大米、小麦、玉米单独清蒸。
(2)清蒸排杂:清蒸排杂时间为40分钟。
(3)原料配比:高粱、大米、小麦、玉米按40:20:10:30的配比进行配料掺拌。
(4)入窖发酵:原料经配比,润粮、蒸煮,加入20%至25%大曲粉,采用双轮发酵140至160天。
(5)窖池要求:采用当地矿物质丰富的黄粘土干打垒建成的窖池,窖龄达到5年以上。
(6)贮存:调味酒贮存于陶瓷坛,陈味调味酒须贮存5年以上。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酒体醇和谐调,回味爽净,余味悠长,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2.理化指标:
(1)高度酒理化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酒精度/(%vol)
41—68
总酸(以乙酸计)/(克/升)≥
0.35
0.30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克/升)≥
1.00
0.80
己酸乙酯/(克/升)
0.65—1.20
0.60—1.20
固形物/(克/升)≤
0.4
注:酒精度41%vol—49%vol的酒,固形物可小于或等于0.50克/升。
(2)低度酒理化指标:
项目
优级
一级
酒精度/(%vol)
38.0—40.0
总酸(以乙酸计)/(克/升)≥
0.35
0.30
总酯(以乙酸乙酯计)/(克/升)≥
1.00
0.80
己酸乙酯/(克/升)
0.65—1.20
0.60—1.20
固形物/(克/升)≤
0.7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归流河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归流河酒的检测机构由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归流河酒补充介绍
归流河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辅料
1.高梁:产自产地范围内红高梁,其淀粉含量应达60至62%,单宁含量5%以下,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玉米:产自产地范围内玉米,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3.大米、小麦、豌豆: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中温大曲:质量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二、生产要求
1.工艺流程:原料→粉碎→配料→拌匀→装甑→蒸馏→量质取酒→分级贮存→勾兑调味→品评→灌装→产品。
2.生产关键控制点: (1)原料处理:玉米脱胚;高粱、大米、小麦、玉米单独清蒸。
(2)清蒸排杂:清蒸排杂时间为40分钟。
(3)原料配比:高粱、大米、小麦、玉米按40:20:10:30的配比进行配料掺拌。
(4)入窖发酵:原料经配比,润粮、蒸煮,加入20%至25%大曲粉,采用双轮发酵140至160天。
(5)窖池要求:采用当地矿物质丰富的黄粘土干打垒建成的窖池,窖龄达到5年以上。
(6)贮存:调味酒贮存于陶瓷坛,陈味调味酒须贮存5年以上。
三、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酒体醇和谐调,回味爽净,余味悠长,具有本品典型的风格。
归流河酒产地范围为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阿力得尔苏木、乌兰毛都苏木、桃合木苏木、满族屯满族乡、巴拉格歹乡、科尔沁镇、俄体镇、居力很镇、额尔格图镇、察尔森镇、归流河镇、大石寨镇、德伯斯镇、索伦镇,绿水种畜场共15个苏木乡镇畜场现辖行政区域。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归流河酒”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