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特产楚门文旦介绍
玉环柚,浙江省玉环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玉环柚果肉晶莹透亮,软、糯多汁,甜酸适口,脆而无渣,味浓有清香。清同治年间由厦门香客传入。玉环柚营养丰富,除生食外,果皮可制蜜栈、果皮糖和提取芳香油。果肉中含还原糖、蔗糖、有机酸、粗纤维,还含有14种氨基酸,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2002年09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玉环柚”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玉环柚历史渊源
玉环柚原产地在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溪东,据历史记载,清末,山外张韩姬宗进士及弟,封官江西。光绪元年(1875年),韩姬宗三妻李氏随夫由江西返家,途经安徽九华山朝山进香,遇上几位远道妇女带来水果供品,供后分食香客,因其脆嫩清香,以为瑶池仙果,及询问,乃知漳洲文旦,韩姬宗三妻李氏食后分得种子一把带回家乡山外张播种于土中,开始发芽时出苗较多,经过移植后成活十三棵,于龙岩、密溪的韩氏同宗分植原产地福建漳洲长泰县溪东。
1986年,玉环县被国家计经委、农物渔业部列为国家级玉环柚商品基地。
玉环柚历史文化
相传“文旦”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个凄楚动人的故事。话说先前福建华安县一个名旦,艺高貌美,早失双亲,长年献艺于民间,与乡亲结下了深厚情谊。后来遭到豪绅侮辱,羞恨自尽。乡亲们凑钱安葬了她。那知过了几年,她的坟头上长出一棵柚树来,结的柚子又多又好。人们纷纷剪枝嫁接,并将它取名为“文旦”。另据专家考证文旦由明万历年间本地柚品种密罈(密罈:一种有盖的陶器,无盖的称瓯,与文旦外观相似)改良而成。
玉环柚产品特点
玉环柚,又名楚门文旦、玉环文旦,为芸香科柑桔属柚类,性喜温暖潮湿气候,宜在地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山地平原及涂地种植。树势强健,树冠紧凑。3月中旬现蕾,下旬抽芽,5月上旬开花,7月下旬定果,10月下旬成熟。定植后3至4年投产,花有自交异交不孕特征,成片种植无籽。
玉环柚果大形美,平均单果重1.25千克,最大可达3.5千克以上,果实扁园形或高园形,肉嫩汁多,可食率在63—65%以上,酸甜适口。且宜运输、耐贮藏。
玉环柚具较高的加工价值,加工系列产品具有得独厚的优势,加工附加值高,果肉可加工成不含任何腐剂的纯天然粒粒汁,原汁等系列饮品,果皮可提取柠檬苦素、果胶或制作果脯、果酱。
玉环柚果肉含还原糖2.35%,蔗糖9.64%,酸0.67%,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34.8毫克,B10.02毫克,B20.018毫克,还富含钙11.4毫克,铁3.9毫克,镁8.3毫克,钾161.7毫克等10多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量元素。能治食少、口淡、消化不良等病症。
玉环柚产地环境
玉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无霜期327天,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分布比较均匀。半岛上有低山丘陵。土壤为黄(红)色酸性砂质土。玉环柚主要分布于半岛上的楚门镇、清港镇、芦浦镇和龙岩、密溪、芳杜、桐丽等乡,已成为福建省玉环柚良种繁育基地。
玉环柚产品荣誉
1979年,玉环文旦柚被列为浙江省名果。
1979年,玉环柚被列为浙江省名果。
1982年—1998年,玉环柚连续8次在全国柚类品质鉴评中夺魁,实现了“八连冠”。
1986年,玉环县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文旦之乡”。
1995年,玉环柚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1995年9月5日,经济学家于光运题写了“中华第一柚”。
1996年,玉环县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发展研究部等组织命名为“中国文旦之乡”。
1997年,玉环柚在第三届农业博览会上被农业部命名优质名牌产品。
1999、2001年,玉环柚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命名为名牌产品,还被列为浙江省向欧盟推荐的第一批优质农产品。
2004年—2009年,玉环柚连续二次被评为浙江省十大名牌柑橘。
2007年,玉环柚被评为浙江省级“名品正牌农产品”。
2009年,玉环柚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柚,“楚门文旦”获驰名商标。
玉环柚地理标志
玉环柚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为玉环行政区域,即东经121°05′—121°32′,北纬28°01′—28°19′。
一、要求
各等级果应具有该品种成熟后固有的色泽、香气和正常风味,并按感官指标进行分等,按单果质量进行分级。
二、分等
玉环抽鲜果按感官指标分为工等和I等,各等的感官指标应符合表1规定。
三、理化指标
(一)可溶性固物不低于10。
(二)可食率不低于50%。
楚门文旦补充介绍
文旦(柚)别名玉环柚、栾、抛。主要分布于浙江玉环县楚门半岛上的楚门镇、清港镇和龙岩、密溪、芳壮、桐丽等浙江省文旦良种繁育基地。清同治年间由厦门香客传入,迄今已有一百二十多年种植历史。楚门文旦地理标志商标由玉环县文旦特产局注册,地域范围为玉环境内的平原区域和海拔一百五十米以下的低山丘陵的楚门文旦。
楚门文旦
成熟时底部平而稍凹,蒂部凸起,果皮橙黄,色鲜有香味,果形沉甸硕大。一般单重1.5~2.5公斤,特点为果肉晶莹透亮,软、糯多汁,甜酸适口,脆而无渣,味浓有清香。果树性喜温暖潮湿,不耐寒,要求年均气温17℃以上,最低气温低于-7℃,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以微酸性或中性肥沃沙壤土最佳。
楚门半岛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7℃,无霜期327天,年降水量1400~1500毫米,分布比较均匀。
历史文化
楚门文旦经选种嫁接培育而成,营养丰富。除生食外,果皮可制蜜栈、果皮糖和提取芳香油。1982年12月在全国柑桔区域会议上鉴评楚门文旦,荣获柚类第一名;1985年在全国优质农产品展评中再次列为榜首。除销于大城市外,还出口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海涂楚门文旦的适合砧木
试验发展
试验于1988年在玉环县楚门楚北塘文旦园进行。该园70年代围垦成园。土壤pH值8.3~8.5,供试树为土栾砧7年生文旦,此外对其他海涂柚园也作了调查。调查项目包括不同砧木对植株地上部生长和结果的影响、根系分布、物候期及开花结果习性等。从调查结果看出,楚门文旦与土栾嫁接亲和力强,嫁接口下部膨大。生长快,树体生长旺盛,定植后3~4年开始结果。树冠较高大,对各种土壤均能适应,特别是能耐盐碱,丰产性能良好,但作扁形果文旦的砧木,果熟期裂果较严重。
楚门文旦与玉橙嫁接亲和力强,砧穗接合部匀称。树冠较矮小紧凑,生长健壮,丰产性能良好。果形较小,汁胞细嫩,裂果较轻。楚门文旦与枳嫁接亲和力强,嫁接部上小下大,并有螺状纹。树体生长势强,树形较高大,茂密,适于作山地文旦砧木。在海涂栽培往往花量多,落花落果极为严重,即使花期采用环剥处理结果也甚少。
土栾砧楚门文旦苗木主根不明显,通常有3~4条粗根垂直向下生长,侧根和吸收根较多。根系水平分布是树冠冠幅的1.5~2倍,但在离树干1.2米范围内根系最多。土栾根系主要集中在10~30厘米土层中,枳根分布较深,主要在10~40厘米土层中。海涂文旦园除地下水位外,粘土层深浅是影响根向下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建园时必须注意。
中国地理标志注册名录
序号:23;地理标志商标名称:楚门文旦;注册号:1299948;商品类别或名称:文旦(柚);注册人:玉环县文旦特产局;地域范围:浙江省玉环境内的平原区域和海拔150米以下的低丘的楚门文旦。
特产信息最后更新@2022-02-24,如果您发现“楚门文旦”介绍有误或有更新,请点我纠正/更新。