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饶特产码头虎头鸡介绍
虎头鸡,广饶县大码头镇地区名菜,广泛流行于山东和苏北地区,至清末民国后已经广泛外传,成为传统鲁菜菜式之一,谐音“糊涂鸡”,当地人习惯称之为“炸鸡”。今山东周边,京津,苏北,东北辽宁等地受鲁菜影响地区都有改良菜式,皆源出于广饶码头所制虎头鸡之本宗。
码头虎头鸡历史渊源
明朝嘉靖年间,一大将军远征到此,热情好客的码头人民便宰鸡待客,由于大将军不吃清炖鸡,而当地当时又无其他菜肴,有一村民便把鸡和面用油炸出放水炖出招待,将军试吃含口即化,内质松软,肉骨分离,非常美味可口,于是就问这是什么菜?因鸡块形状似虎头,村民灵机一动,说叫“虎头鸡”,于是将军将其带到济南府,随后在山东一带流行起来。
因其形状不规则,形似虎头,厨师随口称之为虎头鸡。将军将这一独特吃法带入济南府,从此这一吃法发扬光大,成为鲁菜菜谱之一。主要流传于东营、寿光、泰安一带。
虎头鸡色泽金黄,肉肥味鲜,醇香可口,至今依然是东营部分地区婚丧嫁娶宴席主菜。虎头鸡丸子可直接蒸食,也可用来焖煮做汤,焖煮后可以去除鸡肉的油腻和火气,更容易消化!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炸上几只鸡,用大盆装起来,用来招待来往宾客!
根据记载,虎头鸡最早于明代起源于今广饶县大码头地区,于清代传入寿光王高一带。因1945年之前,今大码头镇东部、南部地区(央上、马一村、小码头、高岗、东常徐、义和、东北坞等村)一直属于寿光县管辖,隶属于泊右乡,故虎头鸡在寿光发展起来,成为一道寿光和广饶及周边地区的家常菜品,在大码头镇一带逢年过节、红白公事等仍然把虎头鸡作为待客佳肴。
码头虎头鸡菜品特色
骨酥肉嫩,清香可口,即使不喜欢吃肉的人吃过也不觉得油腻.鸡汤鲜美,且富含有益人体健康的钙、铁、维生素等营养。
码头虎头鸡制作方法
选家养公鸡一只,宰杀煺毛后去头、爪,将鸡肉垛成约1.5公分的方块,均匀沾上面份。打九个鸡蛋反复搅匀后放入面份再搅成蛋黄色的糊状。将豆油烧开(温度不宜太高),把鸡块沾上蛋糊放入油锅,榨至金黄色出锅。此时为半成品,放凉备用。
码头虎头鸡食用方法
1、将水烧开,放入炸制好的虎头鸡,温火炖30~40分钟,加入适量的醋、酱油、盐、香菜等出锅即可。
2、也可与土豆、山药、萝卜、白菜、蘑菇等多种蔬菜一起炖食。
3、现在有真空包装的虎头鸡,还可以开袋即食,或去掉真空包装袋蒸煮热食。蒸一定要蒸透,所谓蒸不透不扒,味道不浓厚。
码头虎头鸡补充介绍
虎头鸡又叫松鸡,是大码头镇名吃之一,据传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其炖后色泽金黄,其形状类似虎头,故而得名。虎头鸡肉质酥烂,口感醇香,可谓是美味佳肴,因而几百年来人们将各种传说附会在虎头鸡这种食品上,逢年过节,虎头鸡是大码头家家户户庆祝的必备之选。
据传,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大将军远征到此,热情好客的码头人民便宰鸡待客,由于大将军不吃清炖鸡,而当地当时又无其他菜肴,有一村民便把鸡和面用油炸出放水炖出招待,将军试吃含口即化,内质松软,肉骨分离,非常美味可口,于是就问这是什么菜?因鸡块形状似虎头,村民灵机一动,说叫“虎头鸡”,于是将军将其带到济南府,随后在山东一带流行起来。
因其形状不规则,形似虎头,厨师随口称之为虎头鸡。将军将这一独特吃法带入济南府,从此这一吃法发扬光大,成为鲁菜菜谱之一。主要流传于东营市、潍坊市、济南市一带。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码头虎头鸡”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